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夏禹

增加 142 位元組, 4 年前
'''禹''',[[远古时期]][[中国神话人物]],'''[[姒姓]]''','''[[夏后氏|夏-{后}-氏]]''',传说[[名]]'''文命''',後世尊稱为'''大禹''',是[[黃帝軒轅氏]]玄孫,因在[[大禹治水]]中成功治理洪水之患的故事而广为人知。生於公元前2123年,卒於前2055年。传说中,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的开创者,定都于[[安邑]](今[[山西]][[夏县]])。禹在尧时被封为夏伯,因又史称'''伯禹'''、'''夏禹'''。
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 (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
禹是[[ 夏朝]] 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 ]] [[ ]] 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 九州 ]] 。后人称他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 会稽山]] 上(今浙江绍兴),仍存[[ 禹庙]] [[ 禹陵]] [[ 禹祠]] 。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 <ref name="百度夏禹">{{cite news|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6%B9/8703489?fromtitle=%E5%A4%8F%E7%A6%B9&fromid=5471617| title =夏禹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百度百科 | author= | accessdate=2019-2-21 }}</ref>
== 人物 生平 ==
=== 早期生活 ===
=== 處理洪水 ===
{{Main|鯀禹治水}}[[File:大禹治水圖.png|thumb|200px|大禹手持[[耒耜]]治水圖]]
禹立即與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來協助,他視察[[河道]],並檢討鯀治水失敗的原因。禹總結了其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導河川治水為主導,用水利向低處流的自然趨勢,疏通了九河。禹不仅率領百姓餐風露宿,疏通河道,更有[[应龙]]为他画地成河,并用神力为禹开辟了龙门<ref>《楚辞》:“应龙何画?河海何历?”[[王逸]]注此句云:“或曰禹治洪水时,有神龙以尾画地,导水径所当决者,因而治之”</ref><ref>《山东通志》:“应龙画而伊阙凿”</ref>。禹堅韌不拔,勇於開拓的精神,經過了十三年治理,終於成功消除了[[中原]]氾濫的洪水,后世道教神话中称禹治水时曾得到黄帝留下的神书十二卷<ref>《龙瑞观禹穴阳明洞天图经》:“风后日:黄帝藏於会稽之山,其坎深千尺,镇以盘石。又《遁甲开山图》日:禹治水至会稽,宿於衡岭,宛委之神奏玉匮之书十二卷以授禹,禹未及持之,四卷飞入泉,四卷飞上天,禹得四卷,开而视之,乃《遁甲开山图》”</ref>。大禹整治[[黃河]]水患有功,受[[舜]][[禪讓]]繼帝位。夏禹王登天子之位,並以自己的封國[[夏部落|夏]]為天下之號,宣告夏王朝正式建立。禹王子[[啟|啟王]]是[[夏朝]]的繼位[[天子]]是為王太子。建碑《大禹陵》。
== 影響 ==
夏禹王是為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歷史人物。他的功績不僅在於治理洪水,發展國家生產,使人民安居樂業,更重要的是結束中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的社會組織形態,創造了“國家”這一新型的社會政治形態。夏禹王完成了國家的建立,用[[社会階級|階級]]代替[[原始社會]],以[[文明時代社會]]代替[[野蠻時代社會]],推動[[中國帝王室歷史沿革]]發展。
 
[[Category:夏朝人物]]
16,6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