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苞滨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苞滨藜

中文学名:大苞滨藜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石竹亚纲(Caryophyllidae)

目:石竹目(Caryophyllales)

科:苋科Amaranthaceae

亚 科:藜亚科

属:滨藜属Atriplex L.

大苞滨藜(学名:Atriplex centralasiaticavar. megalotheca)为藜科滨藜属下的一个变种。 [1]

大苞滨藜形态特征

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雌花的苞片果时较大,而且大多有长1-3厘米的苞柄,缘部较宽阔,多呈三裂状,中裂片较两个侧裂片大。

中亚滨藜 (原变种) 图版8: 7-9 Atriplex centralasiatica Iljin var. centralasiatica

一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茎通常自基部分枝;枝钝四棱形,黄绿色,无色条,有粉或下部近无粉。

叶有短柄,枝上部的叶近无柄;叶片卵状三角形至菱状卵形,长2-3厘米,宽1-2.5厘米,边缘具疏锯齿,近基部的1对锯齿较大而呈裂片状,或仅有1对浅裂片而其余部分全缘,先端微钝,基部圆形至宽楔形,上面灰绿色,无粉或稍有粉,下面灰白色,有密粉;叶柄长2-6毫米。

花集成腋生团伞花序;雄花花被5深裂,裂片宽卵形,雄蕊5,花丝扁平,基部连合,花药宽卵形至短矩圆形,长约0.4毫米;雌花的苞片近半圆形至平面钟形,边缘近基部以下合生,果时长6-8毫米,宽7-10毫米,近基部的中心部臌胀并木质化,表面具多数疣状或肉棘状附属物,缘部草质或硬化,边缘具不等大的三角形牙齿;苞柄长1-3毫米。

胞果扁平,宽卵形或圆形,果皮膜质,白色,与种子贴伏。种子直立,红褐色或黄褐色,直径2-3毫米。花期7-8月,果期8-9月。

Fruiting bracts mostly 3-lobed, 1-4(-4.5) cm, middle lobe larger than lateral ones, margins broader, triangular-denticulate; pedicel usually 1-3(-5) cm.

Wastelands, field margins. W Gansu, S Xinjiang [Kazakhstan].

According to a new taxonomic treatment of Atriplex by Sukhorukov (Taxon. Chorol. Sp. Gen. Atriplex Russia Adjac. Countries, 2003), A. centralasiatica and A. megalotheca are treated as distinct species belonging to different sections (A. sect. Obione (Gaertner) C. A. Meyer and A. sect. Sclerocalymma Ascherson, respectively). The taxonomy of these entities is in need of revision.

大苞滨藜生长环境

生长于戈壁、荒地、海滨及盐土荒漠,有时也侵入田间。

大苞滨藜分布范围

分布于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蒙古苏联哈萨克斯坦、苏联的中亚部分、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模式标本采自我国新疆南部的阿克苏库车之间。

大苞滨藜主要价值

带苞的果实称“软蒺藜”,为明目、强壮、缓和药。鲜草、干草均可作猪饲料。

参考来源

  1. 大苞滨藜,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