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隐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隐镇是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辖镇,位于四明山东北麓,处于余姚、鄞州两地交界处,东界岐阳,西接车厩,南枕四明,北临舜水,距宁波市区17公里,余姚34公里。

2018年5月,大隐镇入选浙江省环境综合整治2018年度省级样板创建名单。

区域概况

大隐镇是浙江省余姚市辖镇。全镇总面积30.67平方公里,共有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至2003年底,全镇共有常住人口8884人,外来人口约4000人。

大隐镇是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全镇总面积33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1个居委。至2003年底,全镇共有常住人口8884人,外来人口4000人,耕地面积4884亩,山林面积36000亩。

大隐全镇总面积33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全镇总人口9408人,外来人口约6000余人,耕地面积5388亩,山林面积36000亩,其中一级饮用水保护地双溪口水库集水面积40.01平方公里,可提供优质水3370万方。大隐虽是个只有近万人口的小镇,但却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其一是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镇区距宁波市区17公里,距宁波栎社机场仅22公里,北仑港码头约27公里,离余姚城区直线距离24公里,杭甬高速公路在大隐设有道口,通途路已与大隐相连,省道甬梁公路穿镇而过。其二,历史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镜内不仅有夏黄公、董孝子、谢灵运等历史名人遗址;还有城山古渡、学士桥等文化遗产遗址。更有以宏扬玉文化、传统文化为宗旨的“天下玉苑”主题公园,以山水自然风光秀丽著称的“浙东小九寨”旅游景区,这些宝贵的人文、自然资源成就了大隐的人文荟萃,人杰地灵。其三,区位优势明显。大隐隔江与河姆渡遗址相望,周边与梁祝文化公园奉化溪口凤凰山等景区相邻,本身又处于四明山麓,在史实上有四明洞天中第六十三福地的美称。

镇党委政府立足长远发展和实际情况,提出了把大隐的发展定位为“生态、文化、休闲旅游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加快融入宁波的经济辐射圈。经过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截止2013年年底,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18.15亿元,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50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4亿元,主要以三大产业为主要支撑,分别是柜锁产业、轴承产业及一般制造业,已拥有规模以上企业8家,亿元企业1家,且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农业总产值达1.24亿元,主要以农副产品种植及畜禽养殖等产业为主,农产品资源及其丰富,杨梅、茶叶、花卉、草莓等农副产品种植面积达4800余亩,拥有农业观光基地、采摘基地20余个。第三产业产值2.91亿元,年增长速度快速提升,主要依托“天下玉苑”、“浙东小九寨”等景区,全年接待游客65万余人,实现旅游收入1900万元。同时,镇党委政府十分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丽乡村建设”等系列改善城乡面貌的专项工作,镇域内整体环境面貌日新月异,先后荣获了“国家级生态镇”和“最向往的美丽中国特色镇”两项国家级荣誉。[1]

历史沿革

大隐镇位于余姚市东部,东与鄞州高桥镇姜岱村双岙村为界,南与鄞州横街镇石岭、接胜等村为界,西同陆埠镇大平地、余鲍陈、河姆渡镇河姆等村相邻,北倚姚江与江北区乍浦乡隔江相望。现有总面积3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000余人。

西汉时,商山四皓之一的夏黄公曾隐居于此,故名为大隐。

大隐历史悠久,上溯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生活、劳作于此,为河姆渡文化的延续。春秋时代,大隐属越国的辖地。越王勾践于周元王四年(前472),灭掉吴国后即在大隐境内城山建城设港,定名为句章(勾践为了表彰自己灭吴封伯之功,以示子孙,将原越国之南方边地句余,扩大而改称句章)。楚国灭越国,大隐为楚国境地。秦灭六国,推行郡县制,始建句章县,属会稽郡。城山仍是句章县之治所。后历两汉、三国、西晋不变。唯在东汉时,城山城并曾为会稽郡东部都尉治。至东晋隆安四年(400),由于孙恩起义军攻破城山城,句章县治遂由城山迁至小溪(今鄞州鄞江桥)。隋开皇九年(589),并余姚、鄞、鄮三县入句章县,大隐仍属句章县。唐武德四年(621),废句章县,析置鄞州、姚州,大隐直属鄞州。唐武德八年(625),改鄞州为鄮县,大隐境属鄮县。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因采访使齐瀚所奏,以鄮县改置明州,分鄮县为慈溪、奉化、翁山、鄮县四县,此为慈溪设县之始,县治设在今宁波市慈城镇。大隐属慈溪县。唐天宝元年(742),改明州为余姚郡,乾元元年(758),复改为明州,大隐历为慈溪县所属。五代时,大隐所属之慈溪县隶吴越国明州望海军。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国归宋,慈溪县隶两浙路明州奉国军,大隐仍属慈溪县。南宋熙宁五年(1194)十一月,升明州为庆元府,慈溪县属庆元府。大隐为句余村境;石台乡管望江里、孝顺里、句余村、光德村两里两村,隶属慈溪县。元延祐年间,石台乡管十四都至十九都共六都,大隐为十四都,十五都(石岩)。元至正年间,石台乡辖九十八社。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即太祖吴元年,朱元璋降方国珍,改庆元路为明州府。洪武十四年(1381)改明州府为宁波府,隶浙江布政司,慈溪县属宁波府,大隐属慈溪县。明天启年间,石台乡设十四都至十九都,共六都四十二图,大隐是十四都。入清,宁波府属宁绍台道,慈溪县属宁波府,大隐仍属慈溪县。至雍正年间,石台乡设六都二十九图,大隐仍为十四都一图:岐山头、王童、联河、下边、冯家、周家库;内二图:三过、湖西、桑家河头、谢家;外二图:姜岱、高车桥、里外大岙、野猫弄、麻车桥、油车岙;三图:云溪、大隐市、孙家、旱溪头、谢山庙前、堰头、翁家、范家、里埠头、石塘;四图:金夹岙、墙里洪、姚家、舒家岙、城山渡、石山下、外埠头、傅家川、窑头、浦沿胡、小隐张陈。十五都内二图:余鲍陈、汪家、南岙、槠林、乌岩、邵家。三图:汪家水磨、刘家搭、周家搭、庙下汪、毛家埠、暸舍、申亭岙、水坑头、许家。至清末不变。明国初乡村组织袭清制。

民国元年(1912),废府制,慈溪县直属浙江省军政府。民国三年,于原宁绍台道境置会稽道,十六年废道制,仍旧。民国十七年,改行村里制,旋即改乡镇制。乡镇居民闾邻制。明国二十三年,撤区,废闾邻,编保甲。民国三十一年(1942),慈溪县分四区。陆埠区辖:陆埠镇郭姆乡、大隐镇、车厩镇南山乡石岩乡。民国三十五年九月,撤区,将40个乡镇并为25乡镇。其时南区4乡镇:陆埠镇、大隐乡、车厩乡慈南乡。民国三十七年(1948)六月,复设置陆埠区署。次年春,四明山地区划建四明县,慈溪县南山乡全部,大隐、旧石岩及三过、歧阳等部分村划归四明县。因四明山地区为新四军浙东根据地,又时近解放,故四明县有名无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境域同民国时期。

1949年10月,慈溪县属宁波专员公署,大隐仍隶属慈溪县。1950年5月,调整行政区域,将大隐境分为大隐、岐阳和原石岩三个乡,下设村、农会。1954年10月对县境作调整,姚北的植棉区划给慈溪县,姚东之水稻区划归余姚县,大隐乡、岐阳乡、石岩乡、河姆乡遂于这一年隶属余姚县,归陆埠区管辖。1956年4月撤区并乡,大隐、石岩、岐阳、河姆四乡合并为大隐乡。同年12月将原河姆乡河姆、冯家、陶家、徐家村划归车厩乡。1958年,将原岐阳乡、石岩乡的岐阳、岐山、旭光、山前、星光、明乐、五一、联盟和接胜、高胜、五星等十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即村)划归鄞县。此时,大隐地区为陆埠人民公社一、二大队,下设连排组织,到1959年3月,由二个大队合并改称大隐管理区,隶属陆埠人民公社。1961年5月恢复区建制,大隐管理区改建为大隐公社,隶属陆埠区。1969年5月成立大隐公社革命委员会,下辖9个大队、1个居委:芝林、红旗、云溪、旱溪头、红卫、红星、四新、舒夹岙、城山大队、大隐居委。1981年1月撤销余姚县革命委员会后,相继撤销公社革命委员会,改称大隐公社管理委员会,隶属陆埠区公所。1983年9月政社分设,复称大隐乡并以乡建立经济联合社,下辖10个村1个居委。原红旗大队分为章山、刘家塔2个行政村。 1985年7月,余姚撤县设市,行政区域不变,大隐乡属余姚市陆埠区。1986年8月,撤乡建镇建置大隐镇。[2]

2001年4月12日,由原来芝林、章山、刘家塔、旱溪头、云溪、学士桥、里埠头、外埠头、舒夹岙、城山十个行政村合并为芝林、章山、云旱、大隐、学士桥五个行政村,并将原大隐居委会改称成滨溪居委。

人文历史

大隐历史悠久,是浙东第一个古人类聚居的城垒,东周时,越国建古句章县城于此(城山渡),为河姆渡文化的延续。大隐人文荟萃,为历代名贤向往、隐居之佳境。秦汉时的夏黄公、东汉的董孝子、晋代天文学家虞喜、南朝的谢灵运、北宋的大学士舒亶、南宋吏部尚书汪大猷等,或循迹山野,或栖身于此,曾留下妙句佳篇,至今尚有胜迹可觅。

行政区划

大隐镇辖:大隐镇居委会;芝林、章山、云旱、学士桥、大隐5个村委会。

旅游资源

大隐镇境内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充足,大隐水碓、城山古渡、仙人石台、千年古樟、仙人洞、学士桥、隐溪河、白岩龙溪等景点有待开发;上接双溪口水库,下接天下玉苑的度假、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百果园已于2004年开始规划、招商;按照生态镇建设目标,加快村庄整治改造,着力打造理想的人居之地。

大隐石板闻名遐迩。说起石板则要从大隐宕山讲起。大隐石宕山相传自唐始,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后又借助句章古城优越的水运地理环境,加上石料石质又好,且逢宋室南渡奠都杭州,因而大隐石业逢运而生,逐渐扩大。在鼎盛时期,有石匠师傅(工人)一千多人,以盛产石桥梁、石板闻名。而今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大隐石业已由粗放的石料开采和普通的石板加工,转向大力发展精细的石雕业。尤其是石桌、石鼓、石狮子工艺精湛,雕刻的飞鸟走兽,栩栩如生,图案文饰十分精致与细腻,给人以活龙活现之感,深受购买者的喜爱。

天下玉苑

大隐背山面水,自然景观丰富。近有蝙蝠洞、学士桥、谢山庙,稍远有狮子潭、云溪寺、城山古渡,还有长命山九龙抢珠,隐溪河甘泉清冽,山水交融,多姿多彩。天下玉苑以周边秀山丽水为背景,以丰厚的历史人文积淀为底蕴,倚山环湖建有西隐禅寺、南天坛、玉佛塔、秀湖、玉苑门楼五大景区20多个大小景点和一个全国最大的玉器批零市场,堪称中国最大的玉文化旅游风景区。其建筑风格集南北之精华,主景依托山水,采用有藏有露、以藏为主的建筑手法把江南建筑的亭、台、楼、阁、轩、榭布局得错落有致,幻造出山外有山、园外有园、举步即景、步移景换的艺术效果。尤其是天下玉苑的主景西隐禅寺,是世界上第一座全部用玉石雕成佛像的寺院。玉佛的数量、品质和重量都是国内外所独有,堪称世界奇观。

地理交通

大隐镇地处余姚、鄞州两地交界处,东界岐阳、西接车厩,南枕四明、北临舜水,与河姆渡遗址隔江相望,距宁波市区17公里,余姚34公里。姚江傍镇而流,省道公路甬梁线穿镇而过,杭甬高速公路在大隐设有道口,距宁波机场20公里,距北仑港约27公里。

与河姆渡遗址隔江相望,距梁祝文化公园10公里。

天下玉苑

位于余姚市大隐镇,是一个以玉文化为特色,融山水灵气、玉雕精品和人文圣迹为一体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已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玉文化主题公园之最。景区历史人文积淀丰厚,景色优美,拥有 20多个大小景点, 40余件国家级大型玉雕,10000余件大小玉雕珍品,堪为玉的世界。

大隐镇4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4/fbf3e6cc607d43819ccecce56c98acce.jpeg 原图链接]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

[

投资环境

大隐镇投资环境优越,水陆交通发达,改革开放以来,大隐镇各项社会事业迅猛发展。大隐镇积极实施生态文化旅游镇的发展战略,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工业功能区建设良好,基本形成了以机械五金、建筑材料、化工电子、针织服装为主的产业结构,其中尤以各类轴为主,远销国内外。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已基本形成香椿、花木、畜牧、茶叶、竹笋五大产业,香椿基地列为宁波市菜蓝子工程,并被评为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旅游、商贸服务业方兴未艾,以“玉文化”为主题的天下玉苑风景区成为浙东旅游黄金线上的一个亮点,为吃、住、行、游、购、娱创造了良好条件,不断将商贸先行、旅游兴镇推向前进。 引进境外、市外、镇外实际到位资金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及项目引荐者给予一定奖励;当年度销售或纳税进入市100强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2万元;获得宁波市级及以上新产品(以鉴定证书为准)和被认定为宁波市级及以上知名商标的企业,(以上政策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大隐镇境内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充足,大隐水碓、城山古渡、仙人石台、千年古樟、仙人洞、学士桥、隐溪河、白岩龙溪等景点正待开发。

相关视频

大隐镇小城镇整治专题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