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墨爾本

增加 377 位元組, 3 年前
</div>
'''墨爾本''',[[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首府城市。墨爾本人連續多年(自2011起,在2018年,維也納位居榜首,墨爾本仍然排名第二)被《[[經濟學人]]》雜誌評為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
在大洋洲,澳大利亞,它是僅次於[[悉尼]]的人口,並有兩個城市之間的溫厚的競爭,到地理和歷史遺留多樣的特點。這座城市佔據了菲利普港灣海灣的大部分海岸線,並延伸到腹地,朝著[[丹德農]]和[[馬其頓山脈]],[[莫寧頓半島]]和[[亞拉河谷]]延伸。城市發展目前以驚人的非對稱方式分佈在菲利普港灣的整個東岸,從[[亞拉河]]口到相距60英里(97公里)的[[尼伯恩角]] 。<ref>[https://www.britannica.com/place/Melbourne Melbourne],britannica.com</ref>
<ref>[文章網址 說明],來源,文章日期</ref>
<ref>[文章網址 說明],來源,文章日期</ref>
== 城市建築 ==
墨尔本市拥有众多的[[維多利亞式房屋|維多利亞式建築]],
数量在全球仅次于[[伦敦]]。此外一些近代產生的[[哥德式建築]]亦成為當代建築的典範。墨城市中心擁有眾多的新式以及代表著城市發展史的古老建築,交相辉映,景象独特。来贡街(Lygon Street), 以及附近擁有大量的數代[[義大利]]移民帶來的意式文化以及意大利風格的建築。此外在例如[[海德堡]]等[[ 德國]] 後裔雲集的區域亦有各式各樣的德式風格建築。<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10px 10px10px; text-align:left">{| class="wikitable"|<center><img src="http://www.bom.gov.au/vic/maps/images/melbourne-observations-map.png" width="250"></center><small>地圖<br> [http://www.bom.gov.au/vic/maps/images/melbourne-observations-map.png 原圖鏈結] [http://www.bom.gov.au/vic/melbourne-observations-map.shtml 圖片來自bom.gov.au]</small>|}</div>
== 人文歷史 ==
本城最早的原住民居住於現在的[[雅拉河]]畔以及菲利普島,原住民在墨城所居住的歲月超過40,000年。
墨尔本原稱“'''{{lang|en|Bearbrass}}'''”,在歐洲人殖民[[塔斯曼尼亞州|范迪門斯地]]47年後,即1835年設立<ref name="settlement8-9">{{cite web |title = History of the City of Melbourne |publisher=[[City of Melbourne]] |pages = 8–10 |url = http://www.melbourne.vic.gov.au/AboutMelbourne/History/Documents/history_melbourne_city.PDF |accessdate = 11-09-2009}}</ref>。1837年,更名為墨尔本,以紀念[[英國首相]][[第二代墨爾本子爵威廉·蘭姆]]<ref name="settlement8-9" />。
1835年5 David Collins上校於1803年10 至6月間,{{tsl|en|John Batman|約翰·彼特曼}} 位於 在的墨城市中心以及北區籌組「菲利普港口協會」,-{並}-與當地原住民部落領袖 {{tsl|en|wurundjeri|wurundjeri}} 酋长商討且達成了一項600,000畝的土地的永久交易計劃。隨後John Batman當即選擇了位於雅拉河北岸的一片廣大土地,表示將建設成一個大型的村落,隨後其與大部分菲利普港協會成員返回位於[[ 塔斯馬尼亞島索倫托]] 的根據地。於此同時,另外一個由[[约翰·贝霖]]領導的協會抵達同一地點-{並}- 附近的Sullivan灣 建立 新的居住地。至此兩個不同 了維多利亞州 協會開始為這片土地的所有權產生不愉快。1835年8月30日,兩個協會達成 一個 共同分享的和平協議 英國定居點 而此前由菲利普港口協會與原住民所達成的交易被取消,且由[[新南威爾士州]]政府{{NoteTag|當時,[[ 然後是 新南威爾士州]]統轄著[[澳洲]]東南部 大片土 刑事殖民 。}}給予菲利普港口協會適當 補償 一部分 至此 第二年 由於缺乏資源,這些 定居者 可以任意地選擇該區域 搬到了範迪門 任何位置定居,政府亦開始勉強 接受來自英國的新定居者 (現為塔斯馬尼亞州) ,並-{准}-許在此 建立 新的[[ 城市霍巴特]]
1835年5月和6月,約翰·巴特曼(John Batman)是范迪門土地上菲利普港灣協會的主要成員,對墨爾本地區進行了勘探,後來聲稱與8名Wurundjeri長者談判購買了600,000英畝(2,400 km 2)。 1835年8月,另一批范德蒙定居者抵達該地區,並在當前的墨爾本移民博物館的所在地建立了一個定居點。巴特曼和他的小組在下個月到達,這兩個小組最終同意分享和解協議,最初的名字是Dootigala。 [[新南威爾士州]]州長[[理查德·伯克(Richard Bourke]])廢除了《巴特曼與原住民條約》,當時他是澳大利亞南部東部所有地區的總督。<ref>[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220130102/http://www.melbourne.vic.gov.au/AboutMelbourne/History/Pages/SettlementtoCity.aspx melbourne history],archive.org</ref> 墨尔本於1835年正式建城。1840年全城人口有1萬人,最早的城市移民來自[[英國]]的自由民。墨尔本於1847年獲[[維多利亞女皇]]授予城市地位,其後成為剛設立的[[維多利亞州]][[首府]] 。1850  1850 年,殖民者在墨尔本周邊發現金礦,使其快速發展,來自世界各地的大批人口紛紛移民至,其中包括[[英國]]、[[愛爾蘭]]、[[德國]]、[[意大利]]、[[荷蘭]]及[[中國]]等,墨尔本遂得名'''新金山''';另外的一座在此前發現金礦的美國城市金山則被改稱為[[舊金山|舊-{金}-山]]。至1854年,墨尔本的人口達到123,000人,超過舊金山的淘金人數。1850年代,英國設立維多利亞殖民區期間,擇定墨尔本為殖民區的[[府城]]。
1901年,澳洲聯邦成立時,墨尔本已是全國的金融與文化中心,[[澳大利亚联邦议会]]的驻地也在[[国会大厦 (墨尔本)|墨尔本国会大厦]],然而當時[[新南威爾斯州]]的首府[[悉尼]]人口已超越墨尔本,工商業的發展亦高於墨尔本,雙城皆力爭聯邦首都的地位,使定都的問題陷入僵局。為了平衡雙城之爭,1900年通過的[[澳大利亞憲法]]規定首都應設於悉尼所在的[[新南威爾士]]境内但必須距離悉尼至少200英里。最後澳洲在1908年決議將首都設在相當於雙城之間的[[坎培拉]]。惟遲至1927年,[[澳洲國會]]才真正從墨尔本遷往坎培拉<ref name="Constitution">{{cite web |url = http://www.comlaw.gov.au/comlaw/comlaw.nsf/440c19285821b109ca256f3a001d59b7/57dea3835d797364ca256f9d0078c087/$FILE/ConstitutionAct.pdf |title =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Constitution Act |publisher = Department of the Attorney-General, [[Government of Australia]] |page = 45 (Section 125) |accessdate = 11 September 2009 |deadurl = yes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50718231401/http://www.comlaw.gov.au/comlaw/comlaw.nsf/440c19285821b109ca256f3a001d59b7/57dea3835d797364ca256f9d0078c087/$FILE/ConstitutionAct.pdf |archivedate = 2005年7月18日 }}</ref>。
它位於[[澳洲]]東南海岸的[[菲利普灣港(Port Phillip Bay)]]頭。常年受南太平洋暖流影响,可以说是[[地中海式气候|地中海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气温变化较为和缓。
== 經濟 作物 ==
墨爾本以保守主義和財務穩健而著稱。
* 皇家展覽館
* 墨爾本博物館
* 霍西爾巷<ref>[文章網址 說明https://www.lonelyplanet.com/australia/melbourne melbourne] ,來源,文章日期,lonelyplanet.com</ref>
== 教育 ==
{{reflist}}
[[Category:770 771 洋洲史地總論利亞]]
巡檢員、waterh
17,9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