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壳斗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壳斗目,Fagales,双子叶植物纲下的一目木本植物。单叶互生,有托叶[1]

形态特征

木本。单叶互生,有托叶。花单性,风媒,雌雄同株,单花被。柔荑花序,每苞片内常有3花,成二歧聚伞花序排列;雄蕊和花被片对生;雌蕊由2—3心皮结合而成,子房下位,悬垂胚珠。坚果。

壳斗目具有柔荑花序,花单性,单被或无被,子房下位,2—6室,胚珠1—2个,无胚乳。

下属科

本目包括壳斗科、桦木科、胡桃科、杨梅科、木麻黄科、南青冈科与核果桦科等7科。

金缕梅亚纲

木本。单叶互生,有托叶。花单性,风媒,雌雄同株,单花被,至少雄花为柔荑花序,每苞片内常有3 花,成二歧聚伞花序排列;雄蕊和花被片对生;雌蕊由2--3心皮结合而成,外具总苞。子房下位,悬垂胚珠。坚果。 种子无胚乳。

在分子系统学的最新成果中,壳斗目包含Betulaceae桦木科,Casuarinaceae木麻黄科,Fagaceae壳斗科,Juglandaceae胡桃科(含Rhoipteleaceae马尾树科),Myricaceae杨梅科,Nothofagaceae南水青冈科(南半球分布),Ticodendraceae(美洲分布)。

形态

壳斗科(山毛榉科)Fagaceae

壳斗科(山毛榉科)广泛分布于南、北两半球,主要分布于欧洲(包括地中海周围)、亚洲东半部、北美至中美洲(含南美北部),而北极区、大洋中的岛屿、沙漠、南美洲与撒哈拉沙漠南方的非洲并没有它的踪迹。依不同观点,共6~11属,约900种,主要产于亚洲南部及东南部,中国有栗属Castanea、锥属Castanopsis、水青冈属Fagus、柯属Lithocarpus、栎属Quercus、三棱栎属Trigonobalanus等6属,约300种。除新疆有引种外,自然分布于南北各省区,主要产于西南及南部。自沿海低丘陵至海拔约3800米高山均有生长,常为山地常绿阔叶或针叶阔叶混交林的主要上层树种,又是山地水源林的重要成分,也是秦岭南坡以南各地的主要用材树种。多为常绿或落叶乔木,稀灌木。单叶互生,革质,羽状叶脉,有托叶,托叶早落。花单性,雌雄同株,无花瓣,花被1轮,下部合生,4~6裂;雄花排成柔荑花序,花序直立或下垂,整穗脱落,穗状,每苞片有1花,萼4~8裂,雄蕊和萼裂同数或为其倍数,花丝细长,花药2室,纵裂,花粉粒为长球形,少数近球形或扁球形,除水青冈属和栎属2属外,花粉粒一般较小,多具3孔沟,外壁表**颗粒状雕纹或模糊不清,南水青冈属为单花或2~3花的二歧聚伞花序,而水青冈属的雄花序为多花组成的头状花序(由多个短缩的无初生顶花的二歧聚伞花序组成),雌花稀单朵散生或由二歧聚伞花序组成,生于1总苞内,总苞由多数鳞片覆瓦状排列组成,萼4~8,与子房合生;通常风媒;子房下位,3~6室,偶达12室,每室胚珠2个,但整个子房仅一个胚珠成熟为种子,花柱与子房室同数,宿存,柱头小圆点状或纵裂呈槽或略增大成瓣状。坚果单生或2~3个生于总苞中,总苞呈杯状或囊状,称为壳斗。壳斗半包或全包坚果,外有鳞片或刺,成熟时不裂,瓣裂或撕裂。种子无胚乳,子叶平凸,波浪状镶嵌,或脑叶状皱褶,富含淀粉或兼含鞣质,或含脂肪油。

桦木科 Betulaceae

桦木科有6属约100种。可分为两个亚科︰桦木亚科Betuleae,含桦木属Betula、桤木属Alnus;榛亚科Coryleae,含鹅耳枥属Carpinus、榛属Corylus、铁木属Ostrya、虎榛属Ostryopsis。某些分类系统将这两个亚科视作单独的科;克伦基斯特建议且得到广泛承认的分类系统还承认鹅耳枥亚科Carpineae为第三个亚目。落叶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托叶早落。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穗状,顶生或侧生,有多数苞鳞;雄花插生于苞鳞腋内,有花被或无;雄蕊2~20;雌花序球果状、穗状、总状或头状,有多数苞鳞(果时称果苞),每一苞鳞腋内有2~3朵雌花;雌花无花被,如有花被则与子房贴生;子房2室或不完全2室。果实为坚果或小坚果具翅 。该科是温带植物区系中的典型科。主要分布于北温带,仅桤木属分布至中美洲和南美洲。我国有6属70余种,各地均有分布,其中虎榛子属为中国特有属。桦木科植物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尤以桦木属为重要,如白桦、黑桦、糙皮桦、亮叶桦等不但是北温带森林的重要树种和造林树种,而且是优质用材林之一。在树皮和其他组织的异细胞中含大量的丹宁(棓酸、前花青苷和鞣花酸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