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大黃

於 2019年1月4日 (五) 02:45 由 Ii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大黃是多種蓼科大黃屬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稱,也是中藥材的名稱。在中國地區的文獻里,「大黃」指的往往是馬蹄大黃。在中國,大黃主要作藥用,但在歐洲及中東,他們的大黃往往指另外幾個作食用的大黃屬品種,莖紅色,氣清香,味苦而微澀,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莖葉枯萎或次春發芽前採挖。除去細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繩穿成串乾燥或直接乾燥·中藥大黃具有攻積滯、清濕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中文學名 大黃 拉丁學名 Rheum palmatum L. 別 稱 將軍、黃良、火參、膚如、蜀、牛舌、錦紋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科 蓼科(Polygonaceae) 屬 大黃屬 分布區域 分布於陝西、甘肅東南部、青海、四川西部、雲南及西藏東部。 讀 音 dà huáng 飲片 【炮製】大黃 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或塊,晾乾。 酒大黃 取淨大黃片,照酒炙法(附錄Ⅱ D)炒干。 熟大黃 取淨大黃塊,照酒燉或酒蒸法(附錄Ⅱ D)燉或蒸至內外均呈黑色。 大黃炭 取淨大黃片,照炒炭法(附錄Ⅱ D)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焦褐色。 【性味與歸經】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 【功能與主治】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利濕退黃。用於實熱積滯便秘,血熱吐衄,目赤咽腫,癰腫疔瘡,腸癰腹痛,瘀血經閉,產後瘀阻,跌打損傷,濕熱痢疾,黃疸尿赤,淋證,水腫;外治燒燙傷。酒大黃善清上焦血分熱毒。用於目赤咽腫,齒齦腫痛。熟大黃瀉下力緩,瀉火解毒。用於火毒瘡瘍。大黃炭涼血化瘀止血。用於血熱有瘀出血症。 【用法與用量】3~15g;用於瀉下不宜久煎。外用適量,研末敷於患處。 【注意】孕婦及月經期、哺乳期慎用。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1] 。 另有一種山大黃為同屬植物波葉大黃的根莖及根,又稱苦大黃(因含有毒性成分土大黃苷而不得用做藥材)。 常呈不規則圓柱形,外表紅褐色而黃,無橫紋,質堅而輕,斷面無星點,無錦紋,有細密而直的紅棕色射線。 氣不香,味苦而澀。質次。服後有腹痛感。 【臨床應用】用量3~30克,煎服。用治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外用適量,治水火燙傷、上消化道出血。 【主要成分】瀉下成分為結合性蒽醌苷類,抑菌成分為游離性蒽醌。大黃不含土大黃苷,可作為鑑別正、偽品的依據之一。動物實驗表明,提取物有瀉下、抑菌、止血、促進膽汁分泌、降脂、降壓和抗腫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