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墨西哥毒品战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墨西哥毒品战争
图片来自udn

墨西哥毒品战争

历史

墨西哥毗邻美国,两国边界长达3000多公里,长期是毒品、违禁品及非法入境者进入美国的一个主要途径。在1980年代及1990年代早期,哥伦比亚的巴勃罗·埃斯科瓦尔可卡因的主要出口者,与世界各地有组织犯罪网络有往来。当南佛罗里达及加勒比海区的执法力度加强后,哥伦比亚毒贩与墨西哥毒贩合作,把可卡因经墨西哥运入美国。

墨西哥早已是海洛因大麻进入美国的主要来源地,墨西哥毒贩早已建立起配套系统,哥伦比亚毒贩的计划很容易就能实现。到1980年代中期,墨西哥毒贩已经成为哥伦比亚可卡因的可靠运输者。初期墨西哥人从中收取运输费牟利,到1980年代后期,墨西哥人与哥伦比亚人改为以买卖方式结算。此种安排使墨西哥毒贩除了运输毒品外,也参与毒品分销,使他们更为壮大,甚至干起从哥伦比亚贩运可卡因到世界各地的勾当。

一众墨西哥贩毒集团之间的势力平衡随新加入者兴起及原有者衰微而转移。当这个“系统”被贩毒集团头目落网或死亡之类的事件打扰,就会引发敌对帮派为占取权力真空而起的流血事件。毒贩也会利用执法者打击敌对帮派,例如贿赂墨西哥官员向敌对帮派采取行动,或故意向墨西哥政府或美国缉毒局泄露关于敌对帮派的情报。虽然毒品暴力升级有众多原因,墨西哥当地有人认为起源是因为昔日毒贩与政府间长期保持的默契不再存在。

敌对贩毒集团之间的仇杀最早在1989年之后发生。1990年代后期有所缓和,从2000年起又再恶化,暴力事件增多。总统比森特·福克斯出动小量军队到美墨边境的新拉雷多打击贩毒集团,然而成效不大。有人估计从2005年1月至8月间,单在新拉雷多就有约110人因两个贩毒集团之间的冲突而丧生。 2006年12月11日,新总统费利佩·卡尔德龙出动6500名军人到米却肯州打击当地毒品暴力。此次行动常被视为政府与贩毒集团间战争的开始。2009年3月,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增派军队5000人到华雷斯城。美国亚利桑那州德克萨斯州的州长要求联邦政府向两州增派国民警卫队,支援当地的反运毒执法行动。墨西哥贩毒集团已控制了大段边境及多个自治市,对于墨西哥的选举政治也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并试图“取代政府”及“尝试用武力实施垄断,甚至想实施他们自己的法律”,很多当地人的生计和医疗等还仰赖这些“地下市长”对家乡的回馈协助。由于邻近的美国民用军火发达,贩毒集团很容易就能配备榴弹发射器、自动武器、护甲,有时甚至有克维拉头盔。一些团伙也使用简易爆炸装置

根据一份报告,2008年全年墨西哥有超过5000人的被杀与毒品有关,而2010年全年数字更增至逾11000人。2012年10月,泽塔斯毒品集团的头目拉斯卡诺(Heriberto Lazcano)被墨西哥海军陆战队击毙。

国际战略研究所表示,在2016年的一年内有约23,000人在墨西哥毒品战争中丧生。

2019年1月30日,墨西哥总统宣布毒品战争正式结束。

武器走私

墨西哥的宪法给予人民拥有枪械的权利,可是从墨西哥城由军方控制的唯一枪店合法买枪并不容易,可售予平民的枪械火力也不强,改装也不一定能有合适零件。于是乎,贩毒集团从美国或危地马拉边境或海路偷运枪械入境,或是从国内外警方或军方那里偷取。大量枪枝导致墨国市场庞大,使得民众要取得黑市枪械不难。许多枪械是由没有犯罪记录的女人在美国购得,经亲戚、伴侣或熟人流入偷运者手中,然后每次以拆解等方式,小量偷运入墨西哥。最常见的走私枪械包括AR-15AK-47型步枪,以及FN 5.7口径半自动手枪。许多在美国购入的枪械本来是半自动式,被改装为选配全自动式,多样化的改型也是美国枪械大受欢迎的原因,例如狙击枪的高精度配件。另外美国禁售的苏制武器也很盛行,他们主要来自南美的左派武装势力,墨西哥在2009年检获的AK-47及AR-15步枪合计逾4400支,当中检获的AK-47有3成已被改装为可选全自动式,实质上形同军队的突击步枪。南美管理的松散还能提供火力更强大的武器,例如手榴弹、火箭筒等,这些是从真正的战场所缴获而来,也有一些是来自于有军火工业的国家,例如越南和朝鲜所生产。

暴力事件

墨西哥检察总长办公室表示9成受害者是有组织犯罪团伙的成员,另有报道指军方及警方人员的死亡人数估计占总死亡人数的7%。受冲突影响最严重的州是下加利福尼亚州格雷罗州奇瓦瓦州米却肯州塔毛利帕斯州新莱昂州锡那罗亚州

2008年7月10日,墨西哥政府宣布计划把联邦警察的人数增加近一倍,以便减少倚赖军方打击毒贩。该计划同时包括开除地方警队中的贪污人员。

虽然卡尔德龙政府成功重创贩毒集团,可是国内治安却持续恶化,最明显的是毒品相关的杀人事件遇害人数持续上升。跟随暴力上升的还有恫吓与惧怕。在毗邻美国边境的许多墨西哥城市,警务人员被指名道姓列入暗杀名单的已知事件越来越多,名单上的人一个接一个被杀害也是平常事。贩毒集团现在开始在国内城市的高速公路上展示大型横额,一些横额是威吓敌对者,或指控另一犯罪团伙有政府官员撑腰。墨西哥北部甚至出现疑似招聘横额,用更高酬劳及更佳装备引诱军警投靠毒贩。

暴力频生已经危害在当地的外国投资,财政部长奥古斯丁·卡斯滕斯表示单是治安恶化已使该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减少1%。

新闻界

根据墨西哥国家人权委员会及无国界记者[1] 指出,墨西哥被认为是世界上从事新闻业最危险的国家,因为已有超过80名新闻工作者因为报导毒品相关的新闻而遇害。不少传统媒体害怕毒贩而选择闭口,于是匿名博客就担起报导毒品战争相关消息的任务,有博客及社交网站Twitter用户因发布贩毒集团活动消息被杀。

政界

毒品战争在2006年开始后,贩毒集团不单杀死敌对集团人物和警察,政界人物也越来越多成为他们的下手目标,特别是地方上的领袖。大多数政界人物遇害的地方是那些饱受毒品相关暴力祸害的地区。杀害地方人物也是犯罪集团企图削弱地方政府的策略之一。严重的暴力使政客对那些犯罪团伙有所顾忌,而犯罪集团得以把势力伸入基本政府架构内,并推展他们的犯罪事业。

由于地方警察首长通常由市长任命,因此地方市长们也被毒贩盯上,企图通过市长控制他们势力范围内的警队。毒贩也寻求控制地方政府,以便取得政府合约及其它好处,及通过“公共工程”在社区植根并争取他们地盘内的民众支持。

玛丽亚·桑托斯·戈罗斯蒂埃塔·萨拉萨尔(1976年-2012年11月)是墨西哥米却肯州提魁奇奥(Tiquicheo)前市长,因为严厉打击贩毒而被墨西哥媒体誉为“21世纪女英雄”,她的丈夫于2009年遭杀害,她后于2012年11月遭虐杀弃尸,留下3个孩子。她的死亡,在墨西哥引起巨大反响。

参考文献

  1. 无国界记者,rsf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