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寨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寨镇位于昔阳县城南郊,地理坐标为北纬37°27′—37°37′,东经113°24′—113°47′。北与县城接壤连片,西与和顺交界,东南与赵壁乡三都乡毗邻,207国道、留皋公路交汇于此,交通十便利。为昔阳县经济强镇。镇政府驻地大寨村,距县城5公里。

大寨镇属丘陵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山坡地占70%左右。平均海拔1420米,最高海拔1613米,松溪河由南向北流经东部。

大寨镇总面积185.31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9.4%。下辖57个行政村,14个自然村。常住人口33636人(2017年),耕地面积为51575.4亩。

大寨镇产业有煤炭开采、水泥制造,糠醛提炼、衬衫和羊毛衫加工等。农业以种植玉米、谷子为主。[1]

大寨镇2http://union.china.com.cn/zhuanti/images/2018-05/21/45c88d49-c583-4149-b063-501f05f90336.jpg 原图链接] 图片来源于中国网

行政区划

全镇共有61个行政村:大寨、金石坡、武家坪、留庄、胡窝、河南、前龙凤垴、后龙凤垴、厚庄、大南山、小南山、王家庄、孔家沟、树条峪、闫庄窝、高家岭、北井沟、龙凤坡、虹桥关、南垴、蒙山、水泉、洪水、南峪、北亩、郭庄、孟壁、东沟、毕家岭、小阳坡、长胜岭安家沟、王秦宫、赵秦宫、耿秦宫、蒋秦宫、田川、蒙家峪南郝峪北郝峪、潘掌、严家沟胡家沟、石马、马家沟、杜庄、上郭庄、神堂岭、峪沟、麻汇、元沟、梁家山、白羊岭、南冶头、上元、杨家坡、四十亩、蔡岭、黑土岩、张家峪、西山,常住人口33636人(2017年),是全县的第二大镇。

发展方针

改革开放以来,大寨人民在思想观念、发展理念以及生产经营方式上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业生产开始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和效益的方向转变,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步从单纯依靠种植业向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到2003年底,全镇的经济总收入达4.2亿元,其中农业占6%,工业占50%,第三产业占44%,农民人均收入达2680元。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该镇大力实施工程战略,致力于改善生产、生态和生活环境。水利工程:近年来,围绕治旱兴农,紧紧把住“水”这个农业生产的脉搏,实施了“调水、节水、引水、蓄水、保水”五水并举方略。运用国家集雨灌溉和人畜解困的政策,投资290万元,新上马五项水利重点工程。农业综合工程:以建设高产高效农田为目的,全力组织实施了三项重点工程:大寨生态科技示范区、农业综合开发大寨项目、镇总体规划项目。农村通讯、电视、交通网络建设工程:目前,全镇已实现村村通电话、村村有电视,又设施了农村路网建设工程,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态建设工程:抓住国家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经济林、生态林和苗木产业。苗木建设全镇达到3800亩,苗木品种为丁香、五角枫(桧柏)、北京桧、河南桧、桧山、国槐、榆叶玖、金丝柳、红花槐、樱桃、盖果、树梅等一百余种。退耕还林14000亩,现在全镇的森林覆盖率达到21%以上。

基础设施的改善大大激发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种植结构,使得农村的生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粮食种植业

全镇5万多亩耕中,粮食播种面积3.6万亩,占到68%。

蔬菜业

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435亩,重点工程主要有大寨、武家坪、留庄村的日光节能温室大棚,全镇共有大棚81个。大棚内种植的水果、蔬菜各类品种达到50多种。稀特菜20多种,其中有香蕉西葫芦、樱桃番茄、紫甘蓝、美引长茄、双孢菇、西芹、木耳菜、空心菜、茼蒿、尖椒等。

养殖业

全镇共养羊18000只,鹿1200只,礤中母鹿400只,子鹿800只,黄牛8000余头,大牲畜5000余头,奶牛126头,鸡68000只,蜂632箱。

农业产业

在农业开放方面:目前,已有大寨工贸园区、大寨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区、国家星火计划密集区三个园区在大寨落户。大寨农业生态园区建设有五个示范区:无公害蔬菜示范区、无公害果品示范区、精品小杂粮生产示范区、工厂化脱毒苗木生产示范区、人工生态防护林示范区。

开放的大寨镇,不仅农、林、牧、菜各业方兴未艾,而且还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以大寨虎头山森林公园为中心的大寨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大寨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主要景点

有:陈永贵墓、陈永贵塑像、大寨展览馆、名人题词馆、周总理纪念亭、郭沫若墓碑、虎头松涛、大寨红叶、大柳抒怀、胜天洞、天齐庙等。乐平(昔阳)八大景中,就有四大景在该镇境内,它们是:蒙山烟雨、古寺园林、洪水池塘、石马寒云。近年来,每年到大寨旅游的宾客多达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800多万元。

相关视频

大寨镇父老乡亲向全县人民拜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