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女权运动

增加 320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女权运动'''<br><img src="https:xxxxx//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img9.doubanio.com%2Fview%2Fthing_review%2Fl%2Fpublic%2F4685494.jpg&refer=http%3A%2F%2Fimg9.doubanio.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57769163&t=8195fb4368e4f57a91366792611e7700"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movie.douban......html com/review/12651926/ 圖片來 自OOO自豆瓣]</small> |}'''女权运动'''(feminism movement)又译 [[ 妇女解放运动 ]] 或女性运动,即反对歧视女性,使女性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和权利,实现两性权利完全平等的女权革命家的一项社会目标或 [[ 社会运动 ]]
资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是女权主义不同阶段的特定用语,两者主要在阶级立场有所区别,其目的都是为妇女争取平等权利,使她们具有与男子同等的地位,并能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职业和生活方式。
[[ 男权制 ]] 社会,争取 [[ 妇女解放 ]] 意味着首先要制定保障女子在种族、性别、财产上完全平等及 [[ 婚姻自由 ]] 的法律。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 [[ 阶级社会 ]] 遗留下来的重男轻女,歧视、玩弄、残害妇女的传统偏见和习惯势力,逐步实现两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家庭各个方面的平等。
==历史背景==
人类 [[ 社会历史 ]] 上, [[ 人权 ]] 的概念已有了200多年的历史,但人权概念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并不包括 [[ 女权 ]] 。例如法国1789年的《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和美国的《独立宣言》中,“人权”(rights of man)的含义只是男人的权利。 [5] 世界妇女解放运动推动女人的做人之权从 [[ 边缘 ]] 进入 [[ 主流 ]] ,使女权成为整个人权的重要内容。
国际妇女解放运动从萌芽兴起,发展至现代亦有200多年的历史。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发生了资产阶级妇女运动和无产阶级妇女运动(前者较后者发端早)。
英、法等国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为妇女运动的产生提供了经济条件。19世纪30--40年代,英、法等国进入到机器工业大发展的阶段,以大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占了统治地位,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而巨大的发展。同时,在 [[ 产业革命 ]] 的影响下,先进女性冲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束缚,走向社会,拥有与男子同等抗衡的社会分量。然而,新兴的男权政客依然蔑视妇女,于是她们开始了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
资产阶级革命在各国取得胜利,为资产阶级妇女运动的产生提供了政治条件。1640-1648年,英国资产阶级的革命胜利,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封建文化时代进入新的资本主义时代。1776年,爆发了北美英属13个殖民地人民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独立的革命战争,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史上现代比较深刻和彻底的一次革命,它扫荡了法国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各国革命,动摇了欧洲其它国家的封建统治基础。资产阶级妇女积极参加了本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资产阶级妇女运动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而开始兴起。
19世纪西方妇女发动妇女参政运动,使得各国女子首次在宪法获得与男子同等的政治权力,这一时期妇女参政运动的特点:一是斗争目标明确,以争取参政权,来达到法律上的男女平等地位;二是声势浩大,形成了女权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妇女参政运动遍及整个欧洲;三是斗争方式比过去更为激烈,除了请愿、宣传等方式外,还出现冲击会场,质问大臣等方式来争取参政权;四是斗争成果显著,这一时期的女权运动造成了很大的社会舆论,使各国政府不得不重视妇女的要求,先后从法律上承认妇女的参政权。
===国际妇女节===
1909年,美国社会党人将2月28日定为全国妇女日;1910年,第二国际哥本哈根会议上以克拉拉·蔡特金为首的来自17个国家的100余名妇女代表筹划设立国际妇女节,但未规定确切的日期;1911年3月19日,奥地利、丹麦、德国和瑞士等国有超过100万妇女集会庆祝国际妇女节;1913年2月的最后一个周日,俄罗斯妇女以示威游行的方式庆祝了她们的国际妇女节;1914年3月8日,欧洲多国妇女举行反战示威游行;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为纪念在一战中丧生的近200万俄罗斯妇女,俄罗斯妇女举行罢工,拉开了“ [[ 二月革命 ]] ”的序幕,4天后,沙皇被迫退位,临时政府宣布赋予 [[ 妇女选举权 ]]
可以说,正是上世纪初这一系列发生在欧洲和美洲的女权运动共同促成了“三八”国际妇女节的诞生,而不是人们想当然的“ [[ 国际妇女节 ]] ”只是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遗产。
==参考文献==
12,41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