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天荡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天荡山位于汉中盆地西端,在勉县城北4公里处,与勉县城南的定军山遥遥相对,地势险要,与定军山、古阳平关成犄角之势,为汉中盆地西部门户,西控川陕要径,北扼陈仓古道南口,是古代控制秦、蜀间通途和陈仓道南口而确保汉中盆地安全的重要军事屏障,因此在历史上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隘,为历代兵家必争地。[1]

简介

天荡山属于秦岭余脉,位于陕西汉中盆地西端,在勉县城北2公里处,与勉县城南的定军山遥遥相对。

此山闻名已久,三国时期是曹操帐下大将夏侯渊、张郃驻汉中军队的屯粮之所(《三国志》里称其为北山)。当时曹军驻守在阳平关(今勉县水磨湾),刘备带着法正、黄忠等强将精兵久攻不克,于是改变策略渡过沔水(汉水),将夏侯渊诱至定军山下的战地沟(今勉县定军山镇元坪村)斩杀。随即曹操亲自带兵来战,老将黄忠凭一时血气之勇,率领精兵到天荡山欲夺曹军粮草,不料中了埋伏,危急关头,大将赵云带领几十个骑兵赶到,杀退曹军救出黄忠;又闻偏将张著受伤被困重围中,"云复驰马还营迎著",救了回来。曹操大怒,摧动大军渡过汉水追到了赵云的营寨前(今勉县右所村一带),却见赵云单枪匹马立于寨门,曹操疑有伏兵正准备退军时,"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第二天刘备巡视赵云营寨时称赞道"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注:现在勉县定军山镇的左所村、右所村就是当年赵云军队的左大营、右大营,有证可考。[2]

历史风云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操占据汉中后,企图长期与蜀对峙,驻重兵、运米数万积于天荡山。曹操曾曰"天荡山粮草之所,是汉中军士养命之源,倘有所失,则无汉中也"。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攻汉中,和魏将夏侯渊在阳平关对峙一年多,进攻受阻,诸葛亮遣赵云、黄忠攻打曹军粮仓天荡山。赵云袭击天荡山魏军时,留下了"子龙一身都是胆"的美誉。黄忠用计战败了天荡山守将张郃,夺得天荡山,并在此安营扎寨。随后的定军山之战,老将黄忠从此营出击,刀劈夏侯渊,占领定军山。刘备夺得天荡、定军、汉水两岸后,在天荡山屯兵,为进取汉中打下了良好基础。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进兵关陇,也以天荡山为基地,驻兵屯粮与此。[3]

旅游胜地

斗转星移,硝烟散尽,当年的刀光剑影已成为历史。如今的天荡山,作为三国遗迹,凭借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秀美的自然风光,成了一处旅游胜地。

天荡山南麓有一寺庙天灯寺,依山而建。前俯汉水、遥望定军,环山抱水、佳境天成,始建不可考。相传明、清时期,寺院周围古木参天,清净幽雅,整个寺庙布局严谨,气势雄伟,寺庙建筑金碧交辉、硫璃争耀。寺旁有一喷泉,常年流水,寺院山门外有一巨石,传为黄忠斩夏侯渊回营下马的脚踏石。每当夜幕,寺院上空有光如昼,故名天灯寺。也有说该寺因天荡山而得名,原称天荡寺。悠悠岁月,几经沧桑,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天灯寺面目全非。 1996年勉县人民政府根据群众的愿望,批准开放了天灯寺佛教活动场所。在各方的努力下,相继建成了三圣殿药师殿僧舍楼财佛殿等建筑,并对寺院作了整体规划。如今的天灯寺又初具规模,正在恢复它往日的恢宏气势。

天荡山脚下有几处旅游度假村,山水如画,鸟语花香,是人们度假、休闲的好地方。在这里,你可以静心垂钓,看精彩茶艺,还可以吃到少有的农家饭菜;你可以游览天灯寺佛教圣地,还可以攀登似已触天的天荡山。站在峰顶,极目远眺,美丽的汉中盆地尽收眼底,无不令人心旷神怡。[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