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南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南镇位于城区北部,南邻吴村下溪,西靠湖丰壶峤,东北界玉山县文成镇华村乡。总面积4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占总面积16.3%,林地占60.6%,水域占4.9%,道路村庄和其他占18.2%。镇驻地大南桥距城区17公里。[1]

中文名: 大南镇

隶 属: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所辖

自然村: 91个

总人口: 17847人

简介

大南镇地处广丰县北部,与玉山县相邻,广玉公路贯通其中。国土面积46.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8.2%,大南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境内,总面积一万一千六百多亩,景区内山岭相连、层峦叠嶂,古树参天,风动云海,以风景秀美而驰名远近,是一个旅游休闲的天然“氧吧”。全镇现有人口19798人,其中党员532人。镇政府驻大南村,下辖石桥、塘狮、大南、古村、茭塘、李家6个行政村,112个村民小组,79个自然村。境内有丰富的磷矿、石灰石、石煤等资源。农特产品主要有马家柚、天桂梨、山油茶等,本地优质果树品种马家柚曾被评为全省地方柚类品种第一名。

建置沿革

1950年4月,划分为樟坞乡、茭塘乡、古村乡。同年8月,划分为樟坞、石桥、新店、古村、茭塘5个小乡,属大南区。1951年11月,又增划塘狮、竹棚2个小乡。1952年2月,改属三区。1956年合并为新店乡、竹棚乡。1957年4月,划分为竹棚、塘狮、新店乡。1958年11月三乡合并成立光辉人民公社。1959年3月改称大南人民公社。1961年9月,分设为大南、山底人民公社(东山公社的高山、三联大队亦划归山底公社所辖)。1964年5月,山底人民公社撤销,将其红星、生基、官合大队划入。1984年9月撤社设乡。1994年12月,撤乡设镇。

经济

2005年,财政收入完成2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42元; 2006年,财政收入完成5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46元;

2007年,财政收入完成13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90元;2008年,财政收入完成23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80元;2009年,财政收入完成70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85元。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将生态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将环境保护融入工业、农业、城镇和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城乡面貌、生态环境、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乡镇

镇设有文化站、电影院各1个,广播室3个,有线电视站3个,有线电视用户1139户。有中学1所,教职员工47人,在校学生1150人;小学6所,教职工112人,在校学生1860人。有镇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8人,病床12张;村卫生所、个体诊所6所,乡医26人。大南镇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北部,南邻吴村、下溪,西靠湖丰、壶峤,东北界玉山县文成镇、华村乡。总面积4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占总面积16.3%,林地占60.6%,水域占4.9%,道路村庄和其他占18.2%。大南镇驻地大南桥距城区17公里。

历史沿革

大南镇境内塘狮村过去是玉山县血吸虫病重疫区,今已消灭了血吸虫病。大南镇境内有丰富的磷矿石、石煤、石灰石、铀等矿产资源。本地优质果树马家柚,1991年被评为全省地方柚类品种第一名。大南水泥厂在辖区内。明、清时期,属玉阳乡四十九都。民国三十八年(1949)解放前夕称大南乡,辖10保、107甲。解放初期属第三区。

农业发展

2000年大南镇有耕地面积755公顷,粮食总产量6799吨,2002年8133吨。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子、芝麻、苎麻、甘蔗、荸荠和莲子,干白莲年产20吨左右,居全县之首。2000年大南镇农业总产值2536万元,2002年2871万元。2000年工业总产值5700万元,民营企业总产值3448万元。2002年工业总产值7000万元,民营企业273个,产值8000万元。大南镇财政收入2000年1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65元;2002年大南镇财政收入21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818元。

矿产资源

在大南镇还蕴藏着高岭土、叶腊石、粘土、膨润土和石英等陶瓷资源。大南镇有两个地方的高岭土储量和品位比较好,一是嵩峰高岭土,该处高岭土氧化铝含量高达34%,陶洗加工后质地非常优良,与著名的苏州特级土不相上下,是作为陶瓷生产的坯、釉原料的佳品。另一处是上大南高岭土,其特点是储量丰富,品位稳定,氧化铝含量在18-20%左右,而且开采非常方便。叶腊石盛产于大南镇,品位高,储量大,且已大批量开采,广泛应用于省内外陶瓷厂和白水泥厂。随着矿源不断深入地开采与发掘,一些矿山老板发现在大南镇境内有一大批储量十分巨大,且品质纯净的叶腊石矿,但由于该地道路不通,运输无法解决而迟迟未开采。

基础设施

大南镇原设大南村、李家村、茭塘村、古村、坳头村、石桥村、塘狮村7个行政村、112个村民小组,共有91个自然村。总户数4550户、17847人。2002年10月,坳头村并入大南村。到2002年末,大南镇共有6个行政村、112个村民小组、91个自然村,共有总户数4498户,总人口17992人。镇区投资400余万元,新建2条水泥路面街道,宽20米,总长400米。建有农贸市场、停车场。镇驻地设有大南墟,农历二、五、八为墟日;生基山墟,三、六、九为墟日,是大南镇与玉山县边境农副产品集散地。镇内有从事商业、饮食业、各种服务性行业等共108家,年商品零售额2750万元。设有自动电话端局,交换机总容量1500门,已安装程控电话952部。广(丰)玉(山)公路通过境内,有班车直达广丰或玉山,还有至湖丰毛家山公路,直通320国道和梨温高速公路,交通方便。镇设有文化站、电影院各1个,广播室3个,有线电视站3个,有线电视用户1139户。有中学1所,教职员工47人,在校学生1150人;小学6所,教职工112人,在校学生1860人。大南镇有镇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8人,病床12张;村卫生所、个体诊所6所,乡医26人。

所获荣誉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