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奋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奋起》外文名:Stand up,stand up for Jesus,音乐类型:圣诗赞美诗(新编)。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其媒介[1]是按时组织的、有规律的声波(机械波的一种)。它的基本要素包括强弱、调性、时长、音色等。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音乐的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节奏、曲调、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构成音乐的形式要素,就是音乐的表现手段。不同类型音乐可能会强调或忽略其中的某些元素[2]

简介

(来源:《赞美诗新编史话》)

奋起歌

Stand up,stand up for Jesus

经文:“我们争战的兵器,本不是属血气的,乃是在上帝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坚固的营垒” (林后 1O:4)。

谁也不会相信,这首举世闻名,家喻户晓的《奋起歌》,竟是悼念一位青年牧师的挽歌。

作者达菲尔德 (G.Dumeld,1818一 1888),因与他父亲名字相同,平常就称他为小乔治.达菲尔德 (以后他儿子撒母耳也献身当美国长老会牧师,堪称牧师世家)。他父亲曾任密执安州长老会联合会会长,他又继父志续任牧职。乔治对于英文圣诗的发展素有研究,所著《英文圣诗的作者与历史》一巨册,为研究圣诗的重要参考书,至今仍脍炙人口。

乔治生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后进协和神学院专攻神学,历任长老会好几个教堂的牧师。这首《奋起歌》是悼念他在费城工作时的青年同工丁达礼 (Dudley A Tyng)的作品。丁达礼乃费城圣公会牧师,思想进步,公开反对英国的蓄奴制度,为黑人解放制造舆论,遭到一部分保守信徒的反对。当时美国南北战争尚未发生,丁达礼乃到处宣传解放黑人的正义性。1858年3月曾在费城基督教青年会作长篇演讲,他以以色列出埃及的历史号召:“你们这壮年人去事奉耶和华吧 !”(出10:11)立时动员人们起来为正义事业奋起斗争。《奋起歌》的第二节反映了当时丁达礼的动人报告。1858年4月,丁达礼不幸被农场的打谷机辗伤,医治无效,骤然去世,临终时,还镇静果断地以“去告诉他们要为耶稣奋起”作为遗言。

“奋起,奋起,为耶稣”这首诗的首句手也是全诗的主题,出于一个为正义事业奋斗终身者的临终授命的豪言壮语,更是感人。丁达礼死后的第一个主日,达菲尔德用以弗所书第6章所描写的基督徒精兵为题,追述了丁达礼的生平,并以这首《奋起歌》作为结束。

曲谱调名叫《韦布 (WEBB)》是为纪念曲作者韦布 (G.J.Webb,18O3一 1887)而起的名。韦布原曲不是一首宗教歌曲,名叫《破晓,百灵鸟在歌唱》,经布雷德伯里 (事略参阅第89首)于1861年配以赞美诗的词。

韦布出生于英国,幼年受过较好的音乐教育训练,父亲虽是农民,却很支持儿子学音乐。韦氏曾在法尔默思 (Falmouth)教会司琴,27岁辞职移民美国,买的船票是到纽约,却因航程改变把他带到波士顿,从此他就在那里定居,与美国著名教会音乐家梅森 (事略参阅第75首)成为莫逆,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1833年他们合力创办波士顿音乐学院,并亲自担任教授。1840年任韩德尔与海顿协会会长,协助梅森办音乐学习班,训练音乐师资。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赞美诗乐谱。鲁特 (事略参阅第 12首)和布雷德伯里都是他的门生。

参考文献

  1. 关于媒介的名词解释详细解析,学习啦,2017-08-21
  2. 试论音乐的形式要素,道客巴巴,2015-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