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大连市金州区功能区之一,地处环渤海和东北亚经济圈的前端,北依大黑山,南濒黄海,是中国东北地区走向世界的“海上门户”。

198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被誉为“神州第一开发区”。

基本内容

中文名: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外文名:Dali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行政区类别:正局级功能区

下辖地区:5个功能园区

电话区号:0411

著名景点:童牛岭

面积:422平方公里

别名:大连开发区、神州第一开发区

国家/地区: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

政府驻地: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马桥子街道

邮政编码:116100

地理位置:金州区黄海沿岸

综述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别名大连开发区)是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大连市金县(现大连市金州区)成立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0年大连市启动新市区管理体制,将大连市金州区全部行政区和普兰店市(现普兰店区)部分地区作为大连市新市区。将原金州区建制恢复,并保留原有管理职能。

2016年3月4日,大连市公布金普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设置方案,方案明确,大连金普新区管委会为大连市政府的派出机关,与金州区政府合署办公。撤销金州新区管委会。大连金普新区管委会工作部门及派出机关也是大连市金州区政府工作部门及派出机关。同时,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保税区、普湾经济区、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4个大连市正局级功能区管委会作为大连市政府的派出机关,统一属于金州区政府。至此,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金州区功能区之一。

发展历史

1984年9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在金县(现金州区)马桥子兴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4年10月15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建设。

2004年,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合署办公。

2005年,大连出口加工区管委会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合署办公。

2008年,双D港划归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

2010年,大连市启动新市区管理体制,将大连市金州区全部行政区和普兰店市(现普兰店区)部分地区作为大连市新市区。将原金州区的部分区域(不包括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的行政区域)和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合并成金州新区,并保留原有管理职能。

2010年,大连出口加工区管委会不再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合署办公。大连出口加工区管委会与大连保税区管委会合署办公。

2010年,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不再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合署办公。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与大连金州新区管委会合署办公。

2012年12月11日,由辽宁省人民政府将大连市金州区全部行政区域和大连市普兰店区部分地区打包向国务院申请设立大连金普新区。

2014年6月23日,大连金普新区获国务院批复。《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大连金普新区的批复》(国函〔2014〕76号)决定,同意设立大连金普新区。包括大连市金州区全部行政区域和大连市普兰店区部分地区,总面积约229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58万。

2015年8月4日,大连金普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在金州区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

2016年3月4日,大连市公布金普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设置方案,方案明确,金普新区管委会为大连市政府的派出机关,与金州区政府合署办公。撤销金州新区管委会。金普新区管委会工作部门及派出机关也是金州区政府工作部门及派出机关。金州区政府设置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保税区、普湾经济区、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4个正局级功能区管委会。至此,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金州区功能区之一。

2016年6月18日金州区四大功能区之一——大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迁入小窑湾1号综合楼。

行政区划

区划代管

代管马桥子街道、海青岛街道、大孤山街道、湾里街道、董家沟街道、得胜街道、登沙河街道、大李家街道、杏树街道9个街道,双D港、小窑湾国际商务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园区、登沙河产业区、渔业产业区5个产业园区。其中,小窑湾国际商务区全域和双D港产业园区部分区域是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环境

大连经济开发区规划管理面积422平方公里,大连经济开发区位于大连市金州区,地处环渤海和东北亚经济圈的前端,北依大黑山,南濒黄海,是中国东北地区走向世界的“海上门户”。

人口

常住人口近50万人。

政治

大连经济开发区坚持“综合、精简、高效”的管委会体制,内设“一办六局”7个机构:管委会办公室、经济发展局、土地规划局、财政金融局、投资促进局、人力资源局、安监环保局。现有干部127人。

经济

大连经济开发区是金州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力军,是大连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区内有来自49个国家和地区的3500余家外资企业,世界500强企业73家,投资91个项目,投资总额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40余个。英特尔、博格华纳、辉瑞制药、蒂森克虏伯、富士冰山、山崎马扎克、大众发动机、新罗汽车零部件等世界顶级项目落户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际利用外资、引进内资、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占金州区的80%以上,占大连市的30%左右。综合经济实力在辽宁省1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列第4位。

大连经济开发区已形成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3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冶金、半导体、食品加工6大百亿级产业集群,正在建设航空产业园、中东欧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一批国别产业园和特色产业园。大连开发区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基地、电子元件产业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国家级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区。

发展战略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连经济开发区将重点打造 “三区一城”,争做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创新发展的排头兵,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力。

加快发展

建设“经济发展引领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先导示范作用和辐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带动新区、大连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作用进一步强化。“十三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较快增长,在新区占比持续提升,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持续提高。

双轮驱动

建设“现代产业集聚区”。构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集群发展,壮大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扶持培育智能制造、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金融类金融、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发展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

先行先试

建设“自贸试验区核心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构建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管理制度、以贸易投资便利化为重点的商事制度、以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为目标的创新制度,形成“面向日韩、辐射俄蒙、进军欧美”的开放合作新格局,打造“一带一路”东北枢纽,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复制前海

建设“小窑湾自贸新城”。借鉴深圳前海经验,把小窑湾打造成为“北方前海”。引进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贸易中心、金融及类金融机构入驻,大力发展创新性金融产业,将小窑湾建设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成为宜业宜居、充满活力的自贸新城。

社会

大连经济开发区拥有驻区高校11所,中小学40所,大型综合医院3所,建有日、美、韩、加等国际学校。大剧院、图书馆、网球馆一应俱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市快轨贯通全区,机场、港口环布周边。

荣誉

2020年1月17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前30名。[1]

参考文献

  1.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豆丁网,202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