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妾薄命行·其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妾薄命行·其一》

作品名称: 《妾薄命行·其一》

创作年代: 三国时期

文学体裁:诗

作者:曹植

《妾薄命行·其一》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作品。[1]

魏明帝太和五年(公元231年),曹植奉诏入京觐见,曹叡征发民间少女,以充后宫。偕同嫔妃登临台榭,泛舟作乐。曹植如实地勾勒曹叡荒淫生活的片段,作下此诗。

诗词正文

译文

牵着如玉般的手满心欢喜的与你同车而行,登上高耸入云的楼阁。

水边钓鱼台静静矗立,池塘中水波荡漾你我慢游其中欢心娱悦。

龙形的大船泛于碧水之间,你俯身摘取水中的芙蓉茎叶。

不知不觉想到洛水中的神女,感叹吟咏诗中汉水之畔的游女和苍梧之渊的湘妃。

作者简介

曹植[2](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3]

曹植自小非常聪慧,才十岁出头,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辞赋,诸子百家也曾广泛涉猎。他思路快捷,谈锋健锐,进见曹操时每被提问常常应声而对,脱口成章。曹操曾经看了曹植写的文章,惊喜的问他:“你请人代写的吧?”曹植答道:“话说出口就是论,下笔就成文章,只要当面考试就知道了,何必请人代作呢!”

再加之性情坦率自然,不讲究庄重的仪容,车马服饰,不追求华艳、富丽,这自然很合曹操的口味。渐渐地,曹操开始把爱心转移到曹植身上。

黄初三年(222年)四月,31岁的曹植被封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户,也就是在这次被封王之后回鄄城的途中,他写下了著名的《洛神赋》。在《洛神赋》中,诗人描摹了一位美丽多情的女神形象,把她作为自己美好理想的象征,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理想的倾心仰慕和热爱;又虚构了向洛神求爱的故事,象征了自己对美好理想梦寐不辍的热烈追求;最后通过恋爱失败的描写,以此表现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归于破灭。[4]

视频

骨气雅怨说曹植

曹植七步成诗,曹丕为什么一定要杀了曹植,看完你就知道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