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姚一葦

增加 6 位元組, 5 年前
生平
1938年,入吉安中學,因[[中日戰爭]],隨學校遷到廈門。1941年,入[[廈門大學]]機電工程系,後轉銀行系,姚一葦在校時就對戲劇有興趣,畢業前一年(1945年)發表了第一篇戲劇評論《論總建築師》,評論[[易卜生]]的劇作。1946年畢業。
不久後隨[[中國國民黨]]主政的[[國民政府]]來台,在[[臺灣銀行]]任職達30年,兼任[[ 中國 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教授。
1951年,在[[白色恐怖]]下,入獄七個月後獲釋。1953年,因翻譯《[[湯姆歷險記]]》,{{fact|[[王夢鷗]]為其取筆名為姚一葦。}}根據王夢歐教授於政治大學授課時的學生尉天驄先生在其著作《回首我們的時代》(印刻文學出版),第 127 頁中述及 : 姚一葦先生夫婦為王夢歐教授任教於廈門大學的學生,因一九五一年左右,姚先生因被牽連到白色恐怖案件中,出獄後非常消沉,當時因地緣關係,王、姚二人都住在當時的台北縣中和市,王先生除經常邀請姚先生喝酒談天,並鼓勵其專注於寫作。後來台灣文壇談起批評理論,經常王、姚並稱,姚一葦之筆名,便是由這一段姻緣發展出來的。
21,4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