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坐怀不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坐怀不乱
zuò huái bù luàn

近义词 :缩屋称贞

反义词 :偷香窃玉、色胆包天、问柳寻花

出 处 :《荀子

体 裁成语

属 于 :褒义词

坐怀不乱是一个中国的汉语成语。读音为zuò huái bù luàn,原来指春秋时期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出自《荀子.大略》。

另外《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

原文

不自嗛其行者,言滥过。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食则饘粥不足,衣则竖褐不完,然而非礼不进,非义不受,安取此? 子夏家贫,衣若县鹑。人曰:“子何不仕?”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

君人者不可以不慎取臣,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均薪施火,火就燥;平地注水,水流湿。夫类之相从也如此之著也,以友观人,焉所疑?取友善人,不可不慎,是德之基也。《诗》曰:“无将大车,维尘冥冥。”言无与小人处也。 蓝苴路作,似知而非。懦弱易夺,似仁而非。悍戆好斗,似勇而非。[1]

典故

鲁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齐国进攻鲁国时,他派人到齐国去,劝说齐国退兵,受到鲁僖公的称赞。在当时,柳下惠以善于讲究贵族礼节而着称,是个道德高尚的人。有一次柳下惠到外地办事,耽搁了出城时间,此时,客店也已住满了客人,他只好到城门下夜宿。不久,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也来到城门下夜宿。柳下惠见那女子衣服单薄,冻得索索发抖。柳下惠恐怕那女子冻死,就用自己的棉衣把她裹在怀里,一直到天亮,丝毫没有淫乱行为。

柳下惠不知道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竟然被后世人推到了伦理道德的制高点,而他的行为已然成为了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对于他的行为,后世有褒有贬,《论语》记载孔子对柳下惠的评价是:“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意思是虽然他的行为降低了“礼”的理想,但是却能做到言行举止合乎道德和理智,可见孔子对柳下惠是十分推崇的。

柳下惠这个名字,不是他的真名,他的真名叫做展禽,以前关于“柳下惠”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流传千古的“坐怀不乱”。据说,他在修道时曾有一个女子对其投怀送抱,但是其不为所动,后人就用柳下惠来形容那些坐怀不乱的人,比喻一个人的行为端正。而柳下惠也的确是这样一个人。

即使在鲁国担任小官,柳下惠也没有因为官职小没什么权力,就不正经做事。而是“直道事人”、“秉公正直”,但是鲁国由奸佞小人执掌大权,朝政显得混乱不堪,柳下惠性格耿直,他不喜欢阿谀奉承,不善于逢迎,因此经常受到其他官员的排挤,也因为这个多次受到罢黜。鲁国的大臣臧文仲,这个人博闻强识,而不拘常礼,思想较为开明进步,在政治、军事上,对鲁国的影响极大,他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鲁国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

视频

众所周知的“坐怀不乱”柳下惠,他究竟是怎样克制住自己欲望的?

参考资料

  1. 大略,古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