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太岁

增加 77 位元組, 3 年前
使用页面处理(refimprove、uncategorised、citation style)给页面添加标签
{{Multiple issues|{{refimprove|date=2020年11月}}{{citation style|date=2020年11月}}}}
 
{{copypaste|time=2020-11-14T14:29:09+00:00}}
[[File:Taisui.jpg|缩略图|居右|[https://image.so.com/view?q=%E5%A4%AA%E5%B2%81&src=tab_www&correct=%E5%A4%AA%E5%B2%81&ancestor=list&cmsid=8558e4834a7e71b21af95caf61b8b26f&cmras=6&cn=0&gn=0&kn=50&fsn=130&adstar=0&clw=242#id=443478adbc926f847b62263e5f6f8b19&currsn=0&ps=109&pc=109 原图链接] [http://canyin.3158.cn/20170621/n226656105471003.html 来源:3158网]]]
<br>'''[[太岁]]''',传统中国以六十甲子纪年,天干,地支两两相配,六十年一轮回。<br><br> 太岁,又称肉灵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并把它收入“菜”部“芝”类,可食用、入药,奉为“本经上品”,功效为“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br>
<br>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肉灵芝,无毒、补中、益精气、增智慧,治胸中结,久服轻身不老”。《山海经》称之谓“视肉”、“聚肉”、“太岁”、“封”,乃古代帝王养生佳肴。太岁十分稀有,是百药中的上品。有典籍记载,太岁性平,苦,无毒,具有补脾润肺,补肾益肝等价值。<br>
<br>现代科学家认为太岁是一种大型粘菌复合体,但其细胞结构为何形成和为何聚成如此规则形态,以及它的医药价值仍然是个谜。<br>
<br>据[[中国]]太岁收藏协会专家介绍,因复合粘菌个体之间差异较大,安全起见,建议收藏研究为主,不可轻易食用。<br>
==外形特征==
<br> 太岁生长于地下而是由[[粘菌]]、[[细菌]]和[[真菌]]三类菌构成的一种稀有的聚合体, 而关于“太岁”的存在、作用和药效,在生物学界始终有争议。<br><br> 现代科学发现,肉灵芝是介于原生物与真菌之间的大型粘菌复合体,其结构不是由单一的细胞构成,而是由细菌、粘菌和真菌三类构成的一个聚合体。研究表明,肉[[灵芝]]是以细菌、酵母菌、霉菌孢子等微小生物为食,以[[纤维]]素、几丁素、甲壳质等为营养,肌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核酸以及假丝酵母菌和白地霉。它的细胞中含光合色素。按照《生命起源及进化谱系图》分析,它的位置应在菌(藻)类植物和原生物、动物之间。既有营养体又有实体,可惜的是该生物进化到此种程度后,因受外界光的限制,停止了进化。因此生物专家称它为“盲支”,处于生命演化的一个岔道口上。往左会发展到植物界,往右就会向动物界发展,原地不动就会变成像蘑菇灵芝一样的真菌类,为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动物和非菌类的第四种生命形式,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古生物活体标本,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祖先。<br><br> 虽然在许多典籍中都记载“肉灵芝”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但实际上真菌类品种十分复杂,即使真的是“太岁”,自身可能会附着各种有害生物或有毒物质,在没有弄清楚“太岁”的物质成份前,并不建议大家轻易服用。全球的科学家对于菌类的研究还非常有限,存在于自然界的包括黏细菌在内的真菌在150万~200万种,科学界只对其中5%有研究。现阶段人类对‘太岁’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br>
==有关文化==
<br>[[扁鹊]]纪念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骊山脚下代王街办南陈村。那里南倚骊山、北临渭水、西与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馆——秦[[兵马俑]]博物馆接壤。是一个环境优美、放松心情、集中医药保健旅游为一体的园林化纪念馆。<br><br>[[扁鹊]]纪念馆占地约40亩。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中医学博物馆。扁鹊纪念馆:内有扁鹊堂、扁鹊墓等七八处馆藏景点。据悉,扁鹊纪念馆内有扁鹊堂、扁鹊墓等七、八处馆藏景点,全面反映了我国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博大精深。其间展出的有中国自原始社会至今的中医药发展过程中的药器、医药典籍和珍稀中药,最让观众大饱眼福的就是有“千年太岁”之称的肉灵芝两株。该馆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中国医史博物馆,该馆的开放使[[临潼]]区成为[[陕西]]第一个以中医药文化带动旅游发展的新景点。此馆宣传着太岁悠久的历史和文化。<br>
==相关新闻==
===钓出太岁===
<br>2015年9月29日,[[四川]][[成都]]金堂县赵镇江源村9组的村民钓到貌似“太岁”的东西,重量达13斤。 <br>
===极品太岁===
<br>2015年10月29日,在城阳区一家名为俏红楼的火锅店见到了一个活着的太岁。这个太岁是其老板花50万元从一名枣农手里购买的。<br><br> 太岁是西海岸红石崖街道一名姓郭的老人因为种植的枣树得了怪病,只能砍掉重栽。老人联系了挖掘机清理枣树,没想到从一个树根坑里发现了一个“大白球”。老人和挖掘机司机上前查看,只见“白球”长了两个圆形的头,摸上去像煮熟的牛皮筋一样有弹性,沾到手上的东西黏糊糊的。 70多岁的老人从未见过这样的“怪物”,就给在外地工作的女儿打电话,女儿怀疑是挖到了传说中的“太岁”,于是委托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工作的朋友[[丁志山]]教授鉴定。经鉴定,确认“大白球”是俗称“太岁”的肉灵芝。<br>
===会呼吸太岁===
<br>[[南安]]惊现四十一斤太岁 。太岁被学界认为是一种存在于地球上的不明生物体,是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动物和非菌类的第四种生命形式,韩先生反映说自己就有一个千年太岁。这个物体更像是一半的木桩,表面布满了类似于血管的突起。用手轻轻触碰这个“太岁”,表面柔软,还富有弹性,拿在手里较柔软,硬度有些像凉粉。<br>
===工地捡回太岁===
<br>19日,[[松原]]小伙潘龙在松花江边的工地上捡到一块类似菌类的物体,怀疑是传说中的“太岁”。[[潘龙]]将部分样本带到本报,希望本报帮忙寻找单位进行鉴定。<br><br> 从外形上观察,这块疑似“太岁”的物体呈白色,质感类似肉类,无任何特殊气味。物体的表面有明显肉丝状纹理,看到组织内有类似片状生长8的痕迹,结构非常紧密。在这块物体的一侧还连带着一块外皮,外皮的颜色为褐色,质感非常粗糙,整个物体长久地泡在水中后,可以看到水中有略微的白色悬浮物。这个物体就是从“太岁”当中撕下来的,它的整个形状略微像一个巨大的蘑菇。<br>
<ref>[http://roll.sohu.com/20110920/n319873635.shtml 松原小伙在工地捡回“太岁”] 搜狐资讯</ref>
===挖出罕见太岁===
<br> 几天前,霞沟社区居民郭本松就在河道里挖出来一个圆滚滚的东西,郭本松说,这东西看上就像一块大肥肉,摸上去还软乎乎的,越看越神秘。他发现,这个东西很像俗语里说的“太岁”。出于好奇,郭本松把东西挖了出来,看上去有排球那么大,表面发黄,沾了不少青苔,摸上去凉凉的,特别有弹性。<br>
===140斤"太岁"===
<br>12月28日消息,2015年3月,[[辽宁]][[东港市]]长安镇村民王成德在山上意外获得了140斤“太岁”。截至2015年12月28日,这颗140斤的“太岁”已经被售出60斤,每斤平均价格为一万元。“太岁”又称肉灵芝,是古人认为的长生不老仙药。现代科学家认为太岁是由粘菌、细菌和真菌三类菌构成的一种稀有的聚合体,而关于“太岁”的存在、作用和药效,在生物界始终有争议。<br>
===农民自家池塘捞出50斤“太岁” 专家估价超100万===
<br> 据此估算,[[魏学农]]自家鱼塘发现的这块“太岁”重达50多斤,估价在100万元以上。魏学农说,这么贵重的东西作为老百姓也吃不起,还是希望有识货的行家能把“太岁”收走,这才是“太岁”最好的归宿。<br><br>2016年6月,[[河北]][[香河]]县安平镇村民发现太岁,重达80公斤。<br><br>2019年7月,[[北京]][[房山]]区西营村村民任思远发现太岁。<br>
==历史记载==
<br> 在中国几千年前的古籍《[[山海经]]》中就有关于太岁的记载。在《山海经》中太岁也被称为“视肉”、“聚肉”、“肉芝”。你看都带个肉字,说明可以食用。据《山海经》记载,“视肉”最早是作为古代帝王生前喜欢食用的物品出现在古帝陵前的。具有“食之尽,寻复更生如故”,“食一片复一片” 的特点,也就是说吃一片,它自己可以再次生长。<br><br> 《山海经》中记载,[[尧]]、[[舜]]、[[禹]]等帝王皆过百岁,他们都食用过“视肉”、“聚肉”。古人认为“视肉”、“聚肉”有长命百岁的功效,所以后世历代帝王都在寻找这种能使人长生不老的仙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皆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并把其收入“菜”部“芝”类,可食用,入药,奉为“本经上品”,功效为“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神农本草经》记载:“肉灵芝,无毒,补中,益精气,增智慧,治胸中结,久服轻身不老。”<br><br> 古时候被认为是太岁长生不老的仙药: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听说东方有一种仙药,食用以后能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于是在秦二十八年亲自率将东行寻找仙药,他来到了[[山东]]省的[[琅琊]]镇,寻访到了非常出名的方士名医[[徐福]],命为其寻找到长生不老的仙药,并赐给徐福大量的人力、物力。[[徐福]]随即率几千名童男童女东行,来到了山东蓬莱寻找仙药不成。于是徐福又修造船只率三千童男童女从浙江达蓬山东渡扶桑,到达了古代瀛洲、方丈也就是现在的日本列岛一带继续寻找仙药。据说秦始皇让徐福寻找的仙药就是太岁——肉灵芝。<br><br> 太岁是长生不老的仙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确有记载。据《本草纲目》记载“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把它叫做肉芝收入“菜”部“芝”类,与我们现在见到的灵芝,并称为“本经上品”。《本草纲目》里还列举了几部以“芝”为主的药方,说明对一些疑难病症有着特殊疗效,其共同的特点是:“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而且由于它具有自生自长的特点,显得更加珍贵。所以历代帝王都千方百计去寻找它,其中据说古代帝王将相寻找肉灵芝的故事,以秦始皇派遣徐福率领几千名童男童女找药最为著名。<br>
==辨别方法==
<br> 一般冒充太岁的有两种。第一种,是硅胶制品,常被用于仿冒肉太岁。这其实很容易检验,闻味道即可,如果有着一股刺鼻的橡胶味,那基本可以肯定是假太岁了;第二种,用红茶菌冒充太岁,红茶菌用红糖泡出的水略带酸酸的味道,水质为淡黄色,肉眼可查。<br>
== 视频 ==
<center>'''太岁肉灵芝视频'''<br>
==參考文獻==
{{reflist}}
 
{{uncategorised|date=2020年11月}}
9,3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