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套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套曲

来自 美拍网 的图片

套曲 包括若干乐曲组成的成套器乐曲或声乐曲,其中有主题的内在联系和联贯发展的关系。如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等。一种独立曲风

现常指串烧(continuous mix),多用于电音串烧之后的歌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套曲 [1]

外文名称 Divertimento

性质 音乐曲式

代表作品 《美丽的磨坊女》等

基本定义

在戏曲中的含义

戏曲音乐名词。 乐曲结构名。 若干乐曲成套的组合。 中西音乐均有套曲形式, 但组合的方式多种多样。 在我国传统音乐中, 套曲是大型曲式的主要形式。 连曲体的套曲被称为套数。 即由同一宫调或同一笛式的若干曲牌相连成套, 有起有讫。 借用其它宫调的称为借宫或犯调。 南北曲分别组套, 但也另有南北合套形式。 散曲的套数又称散套。 板腔体的套数则被称为成套唱腔, 一般均为同一腔系的各种板式联缀组成。 传统套曲的显著特点, 是遵循节拍,速度上的散--慢--中--快--散, 构成渐层发展的结构模式。

套曲:包含若干乐曲或乐章的成套器乐曲或声乐曲。《奏鸣曲》、《交响曲》、《组曲》、《康塔塔》等均属之。

特点

传统套曲的显著特点, 是遵循节拍,速度上的散--慢--中--快--散, 构成渐层发展的结构模式。

曲式

套曲

联合两个以上具有统一艺术构思的对比乐章,即构成套曲曲式。这里,"统一艺术构思"表明各组成乐章间的联系;"对比"表明它们之间体裁性格的不同;"乐章"形式则表明它们各有完整的结构,因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应用在器乐中的套曲曲式主要类型有组曲、奏鸣曲和交响曲。应用于声乐中的套曲曲式主要类型有清唱剧、康塔塔和组歌等。就乐章间的组合原则来说,组曲(器乐的或声乐的)是建立在各乐章间对比并置的原则基础上的,乐章数目一般比较多。奏鸣曲和交响曲至少包括用奏鸣曲式写的某一乐章──通常多为第1乐章──在内的,并且具有内在发展逻辑的套曲曲式,通常包含3~4乐章。大型声乐套曲清唱剧和康塔塔大多包括以合唱为主及重唱、独唱等。

套曲曲式也可与一些独立的曲式相结合,形成混合套曲曲式。F.李斯特的《 b小调钢琴奏鸣曲》就是与奏鸣曲式相结合的单乐章混合套曲曲式。B.斯美塔纳的《伏尔塔瓦河》(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2首)是自由处理的回旋曲式与奏鸣曲式的混合,它的各个插部也具有套曲曲式中各乐章对比并置的性质。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将一些有标题的单个曲牌或小曲连接在一起演奏或演唱的联曲,亦属套曲形式。但从乐曲大多短小而不能分开独立演出的情况来看,又更加接近对比集成曲式。这种联曲常采用一定速度或板式的对比组合原则,例如"散-慢-中-快-散"或"慢-中-快"等等。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