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众哲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众哲学》,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著作。艾思奇著。自1934年开始在上海《读书生活》杂志上发表一系列通俗《哲学讲话》,到1936年1月出版单行本,同年6月出第4版时,改名为《大众哲学》。现收入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艾思奇文集》第1卷。

本专著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本书共4章。第1章绪论,讲述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指出哲学并不神秘。哲学与日常生活的感想有共通点,但同时又有差异。“哲学思想是人们的根本思想,也可以说是人们对于世界一切的根本认识和根本态度。——这就是哲学的真面目。”第2章本体论(世界观),从现实生活中人们四种不同世界观谈起,把世界观归结成两大类:观念论和唯物论。指出:“世界上找不到第三类的哲学,即使有,也只是把两类拉连一下,弄得一半是观念论,一半是唯物论,也并不是纯粹的第三种东西。”第3章认识论。论述唯物主义的可知论。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真理的客观性问题,尤其是强调了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意义。第4章方法论。主要讲述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和五大范畴。本书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事例,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

作者简介

艾思奇(1910—1966),中国当代哲学家。原名李生萱,云南腾冲人。早年留学日本。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与研究工作。主要哲学著作有:《哲学与生活》、《实践与理论》、《新哲学论集》、《思想方法论》、《大众哲学》、《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等,并主编全国高校哲学教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相关信息

名著是书籍中的精华[1]。它标志着人类认识发展的水平,影响乃至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影响乃至支配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筛选出价值高、作用大、影响广的一万部名著,把它们汇集一起,根据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的区别和联系加以分门别类,并逐部作出精要的诠释。可以说,这是对科学文化的一次总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科学文化建设工程。这部辞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书[2]

视频

大众哲学 相关视频

大众哲学家故事
大众哲学家

参考文献

  1. 100部科普经典名著,豆瓣,2018-04-26
  2. 工具书及其分类,豆丁网,201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