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姚一葦

增加 188 位元組, 1 年前
Young Main 已移動頁面 姚萼葦 覆蓋重新導向頁面至 姚一葦,未留重新導向頁面:回退
[[File<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 0 20px;">{| class="wikitable"|-! 台北藝術大學圖書館姚一葦藏書區.jpg|thumb-|<center><img src="http://library.tnua.edu.tw/images/Tour/7F.png" width="300" ><br>[[台 http://library.tnua.edu.tw/tnualib_tour_7F.html 圖片來源:國立臺 北藝術大學]] 圖書館 姚一葦藏書區]]</center>|-|}</div>
'''姚一葦'''({{bd|1922年||1997年||}}),本名'''姚公偉''',生於江西[[鄱陽縣]], [[ 祖籍 ]][[ 江西 ]][[ 南昌 ]] [[ 台灣 ]] 著名劇作家、評論家、翻譯家與美學評論家。
==生平==
其家族為書香世家,祖父為 [[ 清朝 ]][[ 進士 ]] ,父親為一名教師,因家學淵源,自幼遍讀《[[左傳]]》、《[[春秋]]》等經典。
1938年,入吉安中學,因[[中日戰爭]],隨學校遷到廈門。1941年,入[[廈門大學]]機電工程系,後轉銀行系,姚一葦在校時就對戲劇有興趣,畢業前一年(1945年)發表了第一篇戲劇評論《論總建築師》,評論[[易卜生]]的劇作。1946年畢業。
不久後隨[[中國國民黨]]主政的[[國民政府]]來台,在[[臺灣銀行]]任職達30年,兼任[[ 中國 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教授。
1951年,在[[白色恐怖]]下,入獄七個月後獲釋。1953年,因翻譯《[[湯姆歷險記]]》,{{fact|[[ 王夢鷗]] 為其取筆名為姚一葦。}} 根據王夢歐教授於政治大學授課時的學生尉天驄先生在其著作《回首我們的時代》(印刻文學出版),第 127 頁中述及 : 姚一葦先生夫婦為王夢歐教授任教於廈門大學的學生,因一九五一年左右,姚先生因被牽連到白色恐怖案件中,出獄後非常消沉,當時因地緣關係,王、姚二人都住在當時的台北縣中和市,王先生除經常邀請姚先生喝酒談天,並鼓勵其專注於寫作。後來台灣文壇談起批評理論,經常王、姚並稱,姚一葦之筆名,便是由這一段姻緣發展出來的。
1962年和[[余光中]]、[[何欣]]負責《[[現代文學]]》編務工作,主持該雜誌最後五年的總編輯。1968年,因[[陳映真]]被捕入獄,寫下《紅鼻子》。
*《[[碾玉觀音]]》(1967年)
==参考资料==*[[Categoryhttps: //w3.tnua.edu.tw/yao-yi-wei-theater-2/ 戲劇學院 「 姓|Y]一葦劇場」正式揭牌 ][[Category:南昌人|Y姚]]==外部連結==*[[Categoryhttp: 鄱阳人|Y //yaoyiwei.tnua.edu.tw/play/index.html 劇本創作 - ]][[Category:廈門大 一葦 校友]術網][[Category:台灣戰後江西移民]][[Category:台灣白色恐怖受難者]][[Category: 台灣劇作 文学 家|Y]][[Category:吳三連獎得主]][[Category:中山文藝獎得主]]
4,01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