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夏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8年11月18日 (日) 14:23 由 NML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夏衍 ( 作家、文藝評論家、翻譯家)
作家、文藝評論家、翻譯家
出生 1900年10月30日
國籍 中國
職業 作家、文藝評論家、翻譯家
知名於 國家有傑出貢獻的電影藝術家 中國左翼電影運動的開拓者、 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
知名作品 《狂流》
《春蠶》
《秋瑾傳》
《上海屋檐下》
《包身工》。

夏衍

夏衍(1900年10月30日-1995年2月6日),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祖籍河南開封,生於浙江省餘杭縣彭埠鎮嚴家弄,畢業於浙江省立甲重工業學校(浙江理工大學前身)。 中國著名文學、 電影、 戲劇作家和社會活動家, 中國左翼電影運動的開拓者、 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

早年參加五四運動,編輯進步刊物《浙江新潮》。從浙江省立甲重工業學校畢業後公費留學日本。入明治專門學校學電工技術。留學期間接觸日本共產黨,參加日本工人運動和左翼文化運動。1927年夏衍被日本驅逐回國,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夏衍同魯迅籌建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左聯"成立後任執行委員,後發起組織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建國後歷任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文化部副部長、中國文聯副主席、中日友協會長、中顧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常委。

1994年,夏衍向中國現代文學館捐贈第一批藏書2800冊。 10月被國務院授予"國家有傑出貢獻的電影藝術家"稱號。著作有:《心防》《法西斯細菌》。話劇劇本有:《秋瑾傳》《上海屋檐下》。出版的選集有:《夏衍劇作選》《夏衍選集》。報告文學:《包身工》。創作改編的電影劇本有:《狂流》《春蠶》《祝福》《林家鋪子》等。

人物生平

公元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十月三十日(農曆九月初八),出生於浙江省仁和縣(後屬杭縣)嚴家弄27號。

公元1917年(民國六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受其影響,開始閱讀《時事新報》、《民國日報》、《新青年》、《解放與改造》等報刊上各種介紹新思潮的文章。

公元1919年(民國八年),五四運動爆發,參加浙江學生運動,被選為學生會聯合會代表。6月,在《學生雜誌》第6卷第6號發表《木棉漂白之過去及將來》一文。10月,參與創辦進步刊物《雙十》和《浙江新潮》,並以"宰白"的筆名發表文章與"隨感錄",抨擊當時的社會制度,得到陳獨秀的讚賞。

公元1929年(民國十八年)冬,夏衍參與籌備組織"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0月,與鄭伯奇等人創辦上海藝術劇社。

公元1930年(民國十九年)三月二日"左聯"成立,夏衍與魯迅、錢杏村被推舉為主席團,並當選為執行委員。4月,與蔡淑馨結婚。8月,與田漢等人成立"中國左翼劇團聯盟"。

公元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五月,夏衍擔任明星公司的編劇顧問。7月,成立"劇聯"領導的'`影評人小組"。

公元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三月,夏衍與阿英、王塵無、司徒慧敏、石凌鶴成立黨的電影小組。

公元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二月,根據田漢的提綱,編寫《風雲兒女》。試作短篇小說《泡》,第一次用"夏衍"筆名,發表於鄭振鐸主編的《文學》6卷2號。5月以後創作了多幕劇《賽金花》,獨幕劇《都會的一角》等。

公元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作三幕劇《上海屋檐下》。

公元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夏衍與田漢、洪深合作話劇《再會吧,香港》。4月,赴重慶,任中共南方局辦事處文化組副組長,負責文化界統戰工作。在《新華日報》上撰寫政論及雜文,6月,寫成四幕劇《水鄉吟》。8月,五幕劇《法西斯細菌》完成。

公元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春,夏衍創作四幕話劇《芳草天涯》,9月在重慶上演。

公元1949年,夏任華東軍事管制委員會文教委員會副主任暨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7月當選為中國文聯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和中華全國電影藝術工作者協會委員。

公元1950年3月,夏衍任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委宣傳部部長、上海市文化局局長。8月,上海人民藝術劇院成立,兼任院長。

公元1994年,6月,向現代文學館捐贈第一批藏書2800冊。7月16日,在《文匯電影時報》上發表回憶文章《<武訓傳>事件始末》,後《文匯報》、《作家文摘》等轉載。10月28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夏衍同志從事革命文藝工作65周年報告會",下午"夏衍電影回顧展"開幕。10月30日,在北京醫院度過95華誕。被國務院授予"國家有傑出貢獻的電影藝術家"稱號。

公元1995年2月6日,在北京醫院去世,享年95歲。

個人作品

1924年1月,正在日本福岡的沈端先(夏衍)將一篇舊作重新修改,題名《新月之下》寄回上海,刊登在《獅吼》半月刊上,署名"沈宰白"。這是夏衍發表的第一小說,作品描寫了一個在日本留學的中國學生對未婚妻的思念。

創作有電影劇本《狂流》《春蠶》,話劇《秋瑾傳》《賽金花》《法西斯細菌》《上海屋檐下》及報告文學《包身工》。改編創作有《在烈火中永生》《革命家庭》《祝福》《林家鋪子》等電影劇本,著有《寫電影劇本的幾個問題》等理論專著。著述甚豐,有《夏衍劇作選》《夏衍選集》《夏衍劇作集》《夏衍電影劇本集》《夏衍雜文隨筆集》《夏衍論創作》《懶尋舊夢錄》等。

創作特色

夏衍作為中國三十年代開始的左翼戲劇運動的先驅者和主要領導者之一,對中國現代話劇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無論從戲劇的表現內容,還是戲劇的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 都在對 " 五四"以來中國話劇優秀傳統繼承的基礎之上, 進行了許多開藝術先河的創造性探索, 營造了自己意味深長的藝術境界,形成了獨特的創作個性和藝術風格。夏衍創作的着力點,在於通過關注大時代里普通知識分子和市民階層的精神悲歡,來提示社會政治和革命的主題。夏衍大多將自己鮮明的政治態度, 寓托於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與內心衝突中, 從簡單平凡的小人物身上反映出激盪的時代特徵, 讓讀者和觀眾聽到將要到來的時代的腳步聲,以一種近乎平庸的寫實精神反襯出波瀾壯闊的時代生活,將高度的社會政治意識、飽滿的政治熱情與藝術創作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這使他在同時代劇作家同行中脫穎而出, 並獲得了自己的文學史地位。

夏衍出於對政治的熱情和信仰的追求,一心想要自己的創作介入政治生活領域,但他並未簡單地以藝術圖解政治, 而是以自己日臻成熟和明晰的創作個性、以他對政治與藝術關係的獨特理解化開了僵硬的政治外殼。 可以說, 夏衍正是以其敏感多思、善於冷靜地觀察和剖析的藝術氣質將作品的政治傾向性與藝術性完善地結合在一起, 形成了他富有個性的戲劇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