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坎迪·杜尔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坎迪·杜尔费(萨克斯管演奏家)原图链接来自 新浪博客 的图片

坎迪·杜尔费荷兰语Candy Dulfer,1969年9月19日-),生于阿姆斯特丹荷兰著名中音萨克斯管演奏家。她于1990年推出个人的首张唱片《Saxuality》[1],即获得格莱美奖提名。

坎迪·杜尔费擅长轻爵士乐,表演风格亦趋向于浪漫风格,为知名萨克斯管演奏家

早期生活

坎迪·杜尔费于1969年9月19日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个音乐世家,她的父亲汉斯·杜尔费(Hans Dulfer)是荷兰著名的萨克斯管演奏家,至今仍活跃于欧洲爵士乐坛。坎迪·杜尔费儿时便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她五岁时便可以用爵士鼓打出有节奏感的鼓声。六岁时在没有受到父亲的指引下,执意要演奏萨克斯管,但被汉斯·杜尔费拒绝,因为他的高音萨克斯管对于年幼的坎迪·杜尔费实在是太重了。当坎迪·杜尔费7岁时即开始在父亲的指点下学习中音萨克斯管,并加入到当地的一个乐队“青春的生命力”(Jeugd Doet Leven)中。这时她除了跟随乐队参加一些基本的音乐训练外,亦有参加数个月的音乐课程,并通过自己的天赋掌握了演奏萨克斯管的技巧。

音乐生涯

坎迪·杜尔费于11岁时在她父亲的乐队“危险乐队”(De Perikels)的演奏会上做首次独奏表演,亦灌录了该乐队专辑中的一首单曲“我没有问”(I don't ask)。1982年,13岁时的坎迪·杜尔费参加了“北海爵士音乐节”,并为著名爵士乐歌手罗莎·金(Rosa King)伴奏,当时罗莎·金曾鼓励她组一个自己的乐团。1984年,15岁的坎迪·杜尔费开始筹备自己的爵士乐团“放克玩意”(Funky Stuff)。1987年,她的乐团成功参与了麦当娜于当年的世界巡回演唱会其中欧洲站的两场伴奏,至此在欧洲乃至世界乐坛获得了一定的声望。1988年时,乐队成员发生了变化,一些老队员离开了乐队。尽管如此,在接下来的数年时间,这支由坎迪·杜尔费领导组织的乐队还是成为了荷兰全国首屈一指的放克类型爵士乐团。

1988年,她的乐团原本受邀参与摇滚鬼才王子于荷兰的三场演唱会演出,担任伴奏。但是后来王子取消了乐团伴奏,却改请让坎迪·杜尔费在舞台上进行一段即兴独奏。因为这段渊源,之后她还参与了王子的单曲《Partyman》的音乐录影带的演出 。在该录像带中,王子曾如此说道:

当我需要长号,我的狗就可以做到。

但是当我想要色士风,我需要坎迪。

这场演唱会结束后,著名吉他手和音乐制作人戴夫·史都华(Dave Stewart)为坎迪·杜尔费制作了一首单曲《莉莉在此》(Lily Was Here)(一部荷兰电影的主题曲)。这首单曲在1990年曾得到英国单曲排行榜的第六名,以及荷兰电台点播排行榜第一名的佳绩。

坎迪·杜尔费的首张专辑《Saxuality》于1990年6月推出,她以中音萨克斯管所演奏的放克风格音乐吸引了大量美国当代爵士乐迷,顺利的进入了北美音乐市场。《Saxuality》不仅在半年内就在北美取得了过百万的唱片销量,获得金唱片认证,并一度在“公告牌百强单曲榜” 中名列第11位,之后亦获得了格莱美奖的最佳爵士乐专辑的提名。于是她成为美国最为受欢迎的轻爵士乐演奏家之一,著名的单曲有《为了你的爱》(For The Love Of You),《芬斯伯里公园》(Finsbury Park)以及《第六十七号咖啡馆》(Cafe 67)等。

1993年,她与北爱尔兰著名歌手范·莫里森(Van Morrison)合作,参与了演唱会专辑《旧金山一夜》(A Night in San Francisco)的演出。

2001年,坎迪·杜尔费与父亲合作,共同推出了一张二重奏专辑《杜尔费,杜尔费》(Dulfer Dulfer)。

2007年,她推出了个人的第九张专辑《糖果店》[2](Candy Store),在“告示牌”当代爵士乐排行榜曾达到第二位。其中的歌曲《洛杉矶的霓虹灯》(L.A. Citylights)也曾是“全美轻爵士点播排行榜”(Smooth Jazz National Airplay)的第一位。

视频

坎迪·杜尔费 相关视频

Saxuality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