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女权运动

增加 180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女权运动'''<b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img9.doubanio.com%2Fview%2Fthing_review%2Fl%2Fpublic%2F4685494.jpg&refer=http%3A%2F%2Fimg9.doubanio.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57769163&t=8195fb4368e4f57a91366792611e7700"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651926/ 圖片來自豆瓣]</small>
|}'''女权运动'''(feminism movement)又译[[妇女解放运动]]或女性运动,即反对歧视女性,使女性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和权利,实现两性权利完全平等的女权革命家的一项社会目标或[[社会运动]]。<ref>[http://www.doc88.com/p-99959469041729.html 20世纪60年代美国女权运动兴起原因探究]道客巴巴</ref><ref>[https://www.zhihu.com/topic/20022228/hot 女权运动]知乎</ref>
资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是女权主义不同阶段的特定用语,两者主要在阶级立场有所区别,其目的都是为妇女争取平等权利,使她们具有与男子同等的地位,并能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职业和生活方式。
===共产党女权===
(女权主义被国家机构正式承认;相关条例成为国家基本宪法
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女党员缪伯英筹备北京女权运动同盟会,邓颖超成立北京女权同盟会直隶支部 [39]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在向警予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案》 [40] 中就提出:“一般的妇女运动如女权运动、参政运动、废娼运动等,亦甚重要”、“本党女党员应随时随地指导并联合这种种运动,口号应是“全国妇女运动的大联合”、“加入“打倒军阀”、“打倒外国帝国主义”两个国民革命运动的口号,以引导占国民半数的女子参加国民革命运动”。
1925年,中国共产党第一任妇女部部长向警予组建女国民大会,提出13条代表妇女权益的具体要求:(1)男女社会地位平等;(2)女子应有财产权与继承权;(3)女子应有结婚自由权;(4)男女教育平等;(5)一切职业为女子开放;(6)女子应有参政权;(7)男女工资平等;(8)保护女性;(9)废除娼妓制度;(10)禁止蓄婢纳妾;(11)禁止溺女;(12)禁止缠足;(13)凡有碍女权之法律,一概废除,另订男女平权并助进女权发展之法律与宪法。
==分歧与分裂==
女权即是女人的做人之权,女权与人权这样自然的亲近关系,让女权早中期拥抱于民权(人权)的理论和运动的结盟。 [6] 但随着全球妇女解放过程中女性组织一再重组,她们在民权(人权)运动社群中发现女性被忽视和噤声甚至被压抑和排斥的失望、找不到渴求的“接受、平等、爱与友谊”,甚至总是遇到男性的敌意,有时甚至激起暴力冲突 [42] ,使得女权与民权(人权)运动分道扬镳,进而分裂,形成全新和完全独立的一种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寻求女性的独立自主与政治声音。这一波波分歧与分裂,对当时的女权主义者引导后续妇女解放运动的运程起到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革造。
===白人妇女===
===早期社会运动===
在“华盛顿进军”之后,许多妇女开始对民权运动表示失望。一名女权活动家在一次演讲中怒火朝天地说道:“在过去的几个月内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种倾向,那就是把女性看作是二等公民、花瓶角色、荣誉嘉宾,而不是把她们看成是民权活动的参与者。” 多萝西·海特用“开眼”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并开始重新审视民权运动。
海特在一次采访中说,民权斗争也是大家的斗争,她不介意谁站在前排。话虽如此,民权运动中更多的是女基层战士,如罗莎·帕克斯,而不是像海特那样的领导者。因此,民权运动内部的男女不平等,也让她们感觉到自己是 [[ 二等公民 ]] ,并产生幻灭感。民权运动中的这种内在矛盾,正是其在上世纪60年代末失去动力导致衰败的原因之一。
==运动意义==
一般说来,人们习惯于将西方妇女解放运动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三次浪潮。妇女运动的根本任务就是向既存秩序挑战,力图改变既存秩序,以提高女性的地位。对推动人力资源的开发、奠定改善妇女的社会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42]
===第一次浪潮===
开始于19世纪下半叶,延续至20世纪初19世纪末是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次浪潮,争论的焦点是要求性别包括男女之间的生命全历程平等,也就是两性的平等,也要求 [[ 公民权 ]] [[ 政治权利 ]] ,反对贵族特权、一夫多妻,强调男女在智力上和能力上是没有区别的。最重要的目标是要争取家庭劳动与社会劳动等价、政治权利同值,往往被称作“女权运动”。
===第二次浪潮===
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延续至70年代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开始。人们认为,第二次妇女解放运动最早也起源于美国。这次运动一直持续到80年代。 [55] 其基调是要强调两性间分工的自然性并消除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要求忽略把两性的差别看成是在两性社会关系中,女性附属于男性的基础的观点。要求分领域对相应适可公众开放,等等。
===第三次浪潮===
始于1990年代,延续至今第三次女权主义运动带来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对于 [[ 性别研究 ]] ,女性主义的学术研究兴起。因此,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女性主义流派。人们在父权意识形态中形成的概念使得她们从男权的角度来描述这个世界,并且把这种描述混同于真理,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而女权主义者对这些人们习以为常的概念提出了挑战。尽管流派众多,但基本点是争取两性寿终 [[ 平权 ]] ,彻底消除女性受歧视剥削压迫乃至误对(Abusement)的坏状况。
==运动影响==
===妇女权立法===
12,41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