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夸夸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夸夸群                 对 应         喷喷群 [2]
                性 质         微信群                 出现时间         2019年3月


夸夸群,网络流行词,是一种微信群,即“全方位地用华丽的辞藻疯狂地夸奖吹捧你”的多人群聊。[3]

  • 一些电商平台商家推出了“夸人服务”,花钱能购买到各种花式称赞;也有网友自发组织的夸夸群。[3]
  • 在夸夸群内,被人夸奖是家常便饭。[4]也有专家表示,年轻人在遇到压力时,应该学会自我调节。这固然重要,但也应该看到压力的存在以及疏解压力的需求。[5]
  • 2019年12月16日,该词入选“2019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6]


词语来源

2019年3月,各类夸夸群在网络上流行起来,在夸夸群内,被人夸奖是家常便饭,有电商平台商家还推出了“夸人服务”,你只需要把人拉进群,便会开启一轮长达数分钟的吹捧,各种溢美之词都会源源不断的向你袭来。就算你只发送了一个标点符号,他们都能夸出花来。不过服务时间一到,被夸的人就会被踢出群,那感觉就如同从天堂跌落地狱,如果反应慢的,估计还在懵圈。[4] [7]

社会评论

夸夸群类似于微信微博上的极点赞功能,既是一种社交模式,也是一种情感表达,能成为一种伥风潮,有其现实合理性。[4]

道路千万条,努力第一条,网络上互夸,娱乐一下也就罢了,要得到真正的点赞与自信,还靠现实中的积极向上。没有闪光点被人夸出闪光点,那是自欺欺人,也会误导方向,纵被夸得云里雾里,也得不到真正的快乐与自我满足感。时间一长,内心还是空的,夸夸群也会沉寂下来,失去存在的意义。[4]

引用示例

  • 有同学称午睡起晚了,也会有人夸赞“睡眠真好”忐,以及“对自己身体好一点。[4]
  • 有人提出“学习了一下午,求夸”,便会有群友夸赞称“能抵制住外界的诱惑而认真学习,说明您是一个自制力很高的好孩子”。[5]
  • 比如说xxx大学社会学院一个大三学生,曾经不小心把啤酒倒在了书包上,在夸夸群求夸,得到的夸赞让她意想不到:“背上带酒味的包挤去上课,你就是整条街最醉人的崽”。[5]

诉求分析

原图链接  来自网易网
  • 一方面,从网络心理需求的角度看“夸夸群”的最初目的是满足一个人被认同的心理需求。通过鼓励的形式,帮助被夸者发掘事情中积极的一面,从而抒发和化解不良情绪。当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获得足够的交流与认同时,通过网络迅捷、高效地满足情感上的认同。“夸夸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最基本的自我认同的情感需求,并且此需求只有在自我对话与人际交往中才能实现。简言之,“夸夸群”的作用,就像一种“心理按摩”,为现代人紧张的情绪和紧绷的神经提供一个放松的间隙。
  • 另一方面,“夸夸群”也开始更多地满足网络用户的娱乐需求。面对“夸夸群”这一新奇事物,很多人抱着好奇、新鲜的心态,加入“夸夸群”一探究竟,在看到角度新奇、措辞幽默的夸赞时截图分享、博取一乐,以这种方式来打发时间、消解压力。

参考来源[8]

引人深思

夸夸群”的实质是以情感为基点而集结的“网络社群”。

可以想象,随着大多数人对“夸夸群”的新奇感消退,这一热潮最终冷却。当“夸夸群”的新鲜感和话题性消失,其娱乐属性不再强烈,吸引社群成员继续活跃的动力就只剩下情感认同,大部分黏性低、关系弱的“夸夸群”将会瓦解。“夸夸群”虽已冷却,但以此为代表的“网络社群”能够带给我们更为持久的思考。

  • 一方面,我们能够看到,“网络社群”的发展更为多样化。在人与人之间更为互联、信息交流更为复杂的社交时代,任何一个契机都可能成为迅速蔓延的火种,各种类型的“网络社群”层出不穷,信息传播、社群经济、人际关系……都是这其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另外,“夸夸群”这一类“网络社群”的爆火,折射出现代网络用户的深层心理需求依然是寻求认同,认同带来的个人与公共价值在今天依然有效。
  • 而另一方面,在社交网络平台寻求情绪的出口,已然是互联网时代的常态。现实生活与网络世界的界线愈发模糊,正确而有效的情绪出口对于现代人来说既是必需品,也是奢侈品。平复情绪、化解压力,不仅仅是个人的心理需求,更成为了一种社会需求。

比起“夸夸群”本身,“夸夸群”爆红的背后所潜藏着的“网络社群”发展形态与网络心理需求问题,更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在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满足自身情感需求的今天,网络心理建设与疏导,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参考来源[8]

相关视频

这样的“夸夸群”,你会加入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