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地球化学勘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地球化学勘探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地球化学勘探

时 间;20世纪70~80年代

释 义;通过系统测量天然物质的

天然物质;岩石、铁帽

地球化学勘探简称“化探”。是利用地球化学的原理研究某地域内地表和地下的元素分布情况,找出它们的地球化学规律,进一步用来指导找矿的勘察方法。[1]

发展历史

化探方法是在近代地球化学与微迹分析技术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20 世纪30年代首先在苏联与北欧国家 (瑞典、挪威)使用,40年代中期至50 年代才在全世界引起广泛的注意。20世纪70~80年代发展了一些较完善的地球化学勘查程序。它们的基本思路是运用高效率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在广大面积内进行广泛的侦察,舍弃大片没有希望的地区,缩小找矿靶区,然后用效率较低,但能较精确的圈定矿化范围的方法在已经缩小的靶区范围内工作。这种做法可以用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找到有经济价值的矿床。

方法

化探方法有如下几种:

①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它是系统地采集岩石样品,分析其中的微迹元素或其他地球化学特征,以发现与矿化有关的各类原生异常,进而寻找矿床。

②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它是系统地测量土壤 (包括各种风化产物)中的微迹元素含 量或其他地球化学特征,以发现与矿化有关的各类次生异常,进而寻找矿床。

③水系地球化学测量。它是系统 地采集一种或数种水系物质的化探方法,包括水系沉积物测量和地表水系的水化学测量。水系沉积物测量是系 统地采集水系沉积物样品,测定其中 微迹元素含量或其他地球化学特征,来发现与矿化有关的异常,并向上游追踪,寻找矿床。地表水系的水化学 测量,是系统地采集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样品,分析水中微迹元素及其他地 球化学特征,来发现与矿化有关的水 化学异常,进而寻找矿床。

④植物地球化学测量。它是系统地测量植物 (主要是深根植物,如乔木、灌木等) 中的微迹元素含量及其他地球化学特征,以发现其中的植物异常,进而寻找矿床。

⑤气体地球化学测量。它是系统地测量天然物质(如土壤、岩石、大气等)中气体组分的化学成分及其他地球化学特征,以发现与矿物有关的气体异常,进而寻找矿床。此外, 还有航空地球化学探矿、同位素地球化学探矿等方法。化探方法可用于寻找有色金属、稀有分散元素、放射性元素矿床及石油天然气等。近年来, 同位素地球化学探矿、航海地球化学探矿以及海洋地球化学探矿等方法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化探方法。

工作流程

(1)域性扫描及普查。区域性扫描所发现的大量异常经过筛选,挑出其中有远景的异常进行检查

(2)异常检查。迅速再作少量工作对所发现的异常取得更详细的情报,以便精选出最有远景的少数异常进行详查。

(3)异常详查。详查的要求是精确地圈定矿化范围,了解其产状与剥蚀程度并估计其经济价值以便布置钻探工作

(4)钻探验证。根据钻孔中原生异常资料继续追踪盲矿。在不同工作阶段,要根据地质地理条件及每一阶段的工作目的选用最合理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

应用

地球化学勘探的目的一直是通过地球化学异常的线索来找寻矿床,地球化学勘查的应用正在逐步扩大,它不仅可用于找矿,还可为解决环境污染、农业、畜牧业、地方病以及各种地质问题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成矿物质在矿床形成或解体过程中留下的,在各种天然物质的元素分布的正常模式或背景模式的基础上能够辨认出来的一切印迹,都可称为地球化学异常。在找矿中有意义的是正异常,即在背景模式上显现出来的元素高含量地带。负异常,与背景相比元素的低含量带,在找矿与其他方面的实用意义也已开始受到重视与研究

参考来源

第4集 矿物地球化学勘探斑岩浅成低温成矿系统

参考资料

  1. 地球化学与勘探, 360文库, 2021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