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田坝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田坝镇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下辖的一个镇级行政单位,位于保山隆阳大理永平保山昌宁三县(区)交界处,地处昌宁县西北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57公里。国土面积312平方公里,以山区为主,平均海拔1700米,下辖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22758人,5795户,全镇以农业生产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镇。2014年撤乡设镇。[1]

地理位置

大田坝镇隶属保山市昌宁县,位于保山隆阳、大理永平、保山昌宁三县(区)交界处,地处昌宁县西北部,东连漭水镇,南接 田园镇和 柯街镇,西邻隆阳区丙麻乡,北依澜沧江与大理州 永平县隔江相望,镇政府驻地距县城57公里。

地理环境

大田坝镇国土面积312平方公里,以山区为主,常用耕地面积25166亩,人均耕地1.1亩,林地301721亩,森林覆盖率为62%。总耕地面积27177亩,其中,水田9037亩,旱地18140亩;全乡国土面积31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8%;平均海拔1700米,平均气温19℃,年平均降雨1100—1200毫米;立体气候,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乡。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昌宁县撤乡设镇的批复》(云政复〔2014〕21号)文件要求,同意大田坝乡撤乡设镇。[2]

经济概况

粮食作物以水稻、包谷、小麦、豆类为主;经济作物有茶叶、烤烟、甘蔗;经济林果有泡核桃、板栗、花椒、柿子、梅、桃、李、杏、梨等;畜牧业以猪、牛、羊、鸡、鸭为主;水产有鱼、鳝、鳅、蟹、蛙等。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38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5元,粮食总产923万公斤,人均432公斤,财政收入202.6万元,支出436.6万元。

自然资源

矿产分布有硅、铜、铁、锡、锑等,硅、铜蕴藏量丰富,特别是硅储量在850万吨以上,硅、铜两个矿种目前正在开采利用。   社会文化。全乡有中小学32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九年制学校1所,共有在校学生2933人,其中初中生908人,小学生2025人。[3]

社会事业

通讯电力、广播电站基本普及,建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微波站、程控电话通往各村,乡镇中心医院、计生服务站、财税、金融等部门设置齐全;集镇商贸物流交易市场初具规模,新的规划方案正在加紧实施。

文化教育

1987年,全乡实现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1996年11月,实现“普及六年义务教育”,1999年10月,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从2000年开始现代化教育步伐逐步加快,至2005年,全乡各校点均配备了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远程教育设备。全乡有初级中学1所,教职工35人,在校学生617人。九年制学校1所,辖初中部1个,村完小1个,高小点5个,幼儿园1个,初中教师17人,学生281人;小学教师19人,学生485人;幼儿教师5人,在园幼儿118人。中心完小1所,辖村完小5所,高小点3个,办学点8个,幼儿园1个,共有教师83人,小学生1648人,学前班205人,在园幼儿92人,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自1978年以来,大田坝中小学共培养了高中毕业生958人,初中毕业生6000多人,小学毕业生15000多人,为家乡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全乡先后考取本科生172人,专科生246人,中专生500多人,并有学生先后考取了北京大学、 重庆大学、 云南大学等国家重点院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

昌宁县大田坝初级中学的前身是宝华小学附设初中班,于1969年3月招收第一个初中班。1979年5月经行署批准,正式挂牌成立“大田坝初级中学”,校址位于距大田坝街子三公里的营盘山宝华寺。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于1992年在大田坝街子边现址新建。学校占地面积12400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4812平方米。拥有教学楼2栋、办公楼1栋、教师宿舍楼1栋,1栋可入住500多人的普通学生宿舍楼;2006年新建的综合实验楼1栋,里面有配着52台电脑的电脑室以及多媒体教室;有图书10965册的图书室及对师生开放的阅览室;各班教室配有有线电视插孔、投影仪和录音机;有篮球场2个,200米环形跑道并田径场1个。[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