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坡鹿

增加 451 位元組, 4 年前
外形特征
体毛一般为赤褐色到黄褐色,背部颜色较深,背中央由颈部至尾巴的基部有一条纵行的黑褐色脊带纹,带纹两侧点缀着白色花形斑点,每个斑点如铜钱般大小,间距为3厘米左右,此外在臀部也有少许白色斑点。雄兽的毛色比雌兽的深,特别是在发情交配季节,显得更为浓艳。到了秋末冬初,全身便都换成长而浓密的冬毛,背中线黑褐色,背脊两侧各有一列白色斑点,白色的斑点也都褪去,几乎完全消失,一直到翌年春天,这些斑点才又逐渐显现。体侧及四肢外侧的体色较淡,腹部和四肢内侧则为灰白色。颜面部及耳朵的背面为黄褐色,耳缘带有黑色,耳内为白色。尾巴的背面为栗棕色,腹面为白色或淡褐色。
雄鹿具角,第一眉叉自基部向前侧平伸出,与主干几乎成弯弓形。成年鹿冬毛斑点不明显体形狭长,颈部和四肢也较为细长,背鬣不明显,主蹄狭窄而尖,侧蹄小。雌兽的头上没有角,雄兽头上角的形状很特殊,有一个较大的眉杈,向前长出,然后稍微向上弯曲,而主干则先向后,然后再弯曲向上,并向前伸展。主干下面不分叉,看来好像没有次叉、三叉,其实是分叉的位置较高,都长到了主干的上端。主干与眉杈接连起来,形成一个大角度的弧形,几乎呈弯弓状,上端生有3-6个长短不一、又尖又细的小尖,这种角型显然与梅花鹿和其他鹿类不同。角的长度约为100厘米以上,粗12-13厘米,角尖相距78厘米以上,眉杈也很长,可达45厘米。 == 基本信息 =={|class="wikitable" width=100%| 中文学名 || 坡鹿 || 目|| 偶蹄目|-| 别称 || 眉杈鹿、眉角鹿、泽鹿 || 亚目|| 反刍亚目|-| 界|| 动物界 ||科|| 鹿科|-| 门 || 脊索动物门|| 亚科|| 鹿亚科|-|亚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属|| 鹿属|-| 纲 || 哺乳纲 || 种|| 坡鹿|-| 亚纲 || 真兽亚纲 || 分布区域|| 中国只分布于海南岛,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 |} 
== 栖息环境 ==
栖息在海拔200米以下的低丘、平原地区,喜集聚于小河谷活动。
1,96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