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夏庄街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夏庄街道

中文名 :夏庄街道

所属地区:青岛市城阳区

夏庄街道隶属青岛市城阳区,位于崂山西麓,城阳区东南部,白沙河中游,中心位于东经120°28′,北纬36°16′,东靠崂山区北宅街道,西与流亭街道、西北与城阳街道毗邻,南接李沧区,北与惜福镇街道接壤,东西最大横距14.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1.5公里,总面积84.4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底,辖50个社区,全街道共有人口111655人(2010年)。

2014年,街道生产总值完成148.5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87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23.8%。

2020年7月,获得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荣誉称号。[1]

位置境域

夏庄街道中心位于东经120°28′,北纬36°16′。东与崂山区北宅街道毗邻,南与李沧区接壤,西边、西北和北边分别是流亭街道、城阳街道、惜福镇街道。街道总面积84.4平方千米,南北最大纵距为11.5千米,东西最大横距为14.5千米。

地质

夏庄地处崂山西麓,石门山下,属胶东低山丘陵的一部分,为深海丘陵地带区,位于中朝古陆胶辽地质的南部,构造体系属新华夏系第二隆起代的构造部位,元古代晚期震旦纪(距今19亿~57亿年),吕梁运动时期形成复背褶皱。距今1.9亿~0.8亿年的燕山运动晚期,从地壳深处上涌的炽热熔融岩浆,在地面以下几千米的地方冷凝结晶,形成了质密坚硬、结晶程度高的崂山花岗岩。中生代末期(距今23亿~067亿年)至新生代(距今067亿年以后),地壳抬升,上面覆盖的岩石和泥土被风化剥蚀,流水冲刷,使花岗岩露出地面,造山运动使崂山进一步抬升。到新生代中期,经过多次海浸海退和外营力的再造,逐步形成地质轮廓,主体为崂山花岗岩。域内地势东陡西缓,因花岗岩侵入形成崂山山脉、三标山脉,中部形成丘陵过渡带及白沙河等河流下游冲积成的小冲积平原。

地形地貌

夏庄域内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山区属崂山支脉,最高山峰是石门山,属切割剥蚀地貌类型,起伏大,切割深,沟壑纵横,中部、西部为丘陵、平原剥蚀堆积地貌类型,平地丘陵,河谷盆地交错,中部有黄埠岭,北部是白沙河冲积平地,总面积84.4平方公里。其中山区48.6平方公里,占57.6%,丘陵10.4平方公里,占123%,平原25.4平方公里,占30.1%。

夏庄境内,白沙河以北,峪山区属三标山支。白沙河以南的东部,东南部山区属石门山支。石门山支以峪夼为标,向西分出南、中、北三条支脉,夏庄境内各山主要分布于中支和北支,山势走向东北,西南绵延。较高的山有石门山,锯齿牙,大腿崮,平岚等。

气候

夏庄属中纬度暖温带季风性气候,是低山、丘陵、平原半湿润温和农业气候区。年平均温度在12.6℃左右。光资源充足,热资源较丰富,降水量较多,湿润温和,四季分明。气候特征表现为春旱较冷回暖晚,夏无酷暑雨水多,秋季偏热降温迟,冬无严寒少雨雪。其特点是:春迟、夏凉、秋爽、冬长。

水文

夏庄的河流水系因受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影响,为季风雨源型,其水文动态随季节变化。主要河流是白沙河,有3条支流,分别是小水河、惜福镇河,峪河,均属季节性河流。

白沙河发源于崂山最高峰"巨峰"北麓的"天乙泉",经崂山区北宅街道孙家村、乌衣巷、凉泉入崂山水库。出库后西行夏庄、史家泊子、黄埠入流亭街道,在港东、西后楼处入胶州湾。流长33公里,流域面积215平方公里,主要支流10余条,夏庄域内有小水河、惜福镇河、峪河等,白沙河中下游段地下水丰富,水质优良,是青岛市市区供水的主要水源地之一。

土地资源

夏庄域内总面积84.4平方公里,东部山区面积48.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7%,中部丘陵面积10.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2%,西部平原为25.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0%。1959年有可耕地2935.73公顷,果园683.33公顷,1979年有可耕地2432.4公顷,果园721.2公顷,1996年有可耕地1479.73公顷,果园面积988.8公顷。2006年耕地面积为811.6公顷。

水资源

夏庄街道是低山丘陵,平原半湿润温和农业气候区,降水量较多,水资源丰富,河流水系主要受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影响,其水文动态随季节变化很大,为季风雨源型。

地表水大气降水是地表水的主要来源,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主要集中于汛期的6~9月,年平均降水量8572毫米。域内建有大小水库5座,设计总蓄水量5958万立方米,另有30处塘坝和多处平塘,多用于农田灌溉。白沙河河道治理后,建有多处拦河坝,可拦蓄地表水150余万立方米。

地下水地下水靠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另外还有山前周边补给为主要形式的侧向补给和灌溉回归补给,并随汛期波动。由于小区域内水文地质不同,地下水分布也有明显差异。白沙河两岸冲积平原地带及右河道中心地带含水层厚度5~10米,局部大于10米,含水丰富,水质良好,开采方便,多用于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山前,河肩地带冲积土层及坡前平原含水层一般在3米以上,含水量较少。东部低山丘陵区山涧谷地及山麓地带分布有花岗岩风化裂隙孔隙水,水量少,水质优,可拦蓄用之。全街道范围内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供需不平衡,局部缺水。

人口

1949年,夏庄域内有居民7596户,36760人。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将丹山、西小水、云头崮等村划入夏庄人民公社,人口增加,共有居民8255户,42454人。1960~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全社人口由46474人减至44757人,减少1717人。1963年生活好转,人口急剧增长到48579人,1962~1963年,两年骤增3822人。1964年,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得到控制,"文革"期间,生育再次失控,1976年,人口达13729户,61262人。1986年人口达18414户,65162人,1996年人口达21658户,65199人。

民族

截至2000年,夏庄街道除汉族以外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满族、土家族、苗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侗族。

视频

在这桃花盛开的地方:青岛城阳夏庄街道西石沟社区千亩桃花开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