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奥古斯特·斯特林伯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奥古斯特·史特林堡 (August Strindberg,1849年1月22日-1912年5月14日)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是一位瑞典作家剧作家画家,被称为现代戏剧创始人之一。[1]

史特林堡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在其四十馀年的创作生涯里,他写了六十多部戏剧和三十多部著作,其著作涵盖范围有小说、历史、自传、政治和文化赏析等。[2]

他的作品直观体现他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作为一个大胆且以颠覆传统为一贯作风的创作家。

他的作品著重“自然主义”和“表现主义”。

早年

史特林堡的父亲卡尔·奥斯卡·史特林堡(Carl Oskar Strindberg)担任轮船经纪人,他的母亲曾是一名女服务员。他的母亲比父亲小12岁,且由于她卑微的出身,在史特林堡的自传中被称为“女仆人”。孩提时的史特林堡沉静而寡言,父亲相当严厉、他便在这样一个兼具纪律与文化气息熏陶的家庭中成长。

他的童年受到情感上的不安全感,贫穷,祖母的宗教狂热和忽视的伤害,正如他在他非凡的自传Tjänstekvinnans儿子《1886–87;仆人之子》,

1867年,高中学业。后他进入乌普萨拉大学(University of Uppsala)进行间歇性学习,但从未获得学位。

为了谋生,他在斯德哥尔摩做自由记者。

1874年,他成为皇家图书馆的馆员。并在此工作直到1882年。

第一部重要作品

1872年出版,历史剧《MästerOlof》,主题是瑞典改革,受到莎士比亚易卜生 (Henrik Ibsen)品牌的影响。皇家剧院对奥古斯特·斯特林伯格《MästerOlof》拒绝加深了他的悲观情绪,并加剧了他对官方机构和传统的蔑视。几年来,他继续修改该剧本。

后来被公认为瑞典第一部现代戏剧。

享誉全国

1879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小说,《红厅》是对斯德哥尔摩社会虐待和欺诈行为的讽刺描写:这是瑞典小说中的新事物,并因此使其作家享誉全国。

生涯的转捩点

1879年,出版小说《红房间》、剧本《奥洛夫老师》。这一年也标记著他剧作家生涯的转捩点。

多年以来史特林堡一直尝试将其剧作付梓,然而成效却不彰;但他最终获致了成功。随后数年间,他完成了代表作《瑞典人民》与小说《新王国》,这些作品皆以现实主义风格写成,对社会机构与建置多有批评。

成名后的史特林堡树大招风、在文坛受到众多讨论与批评,使他起意离开瑞典。

1883年,史特林堡夫妇搬到法国北部的格瑞兹并试图打入当地的北欧艺术家交际圈,但数周后就搬到巴黎,稍后再搬到位于瑞士日内瓦湖畔、洛桑正南方的奥齐市。

1884年,史特林堡在写给兄弟爱列克斯的信中提到,“即便在此地,我还是嗅得到瑞典的腐败气息,但(远离瑞典)仍是值得的。”

在瑞士的这段期间,史特林堡持续写下自传式小说《成婚》、《女仆之子》与《傻子的辩护演说》,戏剧《茱莉小姐》与带有社会批评色彩的小说《现实中的乌托邦》。

小说集《成婚》的第一部分后来招致亵渎罪的指控,相关的法院审理流程被后人称为“《成婚》系列审理”。史特林堡最后虽然获无罪开释,但有关此书的争议仍持续不断、对他造成了心理压力,他在此事件后也一直有受迫害之感。

获释后的史特林堡又转向抨击由古斯塔夫三世成立的瑞典学院,认定它不过是由一群业馀人士所组成。同时,瑞典皇室也一直试图影响国会,将他的著作列为禁书。

感情

第一段婚姻

1875年,他遇到了已婚芬兰裔瑞典人希尔芮.冯.艾森,对她一见钟情,尔芮当时是一名警卫人员的不幸妻子。史特林堡赢得其芳心;他承诺绝不生小孩,但她却在两人交往之后怀孕,两人的私生子在出生三天后即夭折。结果尔芮离开自己不忠的先生。

1877年,两人结婚。

1880年,生下女儿卡琳、1881年,生下女儿葛瑞特,1884年,在瑞士洛桑生下儿子汉斯。他们的紧张关系一直存在著。

1891年,以离婚告终。当时斯特林堡失去了对三个孩子的监护权。因婚姻极度悲痛,而激发了他的创作。

第二段婚姻

1893年,与年轻的奥地利记者弗里达·乌尔(Frida Uhl)结婚。

1895年,两人在巴黎分手。

第三段婚姻

1901年,他与年轻的挪威女演员哈丽雅特·博斯(Harriet Bosse)结婚。

1904年,他们分手了,斯特林伯格再次失去了孩子,这是他的第五个孩子。

炼金术与神智

1889年,他回到瑞典后的几年里,他感到孤独和不开心。尽管他是著名的作家,已经成为现代瑞典的代言人,但到现在为止,他还是一个酒鬼,无法找到稳定的工作。

1892年,他再次出国,去了柏林。这段时间他的写作风格也在此期间产生显著的转变,由早先的自然主义、现实主义慢慢趋近于象征主义与神秘主义。他在《地狱》(Inferno)中描述的危机导致了一段时间的文学不育,情绪和身体压力以及相当大的精神不稳定,最终导致了某种宗教转变。

1890年,代中期开始史特林堡开始尝试自然科学与炼金术的相关实验;他的主要目的正是炼金。他的新信仰充满神秘主义色彩,使他重新成为作家。即时结果是一部戏剧,分为三个部分,对于大马士革,他在大马士革描述自己为“陌生人”,是一个流浪者,寻求精神上的和平,并找到另一个与之相似的角色“女士”,与西里和弗里达都很相似。

后一部戏剧

斯特林堡又回到了瑞典,先是在隆德定居,然后在1899年在斯德哥尔摩定居,直到他去世为止。

他经常在自己心爱的草丛中度过夏天。他关于生活是由“权力”统治的,这种权力是惩罚性的但也是正义的,这一观点在他于1889年开始的一系列历史剧中得到了反映。古斯塔夫·瓦萨(Gustav Vasa)是最好的,精湛的结构,刻画和生动的对话。

然而,他的最后一次婚姻,如他所说的“冬天的春天”,启发了其他作品,包括戏剧《死亡之舞》和《梦中情人》,以及迷人的自传《恩萨姆》(《孤独》)和一些抒情诗。 他与前妻离别后,他再次感到痛苦,这激起了这部怪诞的讽刺小说斯瓦尔塔·范纳(Svarta Fanor,1907年,“黑旗”),在斯特林堡(Strindberg)眼中,攻击了斯德哥尔摩文艺复兴时期的恶习和愚蠢行为。

1903年,自传《孤独》,斯特林堡将他与人群的疏离感描述得淋漓尽致。根据自传中的描述,他最唾弃狗主人;在他眼中,狗是下贱且有害的动物。斯特林堡的父亲曾经提到过,他对狗的怨恨大半来自孩提时代对邻居所养之狗无以名状的恐惧感。

1907年,他出资在斯德哥尔摩成立了“亲密剧场”;该剧场拥有小银幕,可上演斯特林堡自编的剧本,同时又拉近与观众间的距离,所以被称为亲密剧场。由于斯特林堡是剧场的建立者,该剧场又称“奥古斯特·史特林堡剧场”。

《Chamber Plays》是为小型亲密剧院而写的,·史特林堡与年轻的制片人August Falck共同经营了一段时间,体现了他戏剧性技巧的进一步发展:幽灵奏鸣曲是最奇幻的,在后来的欧洲戏剧中令人期待。

1909年,《大公路》( The Great Highway)是他的最后一部戏剧,也是他自己生活的象征性展示。

影响后世

瑞典书院在死亡时和生活中都忽略了他,但他的同胞为他的最伟大的作家而哀悼。在瑞典的生活和书信中,他发挥了深远的影响,并因他的独创性,非凡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想像力而受到赞誉,

社会和政治思想

斯特林堡在辩论文章中辩论了当前的社会和政治思想(回到了青年时代的激进观点)。

哲学思想

而他的哲学则在《圣灵》的格言区域(1907-12)进行了阐述。

瑞典散文风格得到复兴

斯特林堡(Strindberg)早期小说,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说的怀胎口语风格,使瑞典散文风格早就该得到复兴了。然而,通过他的批判性著作(例如《朱莉小姐》的介绍),他的戏剧和演出所决定的制作手段,他在剧院中发挥了最大的影响。朱莉小姐的对话持续,残酷的行动和极端现实主义1887年至1893年间创作的其他戏剧达到了自然主义戏剧的绝妙境界。

表现主义戏剧

他将自传材料转化为非凡的戏剧性对话。[3]

《大马士革》,《梦幻剧》和《幽灵奏鸣曲》,斯特林堡领导了那部反叛于舞台现实主义的起义。

1912年,后在德国发展,并影响了肖恩·奥卡西艾尔默·赖斯尤金·奥尼尔路易吉·皮兰德罗帕尔·拉格克维斯特等现代剧作家。

画作

1902年,八月的白桦树(作画)奥古斯特·斯特林堡在斯德哥尔摩作画。 春季经典拍卖落槌价: 730万瑞典克朗[4]

主要作品

《父亲》(1887年),

《朱莉小姐》(1888年),

《债权人》(1888年),

《梦幻戏》(1902年)

《鬼魂奏鸣曲》(1907年)。

作品中译繁体本

石朝颖译,《魔鬼奏鸣曲》,志文出版社。

林国源译,《梦幻剧》,志文出版社,1980年7月。

原著剧本《梦幻剧》,台湾商务,1998年5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