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坪河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坪河乡为地名,隶属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安岳县下辖乡。位于安岳县境中部偏东北,居安岳县城区东南方向,距安岳县城区25公里。幅员面积20.52平方千米,辖7个行政村,85个村民小组,1个独立居民小组。全乡总人口5286人(2017)。乡人民政府驻盐房街。全乡现有耕地面积657.5公顷,其中田323.7公顷,土324.8公顷。被列为县柠檬基地乡镇。主导产业以优质水稻、玉米、小麦、红苕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蔬菜。畜牧养殖以生猪、山羊、小家禽为主。特色产业有水产、水果、塘库堰养鱼、稻田养鱼、柠檬、枇杷、麻竹、金(黄)花梨、青脆李、核桃等 。

2019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坪河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永清镇管辖,永清镇人民政府驻武圣街18号。[1]

地理环境

坪河乡位于安岳县境中部偏东北,居安岳县城区东南方向,距安岳县城区25公里。东与偏岩乡、林凤镇为 邻,南与高升乡、乾龙乡接壤,西与永清镇相连,北与永顺镇、岳新乡为界。幅员面积20.52平方千米。全乡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川中丘陵地带浅丘地貌。海拔高度为273.3米-371.7米。

坪河乡交通较为便利,乡道永龙公路(永清镇-坪河乡-偏岩乡-龙台镇)过境,公路实现村村通,社社通。通乡道6.2公里,硬化村道水泥路面18公里,硬化社道76公里。硬化村道水泥路面18公里,硬化社道76公里 。

建制沿革

坪河乡在清代为安岳县折桂乡辖地。

清末,安岳县设折桂乡等10乡,龙台场等38个场。 折桂乡辖姚市场、长河᎚场、龙台场共3个场,治龙台场,今安岳县龙台镇场镇。

民国初,属折桂乡龙台场。

民国21年(公元1932年),安岳县废折桂乡等原10乡名,全县设43乡、场、镇。 改龙台场为龙台乡。属龙台乡。

1950年,属永清乡人民政府。

1955-1957年,安岳县先后调整为10区1镇78乡,并以区公所驻地定命区名。 永清乡属永清区。

1958年,安岳县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全县建立10个中心人民公社、34个人民公社和1个镇。 同年,撤销永清区建立永清中心人民公社。永清乡改永清人民公社, 属永清中心人民公社。

1961年,安岳县设10区1镇71个公社, 永清中心人民公社复设永清区。永清公社属永清区。

1962年,安岳县增设石桥、玉带、坪河、赤云等19个公社。全县设10区1镇90个公社。 永清公社分设坪河人民公社,坪河公社属永清区。

1984年,安岳县撤销坪河公社置坪河乡,属永清区。年底,全县设10区5镇88乡。 永清区代管由公社复乡的有永清乡永隆乡永顺乡、翻身乡、高升乡、乾龙乡、横庙乡、坪河乡共8个乡。

1992年,安岳县撤区并镇。撤销永清区公所等全县10个区、67个乡镇的建制。新建12个镇,扩建20个乡镇(其中有8个镇),保留6个乡的建制,全县共有38个乡镇改为县直辖。 永清区代管的乡镇全部析出自建、合并或撤销。坪河撤乡自建设独立乡,县直辖。

1995年,安岳县复置坪河乡。同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安岳县新建20个乡镇的建制。安岳县在原永清区设工作委员会(简称永清工委), 坪河乡属之。

2001年,安岳县撤消永清工委,建立永清管理委员会(简称永清管委), 坪河乡属之。

2003年,安岳县设10个片区管理委员会22个镇47个乡,其中永清管委片区辖永清镇(含原永隆乡)、永顺镇(含原翻身乡)、高升乡、乾龙乡、横庙乡、坪河乡共6个乡镇。

2005年,安岳县撤消永清管委, 置永清镇,县直辖。坪河乡自永清管区析出置县直辖乡。

2019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坪河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永清镇管辖,永清镇人民政府驻武圣街18号。

行政区划

坪河乡现辖盐房村、天公村、集灵村、龙堡村、海印村、梅子村、中咀村 共7个行政村,85个村民小组,1个独立居民小组。坪河乡人民政府驻盐房街。

自然资源

坪河乡全乡以浅丘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无霜期290天。土地肥沃,属涪江流域,琼江河右岸支流龙台河主干过境。土质多属低丘中谷红棕紫浅丘。年平均降雨量1025毫米,年平均气温15.6℃。植被资源丰富,树林茂密,森林覆盖率40%,退耕还林168公顷。以"高石1井"为代表的"安岳气田"成功产出高效低硫的天然气自然资源。

折叠编辑本段经济发展 坪河乡201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 644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4 093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923万元,其中工业增加值实现16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 628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 641元。

全乡2014年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54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5532万元,第二产业实现1548万元,第三产业实现24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54元。[2]

主导产业

坪河乡以农业生产为主,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等。粮食总产量5800吨,优质稻谷2190吨,玉米988吨,小麦561吨。盛产金枇杷、(黄)花梨、柠檬、麻竹。枇杷73.33公顷,栽植枇杷10万株,年产2万公斤;麻竹园33.33公顷,年产麻竹笋7.5吨;金(黄)花梨73.33公顷,栽植11万余株、年产果6.3万公斤;年产柠檬鲜果65.6吨。养殖业以生猪为主,年出栏肥猪1.32万头,山羊6 358只。养猪合作社1个,年出栏生猪948头。塘库堰养鱼20公顷,稻田养鱼23.33公顷,年产成鱼305吨,栽植青脆李13.33公顷,规模养殖泥鳅3.33公顷,小家禽养殖效益提升,全乡出栏小家禽32.5万羽,实现产值198万元 。

基础设施

坪河乡完成通达工程8.6公里,完成通畅工程建设17公里,乡道路交通标识、标牌设置全面完成。乡内建有光纤有线电视转播站1个,网络电视1984户;广播转播站7个,广播网络覆盖率98%;移动电话普及率75%;无线通讯网络覆盖率80%;邮电所1个,通邮覆盖率100%;农村电网改造480户;集中供水站1个,新建沼气池38口,维修整治山平塘95口、石河堰5处、电灌站3处。

乡内有塘堰50余口,河堤6处,电灌站3处,蓄水82万立方米。红层找水打井330口,集中供水站1座,建农村户用沼气池440口。 完成场镇总体规划修编测绘1平方千米,规划新村聚居点30处 。

社会事业

坪河乡有小学2所,在校生170人,专职教师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义校1所,学生498人,专职教师34人,初中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100%。民办幼儿园3所,幼儿教师4人,入园儿童183人。

有卫生院1所,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病床19张,医务人员9人,门诊1.8万人次,住院500人次。有村级卫生站7个,村医7人。新农合参合率100%。 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455人,发放低保金51.6万元,城镇最低生活保障38人,发放低保金7.2万元。抚恤、优抚对象80人,支出抚恤金41万元,为17名重病患者者办理医疗求助1.9万元,为330人办理"量体裁衣"个性化服务,为34名91-99岁老人办理享受政府生活补贴41人4.5万元。有敬老院1座,床位22张,收养农村五保户10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4607人,实施农村D级危房改造51户,补助建房资金38.25万元 。[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