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天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天城镇原名天生城,位于长江北岸,地处城郊,辖19个村居,面积91.03平方公里,人口近6万人。被列入万州主城规划区范围之内,是万州及周边10余区县的重要物资集散地,素有万州东大门之称。是建设重庆第二大都市的主战场之一,具有较强的城市辐射功能。[1]

重庆万州

自然资源

天城镇小城镇建设被列为重庆试点镇,国省道万云、万开路在此交汇、万宜高速公路横贯该镇,共7.1公里,高速公路管理中心和高速公路服务中心也设立于该镇,交通极为便捷,镇内变电站、自来水站、天然气站等基础设施配套整齐,镇内自然资源丰富,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榨菜、柑橘等10多种农副产品,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石灰石等20余种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

以玻璃、陶瓷制品为主的轻化工业,以冶金、电镀、电子制造为主的机电工业、以肉、乳、调味品、酒类为主的食品饮料加工业和以钢材、水泥为主的建筑建材业已成为天城镇的四大支柱产业。以大垭口国家级森林公园,刘家沟旅游风景区,茅谷生态观光农业园区为骨架的"万州都市后花园"形象已初具规模,倍受众多投资者及游客的青睐。得天时地利人和,受自然山水灵气,造就了天城良好的投资环境。

天城镇是一个以乡镇工业为主导,农业与旅游商贸齐同发展的城郊镇,轻化工、机电、食品、建筑建材、矿产等是该镇的主导产业。2002年5月天城镇被重庆市命名为"明星乡镇",这是重庆市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2002年5月被万州区评为乡镇企业"十强乡镇",是重庆市"经济百强镇"。2005、2006年连续两年被重庆市评为"发展乡镇企业明星乡镇"。

行政思想

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发展"的思想,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建设具体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求真务实,开拓开放,以"工业强镇、农业稳镇、旅游兴镇、商贸活镇"为总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天城镇社会经济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04年、2005年连续被重庆市政府授予"重庆市乡镇企业示范区"和"发展乡镇企业明星乡镇"称号。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中西部地区结合部的天城镇殷切期盼更多的朋友带着新的发展思路、新的管理理念、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投资项目投身到西部大开发中来,天城人民热烈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到天城投资兴业,共谋天城发展大计。[2]

湖北崇阳

简介

天城镇位于崇阳盆地中北部,跨北纬29°29′-29°39′,东经113°45′-114°06′,是县委、县政府驻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东连白霓,南接青山、石城,西邻桂花泉,北通赤壁,是个集城区、郊区、山区、库区于一体的大镇。现有版图面积206.1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1.8平方公里,下辖5个社区居委会、28个村民委员会、304个村民小组,城乡总人口13.7万人,其中城区人口8万人,现有耕地面积64591亩。

历史

天城镇历史悠久,宋元以来近城隽水河两岸桃树颇多,每届春风和日丽时树上繁花、河中倒影、水面落红相映成趣。好事者以"桃溪"名当地。民国期间,曾先后两次在此设置桃溪镇。《县志》载:四面环山,中土平衍,宛若天上轮廓,故名天城。1957年设区级城关镇,1982年后始名天城镇。

交通

天城水陆交通便利,隽水河卧扑中央,106国道、赤通公路、崇赵公路贯穿全境;崇阳大道、桃溪大道、白泉大道、沿河大道、下津大道、金城大道、天城大道、政府大道等一条条宽敞而平坦的街道,纵横交错,贯彻东西南北。街道两旁,装点别致 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商店琳琅满目。隽水河上,四级电站拦河横卧,崇阳大桥、崇阳二桥、崇阳三桥、天城大桥飞架南北;桃溪花园,花红树绿,四季如春;铜鼓县标,花草衬托,靓丽雄伟;休闲广场,绿草茵茵,环境优雅。每当夜幕降临,音乐喷泉通过灯光形成五颜六色的水柱。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节奏喷发,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资源

天城镇土肥水润,资源富庶。全镇有耕地总资源64591亩,常用耕地36222亩;以五柳村为主楠竹基地面积10万亩,以洪下村为主的用材林面积3万亩,以蛤蟆石为主的10000亩油茶基地,以河田、香山水库为主的淡水养殖面积9845亩,以松柏村为主的1000头(只)商品牛(羊)基地,以菖蒲为主的800万立方石材资源基地,以鹿门铺为主的龙须草基地2000亩,以下津为主的蔬菜基地8000亩。

产业

天城镇的特色产品:石头、萝卜、大蒜、茶叶、龙须草、茶油。大桥茶场生产的"剑春"茶叶荣获部优产品。"天城优质米"畅销全国各地。

天城镇主导产业: "二竹一稻",即:雷竹、楠竹、优质稻。

开发鄂南秀色-洪下旅游风景区。洪下与赤壁相邻,交通十分便利,与赤壁火车站相距6公里,与赤壁水浒城相距6.5公里,是崇阳"四大景点"之一,是个集休闲、垂钓、旅游的黄金之地,有12个景点需要投资开发,总投资1000万元,建成后与水浒城连成一个整体,价值十分可观。

杭州美称

名称由来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说过一句最著名的话,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

当年他是口述自己的旅行故事,记录者用中古时代的法意混合语写成游记。"天城"一词出自该书英文版本的"the heaven city"(译者是以外国人的角度,把杭州比喻成他们心中的圣地,像天堂一样的城市)。

在随后整理成文并流传下来的《马可·波罗游记》中,以叙述中国为主的《行纪》第二卷共82章,在其中第二卷,还对杭州有详细的记述。书中沿用元朝当时杭州的称呼"行在",称之为"天城",称苏州为"地城"。也就是我国谚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一种译称。

地名用途

今天,"天城"一词也被用于杭州市的道路命名,它位于杭州市江干区,是一条东西向的城市干道。

道路命名源自马可·波罗游历杭州后在其著作中描述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

为市区进出杭州火车东站的主要通道,扩建后的火车东站将成为亚洲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届时天城路的交通将面临考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