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地涌金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地涌金莲
原图链接  

地涌金莲,拉丁学名(Musella lasiocarpa (Franch.) CY Wu ex HW Li)原产中国云南,为中国特产花卉。地金莲地涌莲地母金莲千瓣莲花 [1]假茎的叶腋处为真正的小花朵,清香、娇嫩,黄绿相间,更添一份精巧的美丽,花期长达半年之久。

地涌金莲被佛教寺院定为“ 五树六花 ”之一,也是傣族文学作品中善良的化身和惩恶的象征。云南民间还利用其茎汁解酒解毒,制作止血药物,现北京植物园热带温室已引种栽培这一美丽的植物。


形态特性

  • 茎: 具根茎、丛生草本;假茎矮小,高不及 0.6 公尺,基部不膨大;真茎在开花前短小。
  • 叶:叶大型,叶片长椭圆形,长达 0.5 公尺,宽约 20 公分,先端锐尖,基部近圆形,两面对趁,有白粉,叶柄下部增大成一抱茎的叶鞘。
  • 花:花序直立,直接生于假茎上,密集如球穗状,长 20~25 公分,苞片干膜质,黄色或淡黄色,每一苞片内有花 2 列,下部苞片内的花为两性花或雌花,上部苞片内的花为雄花;每列 4~5 花;合生花被片卵状长圆形,先端具 5(3+2) 齿裂,离生花被片先端微凹,凹陷处具短尖头;雄蕊 5 枚;子房 3 室,胚珠多数。
  • 果实:果实为浆果,三棱状卵形,长约 0.3 公分,直径约 2.5 公分,外面密被硬毛,果肉具多数种子;种子大,扁球形,宽 0.6~0.7 公分,黑褐色或褐色,腹面有大而白色的种脐。


生长习性

喜光植物喜光照充足,喜温暖,在0℃以下低温,地上部分会受冻。喜肥沃、疏松土壤。易移栽。多生于山间坡地或栽于庭园内;海拔1500-2500米。

产地分布

原产中国云南省四川省也有分布,系中国特产花卉。地涌金莲在西双版纳栽培得尤其多,北方地区只宜盆栽。


地涌金莲的养护管理

地涌金莲
原图链接  

【花盆】栽植地涌金莲[2]一定要用大盆,从植株生长角度看,最好用直径超过30厘米的素烧盆或陶制盆具,当然用塑料或是陶瓷材质的盆具也可,只是在栽培用土上应更具透气性。 地涌金莲的花无疑是最大的看点,在栽培用盆方面,用较高的素色花盆(白色)可以更好地展现地涌金莲的挺拔秀美及叶片的翠绿、花朵的金黄。而用紫砂一类的暗色盆栽培,则会使地涌金莲的自然美大打折扣。在器型上,圆形的比方形的要好些。


【土质】在栽培用土方面,地涌金莲有著很好的适应性,一般疏松的园土都均可应用。为了其更好的生长,一般较多应用的栽培用土为腐叶土加沙再加适量的田园土混合而成,这样的土质更为疏松透气且含有更多的有机质,对地涌金莲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从美观角度来看,在盆土上放置一些白色卵石或色彩单一纯正的瓦粒覆盖,则更显盆土干净整洁。除了及时剪除一些干叶片及焦边外,地涌金莲在平日养护时不用过多修剪,其自然的造型已然美观十足。


【光照】地涌金莲喜温暖喜光照,所以在日常管理中,应将地涌金莲放置在阳光可以照射到的地方,除盛夏之外,一年四季都应让其多接触阳光,这样它就会健壮地生长而显十分繁茂盛。从栽种实践来看,北方的空气湿度虽然较地涌金莲的原产地为低,但地涌金莲在北方的较干燥环境下生长也很正常,很少出现焦边、枯叶等现象。在日常管理中,也不用刻意去对植株及植株四周喷水,并且地涌金莲的叶片有一定的防水性,故即使向叶片喷水,叶片上也很难沾上水珠。


【温度】在温度方面,地涌金莲有著较强的抗热及抗寒能力,一般可适应5到35度的环境温度。在我国长江流域一带,地涌金莲一般可以地栽并且可以稍加保护或不加保护即可越冬,但其地上部分会在冬季枯死,翌年春季可以顺利发芽。北方栽培地涌金莲,冬季应该入室养护,尽量减少浇水次数。


【浇水】地涌金莲的浇水原则是“见干见湿”,即一般是看到盆土表面发白变干时即应浇水,浇则浇透。应避免长期水湿,以防根腐。若在院落里放置的,下雨后应及时观察盆内是否有积水,若有应及时排出。在花季可以适当扣水,延长花期。可以在地涌金莲开花后,适当控水和控光,这样其苞片的开放速度会稍慢一些。


【施肥】地涌金莲的生长快速,故对于肥份也有一定的要求,在生长期,应每半月施用一次稀薄的肥料,液肥固态肥均可,也可施用化肥,但量一定要少,非花期应以氮肥为主,花前及花后前期以磷钾肥为主,总体掌握的施肥的原则是宁少勿多,建议用稀释的磷酸二氢钾和腐熟的饼肥水交替使用,效果更佳。


【病虫害】在抗病能力方面,地涌金莲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在日常栽培中很少有病虫害发生。偶有蚧壳虫发生,也多是由于栽培环境不透风和闷热所致,故地涌金莲的栽培场所应力求通风。如果出现根腐病一类的真菌疾病,一般都是浇水过多引起,要用百菌清、甲基托布津进行喷施,严重还需要换盆。


【繁殖】盆栽地涌金莲一般采取的繁殖方式为分株繁殖。于早春或秋季,把根部分蘖长成的小株带上匍匐茎,从母株上切下另行种植,分株的小苗,一般栽培两年后可以达到成熟开花。总体来看,地涌金莲的繁殖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若栽培得法,用不了几年,你的阳台或院落完全可以成为地涌金莲的海洋。


【观赏】地涌金莲的花期可长达半年以上,开花时,为了更好地欣赏花朵的美观,可以考虑将主干上的叶片去除,仅留下假茎及假茎顶部的花朵,这样花朵更为突出,并且由于主干周围会有多棵小苗存在,故这些叶片的绿色足可以映托出花的艳丽来。当然,有些朋友可能更愿意看到主干上的大个叶片,这时就不用剪除这些叶片,顶多剪除一些影响整株美观的长势不良或方向不佳的叶片,这样整株地涌金莲看上去更有气势。

用途

1.作饲料用:假茎可作猪饲料用。

2.观赏用:花形特殊,花期长(可达 250 天),是新兴的花卉。

3.宗教花卉:是佛教寺院五树六花的代表花卉之一,佛教寺院五树指的是菩提树、大青树 (榕树)、贝叶棕、槟榔和糖棕;六花指的是荷花、文殊兰、黄姜花、黄缅桂(黄玉兰)、鸡蛋花和地涌金莲。

4.药用:花可入药,有收敛止血作用。治白带、红崩及大肠下血;茎汁用于解酒醉及草乌中毒。

植物文化

地涌金莲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之一,也是傣族文学作品中善良的化身和惩恶的象征。

视讯

十份崠古道之“地涌金莲”



参考文献

  1. 地涌金莲. 认识植物. 
  2. 地涌金莲的养护管理. 每日头条. 2017-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