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天文历法

天文历法是天文学测时间方法。[1]

[]

目录

天文与历法

天文学是历法的基础,先秦人们认为天圆地方,天是由东西南北四根大柱子支撑的,天像一个半球形的罩,罩住了大地,所以《女娲补天》中才有“四极废”、“天不兼覆”这样的描写,《赤勒川》则说:“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古人常用天象来预测人事,把天象与人间的吉凶祸福联系起来。如彗星是绕太阳运行的天体,拖有长长的尾巴,它的出现就被古人认为是预兆兵灾的凶象。《唐雎不辱使命》中说“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因为月亮是诸侯的象征,所以这种天象是诸侯有灾的凶兆。僚是诸侯(吴王),他将被刺,所以上天才显示出这样的天象。通过对月亮的观测,人们又将月亮的盈亏圆缺比附于人事之聚散离合。无数文人墨客望月抒怀,借月寄情,请看“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诗句里包含了多少人间的悲欢离合之情啊。 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还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州国互相对应,称作“分野”。这样,天地联为一体,天上某一区域的某些天象变化,就直接预示着地上相应区域的吉凶祸福了。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扪参历井”就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