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陈新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陈新村,1955年大陈义胞从大陈等岛屿撤退到台湾中华民国政府为安置来台的大陈义胞所兴建的住宅。

地点选定

大陈义胞来台之前,政府成立“大陈地区反共义胞来台辅导委员会”(以台湾省省主席与内政部长为召集人),以统合所有的安置过程。大陈义胞来到台湾后,首先接送到基隆市所设置的临时招待所居住,做为初步安置,并开始选定大陈新村的位置,处理相关土地与房舍事宜。后来政府决定将大陈义胞安置在宜兰县、花莲县、台东县、高雄县、屏东县、台北县、基隆市、桃园县、新竹市、南投县、台南市、高雄市等十二个县市,建立三十五个大陈新村供其居住[1]

大陈新村的建立,主要由“大陈地区来台义胞就业辅导委员会”负责,上述十二个县市当中,主要以宜兰、花莲、台东、高雄、屏东五县为主,地点的选择考量到安置人民的就业和发展环境等因素,东部因地广人稀,较适合大陈新村的建立,屏东与高雄则是有良好的农业环境与渔业资源,对大陈义胞就业上有相当的帮助。

村落分配

大陈义胞以籍贯与职业二大项,做为分配到大陈新村准则,籍贯上大致分为四项:

  • 兵眷在高雄县
  • 临海县(渔山岛)玉环县(2017年改制玉环市)(披山)义胞,在台东县
  • 平阳县(南麂)义胞,在屏东县
  • 温岭县(上下大陈)义胞,除住宜兰花莲两县外,并以余数配往其他三县。

职业则以农业、渔业、手工业商业来区分,但并不是只有单一职业村,有时会有农渔、渔商、工商等混合职业村,较特别的是分发到南投县埔里镇的绍兴新村,义胞主要在埔里酒厂里工作;台南市南区的博爱新村,则是唯一以商业为主的大陈新村;其他如以码头工人为主的高雄市旗津区实践新村、以渔产加工为主的新竹市北区信义新村。

现况

大陈新村在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各村因先天与后天的条件不同,发展情况各异,目前较完整的大陈新村主要为永和区的五和新村、花莲县的大陈一村[2]、高雄市林园区的力行新村与屏东县新园乡的中兴新村。其他大陈新村有的没落、有的废村,甚至因人口的外移,导致大陈新村内无大陈义胞居住的现况。

视频

大陈新村 相关视频

台湾花莲,是台湾最后一个被汉人移居的地方之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