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外部監管與公司行為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外部監管與公司行為》,副標題:基於機構投資者與證券分析師的證據,代昀昊 著,出版社: 經濟科學出版社。

書籍是知識[1]的源泉,只有書籍才能解救人類,只有知識才能使我們變成精神上堅強的、真正的、有理性[2]的人。唯有這種人能真誠地熱愛人,尊重人的勞動,衷心地讚賞人類永不停息的偉大勞動所創造的最美好的成果。

目錄

內容簡介

保護投資者利益一直是我國資本市場發展中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自我國證券市場創建以來,如何對上市公司進行有效監管、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是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實踐中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2014年5月9日,國務院發布的《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表明,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在法律保護方面得到了高度重視。黨的十九大也明確提出了「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鑑於我國資本市場存在眾多的中小散戶,保護好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就是保護人民群眾的利益。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準則、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落實對投資者利益保護的重要舉措之一。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角色,機構投資者和證券分析師是否能夠發揮外部監管的作用是學術界、實務界以及監管部門共同關心的一個話題。一方面,機構投資者能夠發揮穩定資本市場、提升定價效率的作用。同時,作為信息中介的證券分析師,能夠有效構築企業與投資者的信息橋樑,降低市場中的信息不對稱,有助於保護投資者的自身利益。但另一方面,由於逐利等短視行為的影響,機構投資者在資本市場中仍然可能存在投機行為,不利於資本市場效率的提升。而證券分析師對企業的關注所引發的壓力也可能導致企業過度追求短期利益,甚至產生損害投資者利益的行為。目前,有關機構投資者和證券分析師外部監管角色的研究還處於發展階段,雖然相關研究在近幾年逐漸增多,但仍然處於較零散的層面。因此,基於該問題的重要性及相關研究還缺乏系統性分析的考慮,從外部監管的角度出發,考察機構投資者與證券分析師對企業行為影響的理論與實證研究,無論是增強當前對投資者利益保護這一問題的認識,還是深入了解機構投資者和證券分析師對企業行為的影響機制,無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外部監管與公司行為:基於機構投資者與證券分析師的證據》將在借鑑國外文獻的基礎上,結合我國上市公司的實際,分別從機構投資者和證券分析師這兩個研究視角入手,詳細分析和檢驗其對企業行為的影響作用。對於機構投資者而言,針對其對公司的資本成本以及應計盈餘質量的影響提出假設,並利用實證模型進行驗證。同時,針對近年來關於機構投資者異質性的討論,將機構投資者的類型進行區分以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差異性,從而得到關於機構投資者對公司行為影響的基本結論。對於證券分析師而言,《外部監管與公司行為:基於機構投資者與證券分析師的證據》主要關注證券分析師跟蹤對企業稅收激進程度和真實盈餘管理兩種行為的影響,這兩種行為往往預示着企業內部存在較嚴重的委託代理問題。通過實證檢驗,以期識別出證券分析師跟蹤對上市公司稅收激進程度和真實盈餘管理活動的影響。此外,結合證券分析師對上市公司投資者關係的影響研究,《外部監管與公司行為:基於機構投資者與證券分析師的證據》還利用我國2008年汶川地震作為外生事件,探討上市公司是否會通過捐款行為來吸引分析師的跟蹤,從而改善投資者關係。最後,針對上述結論得出全書的總結論,並對我國機構投資者和證券分析師對企業行為的影響作用進行評價。

《外部監管與公司行為:基於機構投資者與證券分析師的證據》主要的研究結論如下。

(1)通過梳理已有文獻發現,機構投資者與證券分析師對公司行為均可能產生積極和消極影響,由於存在兩種相反的可能,如何有效識別其最終的淨效應需要結合實證研究來考察。

(2)機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能夠顯著降低公司的權益資本成本,且影響渠道分別體現在降低信息不對稱與改善公司治理兩個方面。在對機構投資者進行分類之後發現,相對於短期投資者而言,長期投資者更能降低公司的權益資本成本。同時,在區分企業所有權性質後發現,相較於民營企業而言,機構投資者的介入對於國有企業在權益資本成本上的影響作用更為明顯。

參考文獻

  1. 什麼是知識?,搜狐,2016-08-13
  2. 理性,是解決絕大多數問題的關鍵,搜狐,2017-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