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塔城镇,隶属云南维西县,技术是滇金丝猴灵灵家园热巴艺术之乡,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腹心地带,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府香格里拉南面,维西县城保和镇东北部,东与香格里拉市五境乡、上江乡临金沙江相望,东南与玉龙县塔城乡毗邻,北与德钦县拖顶乡、霞若乡相连,南与维西县永春乡、西及西南与维西县康普乡、白济汛乡攀天阁乡接壤。[1]

塔城镇镇政府驻地塔城村距县城保和镇73公里,距丽江市市府165公里,距州政府驻地香格里拉县城建塘镇123公里,距省城昆明720公里,塔城镇地处维西、香格里拉、德钦、玉龙县四县交界处,是“鸡鸣四县”的结合部。交通位于香维油路中段,是县城保和镇至香格里拉的必经之地,维西县的东大门,具有很好的区域优势。纵向长33公里,横向长12.26公里,总面积766.73平方千米,全镇粮食总产量653万公斤,人均有粮439公斤,经济总收入2578万元,人均纯收入1486元。

中文名称: 塔城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云南维西县

面 积: 766.73平方千米

人 口: 15744人(2017)

目录

概况

塔城镇位于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东北部。

南接永春乡、攀天阁乡,西毗白济讯乡、康普乡,东与丽江市塔城乡、香格里拉五境乡相邻,北与德钦县拖顶乡、霞若乡接壤。

纵向长33千米,横向长12.26千米,面积766.73平方千米,人口15744人(2017),有藏、纳西、傈僳、汉、回等民族。

辖川达、海尼、柯那、塔城、启别、巴珠、其宗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塔城,距县城86千米,距州府110千米。

平均海拔2400米。人口主要分布于金沙江、腊普河沿岸,香维油路两侧。是滇金丝猴灵灵家园、热巴艺术之乡。

原始森林中有国家保护动物滇金丝猴、熊和红豆杉、秃杉、榧木等珍稀树种。矿藏有铁、钨、铜。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哥登新石器文化遗址”。

乡东北有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在一壁千仞的山顶巨大岩棚下、石洞旁依山凿石修建的佛寺—达摩祖师洞。

旅游资源

塔城镇境内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景点、景区较多,有绚丽壮观的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名胜景点,以及历史悠久、独树一帜、底韵深厚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

其中较为有名的人文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藏传佛教信徒朝圣地有达摩祖师洞、原始生态旅游区响古箐滇金丝猴“灵灵的家园”,戈登新石器文化遗址,被誉为“植物活化石”的启别千年银杏王,唐代吐蕃铁桥遗址,其宗石门关,和其宗神泉响水河,热巴艺术,玛里玛萨风情等。

塔城是维西旅游开发的前沿,是香格里拉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久前已被州委、州政府列为全州十三个省级重大旅游景区建设项目之一。

文化教育

全镇共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41所(其中村寄宿制完小7所,初小3所,一师一校教学点31个)。初中专任教师30人,学历合格率100%,小学专任教师91人,学历合格率100%。

全镇享受“高原农牧民子女学生生活补助”的学生2235人,其中小学生1604人,初中生631人,共发放兑现补助77.76万元。

自落实“两免一补”和“高原农牧民子女学生生活补助”政策后,基本杜绝了因生活困难而辍学的现象,入学率、巩固率进一步提高,广大家长关心支持教育的意识普遍提高,为巩固“两基”成果,提高全民素质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了进一步巩固村寄宿制学校硬件建设,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育质量,保障师生安全,镇党委、政府和中心校积极向上争取援助,做好协调工作,使川达希望小学如期建设开工。

学校总投资30万元,目前完成50%的工程量。

施工中涉及经济林木、修路、开挖土石方3项赔偿计11044元。

全镇建设文化站1个、图书室1个、业余时间自发组织文娱宣传活动,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塔城镇是一个青山绿水、人杰地灵、民风古朴、文化底蕴深厚的好地方

基础设施

农田水利建设。塔城镇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村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方针,做实做细群众工作,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得到改善,为全镇开展农业农村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

年内修复启别大沟,其宗小河口大沟共4处,374米,累计投入资金6万多元,群众投工2000多个工日加献料折币12000元。

完成当年防洪10650米,永久性防洪堤1260米,完成支砌方量5734立方,共用水泥445吨。

共完成冲壳、拉牙、塘上、小河口、其宗、支扎新建三面光沟渠720米,群众投工1080个工日,投入水泥23吨。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全年完成新建农村人畜饮水工程8件(次卡布顶、支扎、打的、格若、托拉各、帕体洛、次依比、关理洛),共投入水泥45吨,塑管12300米,解决了789人,大小牲畜1958头(匹、只)的饮水困难。

新修格里卓至巴珠段道路塌陷处挡墙3处,支砌石方56立方米,投入水泥3.5吨,群众投工200个工日。极大改善了广大群众出行等生产生活条件,切实改变了部分村组脏乱差的面貌,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基础。

全镇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7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62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58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有101户居住其它结构住房。

塔城街集镇现有农贸市场1个、超市1个、加油站2个,设有信用社、邮政所、电信所、卫生院等金融服务机构。

资源环境

塔城镇水资源丰富,随着滇能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和香格里拉康东利民有限责任公司水电产业的的投资开发以及旅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固定资产投资,全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10万元,比上年增20%,固定资产投资有望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塔城镇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气候和悠久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构成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和璀璨的民族文化。境内原始森林茂密,植被保护完好,全镇总占地面积807平方公里(122.5万亩),其中森林覆盖面积118.9万亩,森林覆盖率97%,是白玛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西萨马阁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国家保护动植物品种繁多。塔城镇村落依山傍水,村间林木成荫,清流潺潺,桥横水上,农田错落有致,阡陌纵横,腊普河奔流不息,河岸杨柳成林,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田园景致,故有“高原小江南”的美誉,此外,还有清澈见底的响古龙潭,保护完好的丫老沟原始森林,神奇的飞来石,独具特色的多那阁傈僳山寨,以及圣洁的雪山、广袤的草甸等人文自然景观。

经济发展

2010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5183.8073万元,比2009年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12元,比2009增长16%。人口自然增长率3.4‰。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全年待游客791人,门票总收入54050元,游客接待中心 59630元,总经营收入113680元。

2010年,全镇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31036亩,实现粮食总产657.54万公斤,比上年减产43.7万公斤。其中稻谷产量172.28万公斤,小麦产量129.97万公斤,玉米产量224.78万公斤,豆类产量76.53万公斤,薯类产量32.71万公斤,其他作物产量21.27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433公斤。

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年末大小牲畜存栏48762头(匹、只),出栏14209头(匹、只),其中生猪存栏22290头,出栏10332头。农民人均占有大小牲畜3头(匹、只)。肉类总产量660.3吨,农民人均肉类产量42公斤。

2010年,镇财政实现了稳步发展,全镇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48.6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60.9%,其中,体制补助收入完成281.89万元,专项补助收入完成366.7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的100%,比上年实际增长169.77万元,增幅为35.46%。2010年,全镇财政支出执行数为648.60万元,比上年增35.46%。

视频

迪庆塔城镇紧密联系实际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