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成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成镇位于信宜市东南部,东邻钱排镇,南接高州市,西连丁堡水口两镇,北靠白石镇,地貌为低、中山区,属典型的山区镇,粤西第一峰大田顶位于镇内。[1]

中文名称: 大成镇

外文名称: Da Cheng Town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中国广东信宜市

下辖地区: 15村、居委会

电话区号: 0668

地理位置: 广东信宜市

面 积:128.28平方千米(2017年)

人 口: 32427人(2017年) 气候条件: 高寒山区气候

著名景点: 大雾岭、大田顶

车牌代码: 粤K

火车站: 信宜站

城镇简介

大成镇位于信宜市东南部,距信宜市区27公里,有二级沥青路相通,地貌为低、中山区,属典型的山区镇。镇内花岗岩储量丰富,据省地质专家探明,优质花岗岩储量达5亿立方米以上,有海浪花、虎皮石、黑石等10多个品种。镇内山高坡陡,溪流众多,而且落差大。据省水利专家测算,可利用的水力资源达2.4万千瓦,可建水电站35座。在辖区内已建成水电站23座,总装机容量1.3万千瓦,年发电量近5000万

历史沿革

晋属端溪县,南北朝属梁德羁糜县,隋属怀德羁糜县,五代属信义县,宋后属信宜县。明朝万历期间大成属信宜县从善都。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为信宜县白石堡大成甲。民国29年为信宜县四区白石上乡。新中国成立后,仍为白石上乡;1952年12月属信宜县十区,后改白石区;1957年撤区并乡,为大成乡;1958年秋属白石人民公社;1959年从白石人民公社分出,为大成人民公社;1983年10月改为大成区,1986年冬建制为大成镇。

旅游资源

镇内旅游资源丰富,大田顶、大雾岭在广东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大田顶,又名大天顶,位于大成镇东部,海拔1704米,地处亚热带南端,是云开山脉大雾岭的主峰,为粤西第一高峰,属信宜市八景之“顶峰锦绣”。附近有海拔逾千米的山峰数十座,是粤西天然森林植被保存最为完好的地区,是一座珍贵的绿色资源库和基因库。大田顶过是一座荒山野岭,1956年在半山腰建起国营大雾岭林场,1973年在山顶建广播电视差转台,开通大成镇至山顶公路,才引来众多游客前去观光。大雾岭有一万多亩原始森林,野生植物近2000种,经鉴定的野生高等植物184科629属,1209种。其中有40种是现有文献记载中在广东未见分布的;有距今约300万年的古生代和距今100万年的中生代的孓遗植物;有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桫椤等珍稀、濒危植物8种;属于国家二类、三类保护植物圆籽荷、红椿等多种;还有14种世界上其他地方尚未发现有分布的大雾岭特有种。珍贵的用材树种很多,药用植物达四五百种。观赏植物也很丰富,仅兰科就有50多种。还有珍贵的娃娃鱼、大步甲、猫头鹰、啄木鸟等动物资源,堪称为一个天然的动植物园。由于大雾岭地理位置特殊,生物种质资源丰富,生态功能齐全,可发挥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巨大为了保护这块不可多得的绿色瑰宝,1994年4月,茂名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1996年2月,经专家鉴定,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现正向国家报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瑶佬寨

遗址附近有一口山塘,塘边是一片芦苇。塘里水清如镜,名叫“仙人塘”。旧《信宜县志》记载:“大帽岭,亦名大雾岭,高数百丈,其上平坦有池,世传为仙人塘。”遗址位于大成镇大雾岭三叉坑附近,称为大雾岭瑶佬寨,海拔1423米,山上云雾缭绕,林木参天,遗址座落在小小的平地上。10多间砖瓦结构的房屋已经崩塌,只留下一些石头砌的断垣残壁、一些瓦砾瓷片,多数为明、清遗物。

顶峰锦绣

成镇位于粤西第一高峰——大田顶山脚下,距信宜市区27公里,有二级沥青路相通,东邻钱排镇,南接高州市,西连丁堡、水口两镇,北靠白石镇,总面积129平方公里。镇内省级自然保护区——大雾岭自然保护区景色秀丽,气候宜人,其中“顶峰锦绣”是“信宜八景”之一,每年有不少游客前往避暑、旅游。大田顶上建有广东电视台732台、中南五省公安微波台及邮电微波台。

石屏三江口

石屏三江口位于大成镇石屏村委会石门口村,又叫三狗口,因其地理位置独特而得名。传说曾有仙人吕洞宾在此修道,并留下“大九赶小九,金银没数斗”的迷语,历来为许多喜好人士探究。区内奇石涌现,怪石嶙峋,奇峰突起,千姿百态,花草树木在石缝间生长,枝繁叶茂。奇石有形象石牛、石床、仙人脚等,其中一巨石从中部开裂达数米,缝隙天然冬暖夏凉,上面是山口瀑布。晴天,潺潺山泉欢奔笑逐,弹起千颗银珠。雨时,瀑布倾泻,卷起漫天烟雨。若遇春雨乍晴,则排绿浮舟,水光山色,分外迷人

盘古古庙

盘古古庙座落在大雾岭的群山环绕的大樟根村中,是信宜高州远近闻名的石庙旅游点。它位于大成镇西南部,座落在大樟根村委会前面,邻近高州大潮镇。古庙相对高度20米,占地面积0.5亩。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宜人,年平均温度20.3度,雨量充沛,历年平均湿度为78%。石庙资源丰富,有金属矿和非金属矿,有各种野生动物等。山庙四周群山怀抱,连绵起伏,直通云间。相传盘古开天辟地,天上三位仙人指使三个石人赶石山往土柱顶,赶到山庙(后取名)时天已亮,就赶不动石山了,就让其座落在此处,并指派盘古老神在此镇守,后取名盘古庙。据说这个盘古庙很灵,一直以来香火鼎盛,香客甚众。

大雾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大雾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西南部,毗邻广西,地跨信宜、高州两市。大雾岭属云开山脉,其地貌类型为中山山地,境内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29座,其主峰大田顶海拔1703.8米,为粤西最高峰。大雾岭因其经常云雾弥漫而闻名遐迩。据调查统计,大雾岭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453种(包括变种、亚种),分隶于195科703属。有珍稀濒危植物23种,占广东珍稀濒危植物77种的29.9%。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二级保护植物8种,三级保护植物11种,省级保护植物3种。此外,有40种植物在现有文献记载中广东其他地方未见分布;还有14种植物迄今为止世界上其他地方尚未发现分布的新种。坐落在1570米海拔的大田顶水库宛如“天湖”,清澈如镜,像一块晶莹闪烁的宝石镶嵌在青山绿林之中。每当云起之时,云腾雾涌,峰峦沉浮,景色万千,叹为观止。初春,山梅吐艳,杜鹃争春,姹紫嫣红;盛夏,乔木葱郁,野藤婆娑,苔藓低伏;深秋,红叶如火,野果遍地,清香飘逸;隆冬,群峰迭岩,苍翠依然。这里一年四季,气候如春。人们漫步林间小径,观赏森林奇观,大自然美景使人流连忘返。大雾岭是粤西得天独厚的避暑、疗养、旅游胜地。

经济发展

全镇乡镇企业900多个,从业人员6000多人,主要以石料开采、石板材加工、小水电生产、木器加工、农机制造、果品加工和建材生产为主,其中石料开采、石板材加工和小水电生产是该镇特色支柱产业,已成为镇、村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镇内开设有10大石场,建起一了占地153亩的石材工业园区,园区内拥有130多间石材加工及配套企业,年产石板材120多万平方米,年综合产值达2亿元,成为茂名市最大的花岗岩板材加工区。农民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务工和种植南蕉等经济作物。

特产

花岗岩

信宜大成镇以生产花岗岩海浪花出名,镇内花岗岩储量丰富,据省地质专家探明,优质花岗岩储量达5亿立方米以上,有海浪花、虎皮石、黑石等10多个品种。海浪花结构致密、质地坚硬、耐酸碱、耐气候性好,可以在室外长期使用。花岗岩的特性优点还包括高承载性,抗压能力及很好的研磨延展性,很容易切割,塑造,可以创造出薄板大板等,一般用于地面、台阶、基座、踏步、檐口等处,多用于室内外墙面,地面,柱面的装饰等。

葛薯

大成镇水尾村盛产葛薯,曾挖出巨型沙葛薯约40至50公分大,重34斤。

大头菜

丽沙村特产大头菜。

大成山楂

大成山楂果肉黄白色,肉质细腻,味酸,有涩味,回味生津甘甜,属加工型水果。栽培历史久远,至少有300年以上,种植面积达5000亩,主要分布在塘坳、大樟根、北梭、上湾、下湾等村。大成山楂含有维生素C、核黄素、柠檬酸、胡萝卜素、酒酸等成份,能清积去瘀,消滞生津,增进食欲,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特别对软化血管降低血压、抑制和降低胆固醇等心血管系统疾病有显著疗效,素有“果中之王”的美称。大成镇主要山楂加工企业伟喜凉果厂以本地山楂为原料,制作蜂蜜山楂精、山楂可乐、山楂香槟、山楂饼、山楂汽水、山楂汽酒、山楂等系列产品,远近闻名,十分畅销。

大成面条

大成面条选用本地冬种的小麦经过精磨细研,加入食用盐,沿用传统手工工艺精心制作而成,制作过程中无任何化学添加剂,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面条易于消化吸收,有改善贫血、增强免疫力、平衡营养吸收等功能。大成面条口感软滑爽口、醇香宜人,深受大众喜爱。

北梭甜柿

2003年大成镇利用高寒山区气候的优势,在北梭村大力引进“富有”和“次郎”两个日本甜柿品种种植。甜柿果实在树上成熟时自然脱涩,味独特,有鲜美、甜脆、爽口等特点;甜柿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大量胡萝卜素、维生素C、葡萄糖、果糖及钙、磷、铁等矿物质,素有“晚秋佳品”之美称。大成镇在引种甜柿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群众种植日本甜柿的积极性很高。目前,种植已初具规模,面积已发展到600多亩,总产量250吨,产值约200万元。

双乐豆炸

豆炸又称豆腐炸,是豆制食品。采用本地生产的大豆加工制成豆腐后,经油炸而成独具地方特色的豆腐炸,双乐村的豆炸尤为出名,色泽黄亮,外韧里松,香气浓郁。豆炸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如有机酸、氨基酸等,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十分美味。主要烹饪方法有河鱼豆炸煲、红烧腩肉焖豆炸、韭菜酿豆炸。

视频

宣汉县大成镇中心校摆手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