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夏中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夏中义
国籍 中国
职业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

夏中义,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1],教授,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上海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博导[2]。2003年前,曾供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攻方向为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史案研究,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文艺理论研究》杂志编委。

代表性专著

代表性专著有:《艺术链》(上海文艺,1988),《世纪初的苦魂》(上海文艺,1995),《思想实验》(学林,1996),《新潮学案》(上海三联,1996),《九谒先哲书》(上海文化,2000),《学人本色》(广西师大,2000),《王元化襟怀解读》(文汇,2004),《从王瑶到王元化》(广西师大,2005),主编《百年学案典藏书系》第一辑四种(北京大学,2005)。

1987-1997年间,任华东师大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为钱谷融教授),实际主持文研所期间,于1992年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机构评比中,荣获"文学口"三项第一(人均论文数、人均著作数,总分值皆居首位)。

2003年春被引进上海交大后,主要做了两件事: 开创中国大学人文课程教育;开创"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学科建设。

开创中国大学人文课程教育

开创中国大学人文课程教育--自2002年主编出版《大学人文读本》三卷(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主编出版《大学人文教程》(广西师大出版社)后,率先在上海交大开设"大学人文课程",至今已连续五轮,深受交大学子欢迎,对此,上海《解放日报》(2003.11.19)第五版用整版篇幅作背景报道,以《关于一代人的神圣情怀》黑体通栏标题,赞誉上海交大此举是人类课程教育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新鲜事。中共中央宣传部、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等机构在2004年联名推荐《大学人文读本》为中华全民阅读500种书目之一种,在人文类推荐书目中,名列第5。同年,《大学人文读本》问世又被国家级媒体评为"2003年全国学术十大热点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40余所高校在用《大学人文读本》或《教程》作教材开设相关课程。

2005年,《大学人文教程》在上海交大荣获"优秀教材特等奖",是上海交大人文学科唯一获此殊荣的教材。

2005年春接任上海交大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一职,在团结,组织基地同仁胜任例行公益活动(年度"大学语文"测试,"文治杯",系列人文讲座等)之同时,在校党政领导的鼓励下,又拟定"十一五规划",策划在2006-2010年间,启动"大学人文课程创新工程",以平均每年出书8种,5年约40种,高品位、高效率地更新上海交大公共人文选修课程教材,从而使上海交大的文化素质教育,走出一条"主渠道""课程化"的路子,在全国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第二个10年,真正起到上海交大应有的示范全国的作用。

开创"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学科建设

开创"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学科建设--2005年12月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协作,主编出版《百年学案典藏书系》第一辑共4种,书目如下:

● 《王国维:世纪苦魂》,夏中义著

● 《中国现代六大批评家》,刘锋杰著(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 《李长之学术与心路历程》,★张蕴艳著(上海交大人文学院讲师,博士)

● 《林语堂:文化转型的人格符号》,★施萍著(南通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2006年年底将连续主编出版《百年学案典藏书系》第二辑共5种,书目如下:

● 《从王国维到陈寅恪--20世纪中国诗学的现代命运》,胡晓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 《1980:新潮学案》,夏中义著(上海交大文学研究所教授)

● 《左翼文论思潮探源》,艾晓明著(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 《何其芳精神人格演化解码》,★赵思运著(浙江传媒学院教授,博士)

● 《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周兴华著(浙江万里学院教授,博士)

(带★者为夏中义的博士生)

北京大学出版社已为《百年学案典藏书系》正式申报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项目立案。且已协议在"十一五"期间,年均出版5种,共25种。

这是海内外学界首次将"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作为二级学科来建设,且已具可观规模。这本该是北大,复旦领衔做的事,但他们没做;这更应是北京师大"文艺学中心"与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来做的大事(上述两中心皆属教育部直属的国家级文科研究基地),但他们也没做,现在已由上海交大踏踏实实地做了,且将会愈做愈大,愈做愈好。

"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之二级学科建设,将为上海交大人文学院日后申报文艺学博士点提供支柱性研究方向,也将为此组建有单项"国家队"水平的学术团队奠定基础,从而为上海交大人文学科早日建成令海内外同行尊敬的学术重镇,添砖加瓦。

论文目录(2003年至今)

《"精神成人"与大学》,《学术月刊》2003年7月;

《灵魂白皮书摘--夏中义教授访谈》,《学术月刊》2003年7月;

《李泽厚:思想家的凸显与淡出》,《学术月刊》2004年10月;

《王元化"学术-思想"襟怀解读》,《上海文学》2004年4月;

《"革命"探源启示录》,《文艺研究》,2003年6月;

《王元化:知识分子谱系的人格见证》,《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4月;

《百年中国文论史案研究论纲》,《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10月;

《思想先知,学术后觉--新潮20年备忘录》,《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1月;

《论陈平原"学人角色自觉"》,《华东师大学报》2005年2月;

《李长之学术人生素描》,《社会科学》,2003年9月。

参加活动

2008年4月9日,在校庆系列活动"华夏之约,巅峰对话"中,夏中义教授与上海交大另一位著名教授--施索华教授一起,在上海交通大学逸夫楼200号展开同台对话,畅谈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变化与未来。引起轰动。

视频

上海交通大学励志讲坛夏中义老师采访视频

夏中义做客“灵溪讲坛” 解读中国古典诗画的审美意境

参考来源

  1. 夏中义名人简历网
  2. 夏中义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