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峪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峪乡位于河南省汝州、登封、禹州、郏县四县市的交界处,历来为来往客商的必经之地。大峪乡平均海拔约700余米,总面积140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201个村民组,2.3万人,耕地面积2.3万亩。抗战期间,皮定钧、王树声等曾率部在此坚持抗日,临汝县抗日县政府驻扎在同丰村马鞍驼,是革命老区。[1]

地理环境

汝州市大峪乡位于汝州市东北二十九公里的大红寨山脚下,跨东经112°53′至113°05′,北纬34°10′至34°18′之间。东接禹州市,西临陵头乡,南依焦村乡、尚庄乡界,北与登封市接壤。东西长24公里,南北宽12公里,总面积143.73平方公里。它处于华北地台与秦岭褶皱系的衔接地带,平均海拔约700余米。全乡共有大小山头100余座,其中海拔在700米以上的有:大红寨山海拔1150.6米,老婆寨山1063.7米,小红寨(896米),蜜蜡山(1018米,海江孤堆(864.8米),大山淮(840.3米),玉皇山(797米)等26个。

总的地形,东西高,南北低,属于山区。黄涧河发源于小红寨西麓,蜿蜒南流,流经龙王、大峪、大泉、杨窑、刘窑、槐树等6个村庄,注入安沟水库,系季节性河流。五家河发源于玉皇、十岭、刘何交界处的龙门洞,流经冷水河、稻谷田、杠窑、张湾、马窑(陵头乡)、段村(陵头)、朱沟(陵头)注入马庙水库,系季节性河流。[2]

社会事业

教育

2004年实施了合点并校,大峪乡24年小学全并为15所完小,9所初小,实行"完初联校,分级管理"的模式,完小对初小的人、财、物实行统一管理,优化了资源配置。

大峪乡各中小学校的远程教育系统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大峪一中建成一个多媒体教室和一个微机教室。

卫生

大峪乡有一所设备比较齐全的乡级卫生院,24个村级医疗点。

庙会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二和七月十五是大峪乡传统的古刹大会,来自郑州、许昌、平顶山三市的商贾云集于此,物资交易较为活跃。[3]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

境内有30余种矿产资源,其中尤以原煤、铝粘土、铜、铁、铅锌、大理石、方解石、石灰石、硅石储量最多。原煤地质储量1015万吨,可采储量483万吨,且煤质较好,发热量在6000大卡以上。铝粘土储量500万吨,磁铁矿总储量约6000万吨,可采储量约4500万吨, 磁铁含量在16%以上。铅锌矿、重晶石、铜矿的品位较高,开采价值大。硅石储量1.5亿吨,方解石储量20万吨。石灰石储量最大,大峪乡各村都有分布。

土特产种类多样

大峪乡土特产种类繁多。盛产核桃、杏、柿子、山桃、香梨、沙梨等干鲜果品。因昼夜温差大,所产香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野生山菜有木兰菜、刺槐花、龙柏芽等,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另有大量野生山杏,杏仁质地优良,药用价值较高。

大峪乡有宜林荒山近6万亩,其中连片2000亩以上的就有大红寨、玉皇山、关顶山、棉花窑、观音堂、高岭、青山后、十岭、同丰、下焦、赵楼等十余处,极具开发价值。土特产种类繁多,盛产核桃、杏、柿子等干鲜果品2008年已建成一个千亩优质杏基地、一个千亩核桃基地和千亩柿子基地。[4]

交通

大峪乡地处郑州、平顶山、许昌三市交界处,乡政府所在地距登封(属郑州市)、禹州(属许昌市)地界均不超过5公里,区位优势明显。横贯东西的县乡二级公路靳马线与207国道相连,已全部硬化通车;峪白路(大峪至登封白坪)打开了北往登封的通道,省道候饭线纵穿大峪南北,村村通"公路建设如火如荼,46.02公里的水泥公路与省道、县道相连,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正在形成。大峪乡24个行政村的农村电网改造已全部完成,已初步形成了较为优良的投资环境。

风景名胜

大峪乡位于嵩山南麓余脉,东与禹州市、郏县相连,北与登封市接壤,属中低山地区,以森林资源为代表的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众多,文化底蕴浓厚,是观光避暑、探险科考、旅游休闲的理想之地。这里的红叶林是河南省最大的红叶林之一,有宋代汝窑遗址群,有临汝县抗日县政府旧址、八路军战地医院一处和古山寨遗址三十余座,古庙宇一处,汇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是实施旅游开发的理想场所。在河南省2005年省级地质公园评审会上,大红寨以总分896的高分成功加入省级地质公园的行列,成为平顶山市首家地质公园。大红寨地质公园由大红寨、关顶山、观音堂、蜜蜡山、石榴嘴寨5个景区构成,公园总面积47820亩,每个景区有独特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大红寨省级地质公园西起207国道,东至大红寨东侧,北至老婆寨,南至陆浑干渠,是一处峡谷陡崖剥蚀地貌、典型地质剖面为主,水体为辅,人文景观和生态景观交相辉映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它处于华北地台与秦岭褶皱系的衔接地带,地质构造复杂,经历了长期多回旋的不均衡演化过程,具有重大的地质学科研究价值。

石榴嘴寨风景区

石榴嘴寨也叫迎旭寨,坐落于汝州市大峪乡西南6公里处的青山后村,海拔810米的大青山上。它始建于清代同治年间(1860年左右),依托易守难攻的天然地形,耗时8年始成,距今己有140多年的历史。该寨所坐落的主峰像一个大石榴,南部是悬崖,北面为缓坡,东西山岭自西向东蜿蜒百里。它象一座石城悬挂高空,有顶天立地之威严。寨内有60多孔石窑,保存比较完整的仍存40余孔,丈余高的围墙将石寨围起来,四周相护。石墙上有上下石梯、潦望和射击孔。寨门朝东,"迎旭寨"石匾仍存寨门之上。寨内除民众居住的建筑外,另有打更室、储藏库、储水池和饲养室等。据老人传,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动乱年代,该山周围山民为防内匪外患,耗费8年苦工,将一块块石头撬起来运上山峰,用心血和汗水筑成保护人们生命财产的大石寨。人们多次凭借天险抗击贼寇,保住了生命财产。1944年,王树声、皮定钧率领的八路军到汝州大峪和登封等地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曾经率领当地军民,利用石榴嘴寨之天险,歼灭了从陵头段子铺向青山后扫荡的日军一个排,夜里把日军的一个中队长击毙在范庄村许窑。登上石榴嘴寨,身临悬崖,烈风扑面,百里青山逶迤而来,风穴寺国家森林公园就在脚下,如同置身塞外。大峪乡党委、政府已经将该寨与周围景点划定为风景区,与大峪乡的大、小红寨风景区一样招商引资,大举开发,欢迎有志之士前来开发老区红色旅游。

大红寨风景区

大红寨属于箕山山脉,位于汝州市区东北35公里处的大峪乡境内,主峰大红寨的海拔为1140.6米,整个景区以大、小红寨区为主体,山势连绵延伸百里,景区原始状态保存良好,山川秀丽,自然风光旎美,奇石林立,洞幽泉清,谷深山秀。花果山、水帘洞、龙宫、龙洞、南瓦岗寨、樊梨花寨、祖师庙遗址、白龙寺遗址、饮马泉、大佛石、和尚塔、娃娃鱼潭、神马石等都是大红寨自然风光的代表。大红寨山的植被中,野生韭菜三百余亩,红果林一百多亩,中草药一百二十多种,各种山菜漫山遍野。有大面积的红叶林,该红叶林以黄护树为主,分布于大红寨山的北部、中部一带,面积起过2000亩。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份,是赏红叶的最佳时机。每到秋季,这些植物的树叶由绿变红,层林尽染,堪称北国第一红叶景观。大红寨附近曾经是王树声司令员率领的河南军区司令部和河南军区党委的旧址所在地,是一块红色革命圣地。因此"自然山水风光以及红色革命根据地"构成大红寨景区的红色旅游特色。

观音堂风景区

观音堂又名小南海,坐落于汝州大峪乡东南5公里紫云山腰。这里山势险峻,植被茂密,在一形似太师椅的山凹内,千年古刹观音堂,倚一天然山洞而建。观音堂为佛教胜地,始建于唐,盛于明清,当时有庙宇房屋一百余间,和尚三百余人,文革中大部被毁。经恢复现有房屋二十余间。堂前有株千年平顶柏,树粗需要二人合抱,高二丈有余。庙宇紧靠悬崖依势而建。崖下有数个石窿,

胳膊粗的清泉从石窿咚咚流出,终年不断。院子周围有明清时期的石碑三十多座,各种书法引人入胜。

观音堂东一公里有聚仙堂,有千年历史,现正着手整修。观音堂西坡一穴洞内有一肉身菩萨,是该堂方丈释仁贵1953年农历二月二日圆寂之后所留。"文革"时期被人推翻,后来宗教界整理成"包骨像",为众多人所参观。

观音堂周围有擂鼓台、黑龙潭峡谷、将军石、和尚塔遗址、老和尚修建大堰二十余亩,还有登天梯、紫云洞、石哼等三十多处景点。另外,观音堂是一个天然地质博物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新生代地层均有显露。复杂的地层运动形迹都有显示,琳琅满目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赋予了观音景区美妙无穷的科学内涵。[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