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套利成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套利成本是一个专用名词。

汉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号:ㄏㄢˋ ㄗˋ),又称中文[1]、中国字、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其语文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2]

名词解释

套利成本是指证券收益与融资成本之间的差额。现实中套利活动是有成本的,有交易成本存在,比如交易手续费、印花税等。

升水套利流程及成本

当股指期货升水显著偏离平衡状态的情况下,买入价格低的现货ETF,同时卖出价格高的股指期货,并在基差收敛或贴水后出场。以中证1000ETF和中证1000股指期货为例。

在进场开仓后,有时会出现额外的获取盈利的机会。比如,基差变为贴水状态,这个时候,投资者不用等到合约到期日,而是可以将股指期货提前平仓,因为此时基差的变化已经大于到期日时的基差变化,收益比持有至到期日还要更高;如果没有提前出场机会,则可以一直等到到期日基差收敛时,再进行平仓操作。

升水套利交易中,套利成本理论上主要包括交易费用、ETF持有成本、股指期货保证金成本等,但在实际交易上,还可能出现两类成本,分别是ETF的折溢价成本和买卖ETF及股指期货时发生的冲击成本。

ETF的折溢价反映了ETF交易价格和ETF单位净值的偏离,冲击成本指由于大规模买卖导致未按预设价位成交、从而多付出的成本。ETF折价和溢价都有可能发生,通常情况下ETF折溢价率较小,一般假设ETF折溢价忽略不计。

根据调研,设定买卖ETF的冲击成本均为0.1%。由于股指期货市场流动性较好,期货市场冲击成本忽略不计。

贴水套利流程及成本

贴水套利与升水套利相反,当股指期货贴水显著偏离平衡状态时,要卖出现货ETF,同时买入股指期货,然后在基差收敛或升水后平仓了结。

在实操中,因为ETF融券成本比较高,贴水套利一般是由已经持有ETF底仓的投资者实施。

在进场开仓后,如果发现额外获取盈利的机会,比如基差变为升水状态,投资者可以在股指期货合约到期日前提前平仓,因为此时基差的变化已经大于到期日时的基差变化;如果没有提前出场机会,则待持有至到期日,再进行平仓操作。

贴水套利的成本主要包括融券成本(如有)、交易费用、股指期货保证金成本等。同样在实际交易上,可能存在ETF的折溢价成本和冲击成本。

套利成本的计算

以甲醇基差套利成本计算为例进行说明:

期现套利是当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出现不合理价差时,投资者进行买低卖高的一种交易方式。理论上,只要基差与持有成本偏离较大,就出现了期现套利的机会。甲醇期现套利主要分为正向期现套利和反向期现套利。

正向期现套利,是指在买入现货的同时,卖出等量的期货,即买入基差,等待期现价差收敛时平掉套利头寸或通过交割结束套利。正向套利是比较常见的期现套利方法,比较适合甲醇的生产厂家和贸易商。当期货价格高出现货价格,并且超过持有成本时便可以卖出期货,同时买入现货,建立套利头寸。基差走强盈利,就是现货比期货强。分两种情况:现货比期货涨跌多,或者现货比期货跌的少。未来可以选择两种了解方式,一种是持有至交割,一种是了结期现货套利头寸。

反向期现套利,是指构建现货空头和期货多头的套利行为,即卖出基差。当现货价格被高估,某个交割月份的期货合约被低估时,就是远月合约和近月合约的价差小于反套持仓成本时,可以买入期货,同时卖空现货,建立反向套利头寸。当现货和期货价格趋于正常区间时范围,同时平仓,获利了结,这是反向基差套利。基差走弱盈利,就是现货相对期货更弱。现货比期货跌的多,或者现货比期货涨的少。由于现货市场没有做空机制,通常拥有现货库存的企业才会考虑实施反向期现套利。

跟踪2017年至今太仓地区甲醇现货与期货基差走势可以看到,甲醇基差波动区间在(-280,840),根据统计套利分析出价差62%概率分布在(-100,100)之间,如下图。因此,当市场上基差大于100或者小于-100时,该种基差不可长久维持,进场套利有较高的成功概率。

套利成本计算:

正向套利成本=交易手续费+交割手续费+检验费+入库费+仓储费+增值税+资金利息。

反向套利成本=交易手续费+交割手续费+出库费+增值税+资金利息。

以操作周期1个月,甲醇主力合约波动100个点,保证金费率14%,年利率6%为例,正套成本约90元/吨,反套成本约为25元/吨。当期现价差大于操作成本时,可以介入基差套利。

期现套利的具体操作

持有LOF与股指期货进行期现套利的相关操作如下:

LOF(Listed Open-Ended Fund)是指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发行并上市交易的开放式基金。

上市开放式基金(LOF)获准在深交所上市交易后,投资者既可以选择在银行等代销机构按当日收市的基金份额净值申购、赎回基金份额,也可以选择在深交所各会员证券营业部按撮合成交价买卖基金份额。基金的申购、赎回操作程序与普通开放式基金相同。上市开放式基金在深交所的交易方式和程序则与封闭式基金基本一致,买入申报数量为100份或其整数倍,申报价格最小变动单位为0.001元。上市开放式基金交易价格的形成方式和机制与A股一致。

案例说明:

在深交所挂牌的上市开放式基金(LOF)“招商成长”与沪深300指数高度正相关,相关性达95%以上。6月7日,沪深300指数为2350点,该基金价格为2.35元,而当时股指期货9月合约价格为2550点。由于9月合约到期时,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必将收敛于几乎同一价格。而目前两者之间的差价为200点(2550-2350),投资者想做套利是否可能?

具体操作如下:

(1)应用股指期货理论定价模型计算9月合约的理论价格。

设股息的年平均收益率D=3.5%,市场上借贷资金年利率R=6%。该合约最后交割日为9月25日,投资持有期为110天。

9月合约的理论价格为:

F=I+I·(R-D)·(T-t)/365

=2350+2350×(6%-3.5%)×110/365=2367.7(点)

而现在9月合约的实际价格为2550点,明显高估,因此初步判断期现指数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套利空间。

(2)计算期现套利所需资金量。

①期货市场上投入:设期货保证金率为12%,则在期货市场拟卖出10手期货合约需用资金为:

10手期货合约资金需求量=2550×12%×300×10=91.8(万元)

投资者需另备100万元为预备资金,以防追加保证金用。

②现货市场上投入:拟在现货市场以2.35元的成本复制沪深300指数现货头寸,需买入的基金价值及基金数量分别为:

基金价值=2550×300×10=765(万元)

基金数量=7650000/2.35=3255319≈3255300(份)

即在现货市场需购入价值达765万元的基金。由于买基金只能是其100的整数倍,即在现货市场需购入3255300份的基金。

总投入资金=91.8+100+765=956.8(万元)

(3)计算期现套利成本。

①借贷成本。假设投入资金为借贷资金,借贷年利率6%,则:

资金的使用成本=(91.8+100+765)×6%×110/365=17.3(万元)

这个利率差称为套利的机会成本。

②交易费用。设期货合约的交易双边手续费及市场冲击成本为0.5‰,开放式基金交易双边手续费及市场冲击成本为6‰,则:

交易成本=765×0.5‰+765×6‰=4.97(万元)

(4)计算期现套利收益。

9月到期时,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必将收敛于同一价格。因此:

两者之间的差价收益=(2550-2350)×300×10=60(万元)

扣除相关费用后的净收益=60-17.3-4.97=37.73(万元)

收益率=37.73/956.8×100%=3.94%

(5)实施套利操作。

在期货市场卖出股指期货9月合约价格为2550点10手的同时,在股票现货市场以2.35元的价格购入3255300份的招商成长LOF。

(6)结束套利。

在最后交割日交易结束前2小时内,分批将3255300份的基金卖出,结束套利。期货市场上的头寸由交易所将其交割平仓后,将资金自动划入客户账户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