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太子豆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清炖狮子头

太子豆腐产于阳新县太子镇的著名汉族小吃,在黄石地区家喻户晓,故名。太子豆腐有100多个品种。有史料可查,太子豆腐制作传统有1700多年的历史。太子豆腐鲜嫩可口,风味独特,素有“荆楚一绝”之美誉,古时为宫廷贡品。太子豆腐已在湖北省工商局注册了“太子庙”牌商标,其系列产品豆腐、白干、黑干、香干、臭干、熏干、麻辣干、豆皮、豆丝、腐竹、千张、素鸡已销往武汉、黄石、九江、武穴、鄂州、大冶、蕲春等地。

目录

简要介绍

历史悠久

豆腐品种

简要介绍

太子豆腐产于阳新县太子镇,故名。

历史悠久

太子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 在历史长河中,太子庙几经沧桑,濒于倒塌。1994年重修太子庙。2000年6月工程告竣。现在的太子庙焕然一新,主体建筑一进三重。“大乘禅林”牌杰翘角飞檐,“太子殿”、“弥勒殿”、“大雄宝殿”金碧辉煌,左有客厅,右有禅房、餐厅,建筑结构古朴典雅,气势恢弘。太子镇有个樟铺村,距村不远的半山腰上有一座千年古刹,名曰沙湾寺,村民在该寺发现了一座建筑奇特的古墓,相传古墓的主人就是传奇人物《了凡四训》的作者了凡大师。无独有偶,在太子镇东部海拔400多米的筠山的深处,也有一座古刹,该古刹建在荆山上玉印洞旁,相传这里就是当年卞和发现和氏璧的地方。它们给千年古镇带来神秘的色彩。沿太子镇向筠山而行,便来到了筠山的石井村,该村口几棵高达30多米的参天古木可惜死了二棵。

在一位僧人向导下,沿一条山间小道向东爬行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阳新县太子镇东部海拔400多米的荆筠山(古时称荆山)。在密林中,隐藏着一座古刹。据介绍,这就是有关史料上记载的“玉印古刹”,是卞和在此发现“和氏璧”的地方,现存有“玉印洞”。碑文记载:和氏璧是卞和在古刹后的山洞里发现后才三献楚王的。相传,山洞有一天然石桥,传说卞和年轻时是医生,经常上荆山采药,多次休息于山洞,朦胧中发觉有一只喜鹊攀在洞壁处,闪闪发光,认为是宝石,于是凿下此石块,献给楚王被砍足。后来和氏璧为无价之宝,制成镇国玉玺。王莽篡位时,与姑姑争夺玉玺,玉玺被摔破,用金子镶补。卞和后来在荆山山洞居住,被他治好病的网湖姑娘娥眉时常上山看望,愿意以身相许,但被卞和拒绝。于是娥眉将采来的莲蓬气得丢在来的山路上,化为石头,堆成一座山,叫莲蓬山(现在这里的村民常采这些有孔的石头卖)。娥眉姑娘后来出家,在荆山南边建庙,隔沟相望。

太子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代表有父子山,戏子山,青山等奇石峻岭山脉以及天然熔洞。迄今发现最大的溶洞“桂峰洞”位于父子山脉中段贵妃山中,洞后群峰环绕,洞前小河成溪。青山绿水,风景优美。洞内绵延数十公里未到尽头,达数十层之多。洞内景观幻化无穷,石笋石柱林立,石花倒悬,怪石诡变,错综盘结,争奇斗妍,有状若牡丹的石花,有弯曲起伏的“云阳梯田”、有阡陌纵横的黄土高坡、有龙戏珠、狮盘球、有天马行空、有土狗望月、有观音坐莲、有鲤鱼跳门。洞中有洞,洞内有年代久远的佛像佛龛坐落,给人一种灵光瑞气,如临仙境的感觉。

凡来阳新的客人如果未吃到太子豆腐,便认为是一憾事。太子豆腐鲜嫩可口,风味独特,素有“荆楚一绝”之美誉,古时为宫廷贡品。

豆腐品种[1]

太子豆腐有100多个品种。白豆腐“嫩而能上手,老而不干瘪”,可煮、可压、可煎、可烧、可炸、可冻、可腐,煮味鲜,煎味浓,烧味美,炸味香,冻味软,腐味适。食之,回味无穷;酱干,色香味俱佳,既可烹制冷盘,也可当休闲小食品尝;豆腐油则是在豆腐加工过程中提取的精华,其食用品最佳,营养价值最高。太子豆腐的闻名,除得益于太子人独特的传统制作工艺外,还得益于太子的山泉水。这里的山泉水含有多种人体心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用这种水制作的豆腐不仅保持了原食的有益万分,而且还能化合出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

太子豆腐已在湖北省工商局注册了“太子庙”牌商标,其系列产品豆腐、白干、黑干、香干、臭干、熏干、麻辣干、豆皮、豆丝、腐竹、千张、素鸡已销往武汉、黄石、九江、武穴、鄂州、大冶、蕲春等地。

参考资料

  1. 太子豆腐,搜狗, 2017-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