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斑凤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斑凤蝶

学 名 :Papilio clytia,又名拟斑凤蝶,是大斑凤蝶属下的一种蝴蝶,主要分布于金门、中国南部及南亚地区。

俗 名 :黄边凤蝶斑凤蝶拟斑凤蝶

分 布 : 本种广泛分布大陆华南地区、中南半岛、印度等地,台湾则为迷蝶,过去分别在恒春及凤林各有一笔纪录,金门地区则有稳定的族群,近年来澎湖地区广泛栽种潺槁树为行道树种,故澎湖地区亦出现本种族群。[1]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鳞翅目 Lepidoptera

总科: 凤蝶总科 Papilionoidea

科: 凤蝶科 Papilionidae

属: 凤蝶属 Papilio

种: 大斑凤蝶 P. clytia

本种卵呈球形,橙黄色,表面上涂有一层不均匀的橙黄色颗粒状的物质,直径约1.3毫米。

幼虫

初龄幼虫拟态鸟粪,终龄幼虫则演化为鲜明的警告色,以多种樟科植物为寄主食物。

幼虫的寄主植物为樟科的潺槁树,雌蝶将卵产于嫩叶或顶芽,幼虫孵化后栖息于叶上或枝条。

呈带蛹,体长约3.8毫米,蛹体形同枯枝,用以伪装防止各种掠食生物的袭扰。

化蛹在附近植物或寄主枝条上。成虫发生期为3~8月,其中5、6月较常见,常看到成虫在花丛访花,或绕著树顶飞。

形状及特征

大斑凤蝶的外观、型态雌雄相似。

大斑凤蝶 Chilasa clytia 翅背面为黑底米白长斑,近边缘斑点为箭矢形,边缘为黄色斑,翅腹面边缘为橙红色边,雄蝶米白色斑较大较明显,另有黑化型个体,仅有边缘附近的米白斑与黄斑,其馀黑色。 本种主要分布于金门地区而不在台湾本岛,另外于中国大陆南部、中南半岛、斯里兰卡与印度半岛一带也有分布。

身体及翅膀呈黑褐色及灰白色交差的斑纹,然翅膀末缘有一排明显的黄色的斑纹。

栖地

为多世代物种,成蝶除冬季外皆有机会出现,喜好访花,幼虫以樟科之潺槁树为寄主,其体色十分鲜艳,蛹外型与枯枝时分类似,保护色极佳。[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