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奥斯维辛集中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奥斯维辛集中营(波兰语:Obóz Koncentracyjny Auschwitz-Birkenau,德语:Konzentrationslager Auschwitz,或称奥许维兹-比克瑙集中营和灭绝营,又译奥许维兹集中营,或奥修维兹集中营),是纳粹德国时期建立的劳动营和灭绝营之一,素有“死亡工厂”之称,其遗址位于波兰南方小波兰省的小城奥斯威辛,距波兰首都华沙300多公里,距波兰第二大城克拉科夫西南60公里。大约有110万人在这一集中营被杀害,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波兰;1947年7月2日,波兰国会立法将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辟为殉难者纪念馆;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警示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 2005年1月24日,第59届联合国大会举行特别会议,纪念波兰奥斯维辛纳粹集中营解放60周年;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集中营命名为“奥斯维辛-比克瑙德国纳粹集中和灭绝营(1940-1945年)”。 20世纪60年代,“法兰克福审判”将二战期间奥斯威辛集中营纳粹大屠杀罪行公之于众。2017年11月,“法兰克福审判”相关档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2019年1月27日,波兰政府在南部小镇奥斯威辛举行纳粹集中营解放74周年纪念活动。

中文名 奥斯维辛集中营

外文名 波兰语:Obóz Koncentracyjny Auschwitz-Birkenau德语:Konzentrationslager Auschwitz

别 名 死亡工厂

开放时间 24小时

门票价格 免费

占地面积 约 40 km²

著名遗址 化学实验室、毒气浴室、焚尸炉等

建造时间 1940年4月27日

死亡人数 约110~130万人

性 质 世界反法西斯纪念馆

别名 奥修维兹集中营 奥斯维辛-比克瑙德国纳粹集中和灭绝营

地理位置 波兰小波兰省奥斯维辛

解放时间 1945年1月27日

区域分布

奥斯维辛集中营共有3个主要营区,分别是奥斯威辛(一号营区)、比克瑙(二号营区)、莫诺维茨(三号营区)和39个小型的营地或工厂,主要目的是进行杀害犹太人或是让收容者进行极为严苛的工作、集体处决或是进行不人道的人体实验。 一号营:奥斯威辛集中营。1940年4月27日由纳粹德国党卫军首领海因里希·希姆莱下令兴建,是最先建立的集中营,也是整个奥斯威辛地区集中营最主要的行政管理中心。首批波兰政治犯于1940年6月运抵奥斯威辛,到1941年3月有10,900名囚徒,其中大部分是波兰人。在这里,大约70,000名波兰境内知识分子、苏军战俘和德国境内同性恋者及罪犯被杀。由于他们都可以成为劳力,所有为德军服务的企业都设在此处。 二号营:比克瑙集中营。兴建于1941年10月,是最主要的处决场所,又被称为“比克瑙灭绝营”。该营占地面积175公顷。纳粹在这里修建了300座木排房。由于火车可以直接停留在比克瑙集中营,故此这里也成为收容人筛选地。比克瑙最终关押了奥斯威辛营区的大部分囚徒,包括犹太人、波兰人、德国人和吉普赛人。营内设有行刑场及毒气室,可进行大规模屠杀。此外它还有几个功能特殊的集中营:布达的农业营、加悔泽的养禽营、赖斯科的蔬菜营和一些化学实验室。1942年1月20日的万湖会议通过“最终解决方案”,利用灭绝营对犹太人实行有系统的大屠杀,大约110万人被害,九成以上是犹太人。 三号营:莫诺维茨集中营。该集中营属于德国最大的化学公司IG法本,是由一座主营和39座小营房构成的劳动营,也称伦纳-莫诺维茨,该名称来自莫诺维茨原址上的伦纳合成橡胶厂。约11,000名犯人在莫诺维茨工作,负责挖煤、生产水泥橡胶等。医生会按时到比克瑙灭绝营,将无法从事劳力工作的人送往毒气室。

相关数据

杀死120万~150万人——据英国《卫报》1月26日报道,路透社和英国广播公司等机构公布数字显示,历史学家的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在奥斯威辛集中营存在的4年多期间,先后关押过数百万人。其中有120万到150万人在这里丧生。(关于这一死亡数字,有的历史学家认为是110-130万人。)100万犹太人丧命——奥斯威辛集中营是希特勒德国为实施犹太种族灭绝政策而建立的,惨死在该集中营的犹太人达100万左右。逃走20万——在1940年到1945年期间,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幸运逃生的人总数仅为20万。1.4万条人发毛毯——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在该集中营中发现了1.4万条人发毛毯。幸存7650人——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时候,只找到7650名幸存者,其中有130名儿童。7000纳粹警卫——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担任警卫的纳粹德军人数大约为7000人,其中包括170名女纳粹成员。每天屠杀6000人——1944年前后,纳粹德军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屠杀达到了非常疯狂的程度,那时,几乎每天有大约6000人被残忍杀害。40座集中营的总和——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头目之一——希姆莱1940年4月下令建造的,是波兰南部奥斯维辛市附近至少40座集中营的总称。关押者波及30个国家——在奥斯威辛集中营被关押的大多数是犹太人,此外还有吉卜赛人,波兰、苏联等国的战俘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的平民。7.7吨头发——前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时,在该集中营发现了纳粹德军没来得及运走的7.7吨头发。可想而知,有多少人曾经在此饱受折磨,历经不幸。为了让这罪恶的行径不再重演,也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参观信息

博物馆的日接待能力上限是8000人,参观虽然免费,但参观者被要求通过网络登记或者参加导览团,以控制人数[1] 。博物馆的参观须知上,写着“不建议14岁以下的儿童参观”。周边未建造酒店和商业设施,游客可住克拉科夫包车前往。

纪念活动

2019年1月27日,波兰政府在南部小镇奥斯威辛举行纳粹集中营解放74周年纪念活动,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副总理希德沃以及多名集中营幸存者参加。

评价

奥斯威辛-比克瑙集中营和灭绝营,是德国纳粹政权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的铁证,同时也见证了反人类的滔天罪行[2] 。这里也是一座人文精神纪念碑,纪念在极端恶劣的逆境下,反抗德国纳粹极权压制下的自由思想。这是大屠杀、种族主义和野蛮行为的沉痛记忆,在人类历史中,对极端意识形态引起的悲惨后果,具有警示意义。

视频

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真实画面,尸体堆积如山,画面触目惊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