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查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查科

中文名: 格兰查科

别 名: 大查科

地 区: 南美洲中部的冲积平原

面 积: 80万平方公里

格兰查科,又译“大查科”或“大厦谷”。人口稀少,主要为印第安人,以牧牛为主。[1]


南美洲中部的冲积平原。西界安第斯山,东临巴拉圭—巴拉那河,北邻热带原始森林,南接潘帕斯草原。南北长1,400公里,东西宽约600—700公里,地跨玻利维亚、巴拉圭阿根廷三国,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海拔约在100—400米之间。


地貌

皮科马约河以北为北部查科,皮科马约河以南、贝尔梅霍河以北为中部查科,贝尔梅霍河以南为南部查科。中部、南部查科在阿根廷境内。地势西部较高,有丘陵,向东逐渐降低为沼泽低地。


气候

巴拉圭—巴拉那河支流众多,洪水泛滥时,约有15%土地被淹。南回归线横贯,为南美洲夏季最热地区之一,平均气温24—30℃,绝对最 高气温达47℃以上。夏雨冬干,年降水量500—1,400毫米左右,自东向西递减,由于蒸发强烈,大部分地区呈干旱状态。


地质

全境呈园林景观,有广袤的灌木林和热带草原。森林资源极为丰富,尤以克维伯树(破斧树)著名,用作建筑材料和提制鞣酸。


经济状况

南部农牧业较发达,为阿根廷的主要产棉区。北部查科蕴藏有石油,其归属问题在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之间有争议,1932—1935年两国爆发查科战争。根据1935年和约,其中部和东部归巴,西部归玻。


查科战争

查科战争(英文:The Chaco War,西班牙文:Guerra del Chaco,又译格兰查科战争、大厦谷战争)是1932年-1935年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两国为争夺格兰查科地区北部而进行的战争。


1935年6月,在国际联盟和周边国家的调停下,玻、巴双方实现停火。1938年,两国代表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签订了《查科和约》。巴拉圭获得北格兰查科地区约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称之为"查科地区"(Chaco);玻利维亚获得约8万平方公里,并得到经巴拉圭河进入大西洋的航行权。阿根廷外长卡洛斯·萨维德拉·拉马斯因成功调解这次战争而获得1936年诺贝尔和平奖


历经3年的查科战争,使两国共死亡10万余人,其中玻方约6万人,巴方约4万人,超过了这两个小国每年的人口增长数,使这两个本不发达的南美国家被拖到了崩溃的边缘。而对于战败玻利维亚的损失更加惨重,加上1883年硝石战争的失败,玻利维亚自独立后已经丧失了约50%的领土。


为了在战争中取胜,两国不惜大举借债,仅玻方借债便高达2.28亿美元。作为债权方,美孚石油公司等跨国企业在战后加深了对两国经济的控制,而维克斯等国际军火商更是直接从战争中获取暴利。另外,阿根廷、美国等国作为调停核心,借机在南美树立起了威望。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