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大公主义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大公主义(拉丁语:Unitatis redintegratio)法令为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所发布的文献之一,其正式名称依照圣座文件的命名惯例取用其拉丁原文的首二个单词来为该文件命名为“Unitatis Redintegratio”,[1]中文直译为重新合一。[2]该文件为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为了表示对于大公主义的立场与建议而发布,也以较为宽容与温和的态度对基督新教与包含正教会在内的各个东方礼仪的教会伸出友谊之手。

在君士坦丁时代[1]之前,罗马还不是基督教中心。更古老、更广大的基督教地区在北非和近东的大城市,如亚历山大港[2]和安条克。

目录

简介

该文件原为梵二第一期东方礼教会组提出的《东方礼教会合一》草案与神学组的《教会》草案中的大公主义一章,还有基督徒合一组的同一主题的草案再度协调组成的单单讨论大公主义的文件。这份由基督徒合一组主笔的《大公主义》草案在第二期会议中被再度提出讨论,最后在移走了讨论犹太教与其他非基督信仰的第四章,以及讨论宗教自由的第五章后,完成了前三章的逐项讨论作业。最终在第三会期于1964年11月20日完成了表决程序,并于11月21日由教宗保禄六世公布。被移走的后两章之后也于后来的会期中被提出讨论,最后分别以《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宣言,以及《信仰自由》宣言的称呼发布。

该文件可分为开头的绪言,以及中间三章,分别讨论天主教对于大公主义的观点,大公主义的实行方式,以及介绍东方礼教会和宗教改革后诞生的基督新教。最后再以呼吁天主教的成员们积极修复与这些分裂的基督信仰团体的关系作结。

绪言简单的介绍了基督宗教分裂的现实,以及近代积极修复各个基督信仰团体间裂痕的大公主义活动,并且说明该文件的目的就是为了天主教的成员们提供一个关于大公主义的指引。

视频

大公主义 相关视频

两个天使告诉传教士无形能量的来历
希望的门槛-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一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