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女权运动

增加 5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妇女在民权运动中的地位不可小视。有学者做过一番统计,在1964年以前的民权运动中,黑人女性参与要比男性多。在30到50岁的年龄段,黑人女性的参与数是男性的三到四倍。
她们为民权活动家提供各种支持,一名民权人士写道,“总是有一位‘妈妈’在场。”“她通常是社区中争强好胜的女人,语言坦率、善解人意,情愿赴汤蹈火。”“她白天砍一整天棉花,傍晚又能给几十人准备美餐,然后就在前面的门廊坐到半夜,怀里横摆着一支短枪,用以保护在她家住宿的宣传队。”除了洗衣做饭之外,她们在诸多民权活动中也都是主要参与者和组织者,起着运动的脊梁作用。 [52]  
当时的美国,妇女对社会关系比较重视,南方黑人女性也有着虔诚的宗教信仰,拥有发达的宗教组织体系。因此,长期从事社区和教堂工作的黑人妇女就为民权运动提供了重要组织基础和活动平台。在当时的群众游行、不合作运动以及动员选民等民权斗争活动中,黑人妇女都是主要参与者。
19世纪西方妇女发动妇女参政运动,使得各国女子首次在宪法获得与男子同等的政治权力,这一时期妇女参政运动的特点:一是斗争目标明确,以争取参政权,来达到法律上的男女平等地位;二是声势浩大,形成了女权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妇女参政运动遍及整个欧洲;三是斗争方式比过去更为激烈,除了请愿、宣传等方式外,还出现冲击会场,质问大臣等方式来争取参政权;四是斗争成果显著,这一时期的女权运动造成了很大的社会舆论,使各国政府不得不重视妇女的要求,先后从法律上承认妇女的参政权。
===国际妇女节===
1909年, [[ 美国社会 ]] 党人将2月28日定为全国妇女日;1910年, [[ 第二国际 ]] 哥本哈根会议上以克拉拉·蔡特金为首的来自17个国家的100余名妇女代表筹划设立国际妇女节,但未规定确切的日期;1911年3月19日,奥地利、丹麦、德国和瑞士等国有超过100万妇女集会庆祝国际妇女节;1913年2月的最后一个周日,俄罗斯妇女以示威游行的方式庆祝了她们的国际妇女节;1914年3月8日,欧洲多国妇女举行反战示威游行;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为纪念在一战中丧生的近200万俄罗斯妇女,俄罗斯妇女举行罢工,拉开了“[[二月革命]]”的序幕,4天后,沙皇被迫退位,临时政府宣布赋予[[妇女选举权]]。
可以说,正是上世纪初这一系列发生在欧洲和美洲的女权运动共同促成了“三八”国际妇女节的诞生,而不是人们想当然的“[[国际妇女节]]”只是[[国际共产主义 ]] 运动的遗产。
==参考文献==
12,40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