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塔倫修斯環形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塔倫修斯環形山

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拍摄的图像age
圖片來自百科故事
緯度    5.5°N

經度    46.54°E

月面座標  日出时314°

命名來源  修斯·塔伦修斯·费尔玛努斯

塔伦修斯环形山(Taruntius)是位于月球正面丰富海西北边沿的一座年轻撞击坑,约形成于11亿年前的哥白尼纪,其名称取自罗马哲学家暨数学家卢修斯·塔伦修斯·费尔玛努斯(公元前1世纪),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塔伦修斯环形山的周边
圖片來自百科故事

概述

塔伦修斯环形山(Taruntius)该陨坑西北靠近被熔岩淹没的劳伦斯陨石坑,北面毗邻已损毁的达·芬奇陨石坑及瓦茨陨石坑,较小的麻田陨石坑和昂维尔陨石坑分别位于它的东北偏东和东南,而西南则横亘了破裂的塞奇陨石坑。塔伦修斯环形山西面是广袤的静海、西北偏西方坐落了和谐湾及它后面的睡沼,塔伦修斯链坑和库什曼山脊分别延伸在它的东南和东南偏南方、而南面和西南分别绵延着140公里的加图山脊和53公里的塞奇山脉。该陨坑中心月面坐标为5°30′N 46°32′E / 5.5°N 46.54°E,直径57.32公里,深约2.45公里。

塔伦修斯环形山外观大体圆形,边缘参差不齐,低矮的坑壁已部分磨损,但仍保留有清晰的轮廓,其中西北侧坑壁上横跨了更小的卡梅伦陨石坑,而北侧和西南段为脉络分明的双层坑壁。陨石大部分内侧壁较陡峭,但东侧略平缓,坡度约为29°。由于下方月海地层的抬升,内壁上原有的阶地状结构可能已被遮敝、掩埋,因此,只能看到靠上部的一些凸崖。坑内地表相对平坦,环绕有一圈绵延起伏的不规则内环,开裂的坑底上漫延着一系列与内壁平行,统称为塔伦修斯月溪的细长沟壑。中心点偏北坐落有一座西高1900米,东高700米的鞍形中央丘。中央丘的南面和西北部(卡梅伦陨石坑东南)分布有二处表面较暗的区域,可能是沉积的小泄口排放出的火山灰。

塔伦修斯环形山位于一处辐射半径超过300公里的射纹系统中心,并已被月球和行星观测协会(ALPO)列入《带有明亮射纹系统的撞击坑列表》。 [1]

參考文獻

  1. 塔伦修斯环形山,百科故事,20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