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姚子青(1909年-1937年),字若振,号中琪,广东平远县人。1926年10月,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入伍生总队,1927年7月升入第二总队步三队军官生。1929年2月第六期步科毕业,分配至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师任上尉连长,1934年任该师少校团副。1935年改任营长,1936年升任陆军第九十八师第二九二旅第五八三团第三营中校营长。1937年8月31日至9月7日奉命坚守宝山城,与日军浴血奋战七昼夜,经过激烈的巷战肉搏战,终因敌众我寡,姚子青和全营官兵壮烈殉国。消息传出,震惊中外。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追授姚子青为陆军少将。 宝山保卫战历时7天,日军动用陆、海、空力量,付出惨重的代价方才占领。姚子青和第3营官兵血战宝山、与城偕亡的壮举,对中华民族之魂和抗战精神作了最好诠释。 连凶暴的日本人也被中国勇士的精神折服,日军进城后将死者尸体收殓掩埋,并列队鸣枪致敬。后人作诗歌颂姚营壮烈:五百健儿齐殉国,中华何止一田横。

姚子青

1938年3月12日,延安各界群众举行"纪念孙总理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烈士大会",毛泽东发表演讲赞扬姚子青等烈士是全国人民"崇高伟大的模范"。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姚子青将军为革命烈士。 后人为纪念这位英雄,在南京市铸有姚子青铜像,上海市在姚子青营抗日牺牲处立碑 ,并以子青路命名道路, 宝山县曾一度改名为子青县。武汉汉口也以姚子青路命名道路。

目录

人物生平

姚子青(1909-1937)广东平远县人。父亲名苍士,母亲黄氏早逝。有兄弟姊妹六人,大哥若海,弟弟若亮。子青排行第五,生得魁梧英俊。深得其父的宠爱。虽然家境清贫,仍想尽办法供其上学读书,望他长进成材。子青始读于本乡景清小学,毕业后考进平远中学,在平远中学读书期间,成绩突出,操行优良。 1926年,姚子青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学习。北伐战争爆发后,参加北伐任排长,英勇善战,屡建战功。

1927年7月升入第二总队步三队军官生。

1929年2月第六期步科毕业,分配至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师任上尉连长。

1930年11月,在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十一师步兵三十三旅暂编第一团第一营第三连上尉连长。后提升为副营长,由陆军五十二师一五四旅第一团第三营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等教育班第一期步兵炮队学习。在学习期间,上海爆发了"一二八事变",子青听到黄梅兴部和兄弟部队英勇杀敌,把日军打得丢盔弃甲时,高兴得手舞足蹈,激愤地对同学说:"以后日寇如果再敢侵犯,我也要像这次一样把他杀得胆寒,让他再尝尝中国人民的铁拳是什么滋味!"。 1933年5月,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等教育班第一期步兵炮队毕业。

1934年7月,陆军军官训练团第一期毕业。

1935年6月,任陆军步兵少校。

193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十八师二九二旅五八三团第三营中校营长,驻防汉口。 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奉命开赴宝山,守卫吴淞口炮台湾。

1937年8月30日,姚子青全营抵达宝山县城。因战火迫近,城内居民拖儿带女先后迁避他乡,宝山成为一座孤城。站在海堤瞭望,江上日舰虎视眈眈。面对强势的敌人,姚子青对全体官兵说:“我们头可断,血可流,宝山不可丢!

1937年8月31日晚,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九十八师二九二旅五八三团第三营在营长姚子青率领下,接替第六师担任宝山城防。

1937年9月1日晨,由炮台湾登陆的日军开始向宝山进攻,吴淞口外的日舰以宝山城为目标,不断轰击,日机亦不断飞往轰炸,城垣屡坍屡修。战斗一开始,日军就集中军舰50艘、飞机20余架、坦克近30辆、步兵5000余人,向姚子青营地发动猛烈进攻。而姚子青率部英勇还击,击退了日军攻势。自9月2日起,姚营击退日军数路进攻。9月3日血战一昼夜,击毙日军200余人,伤者不计其数。

1937年9月4日,狮子林方面之敌赶来夹攻,姚派所部迎击于金家宅一带,用白刃冲锋,敌攻势顿挫。当晚,敌一部又由炮台湾登陆,血战通宵。

1937年9月5日,战况激烈,日军又集结兵舰多艘、飞机10余架、坦克数辆,猛攻宝山城。姚营在敌陆、海、空三方夹击下,凭城抵抗,死伤惨烈。姚子青率部一次次击退日军的猛烈进攻,杀敌三百余人。在最艰难的时刻,他深入各战壕做思想工作,勉励全营官兵“团结战斗,坚持守地,爱我中华,杀敌立功”。 1937年9月6日吴淞镇被突破后,日军转向宝山增援,相持至9月7日晨,日舰炮轰毁城墙东南一角,敌蜂拥而入。此时,姚营只剩下官兵20余人,与日军刺刀见红拼死决战,最后姚子青高喊:“弟兄们,杀身成仁、报效国家民族的机会到了”!向敌冲去。全营600官兵为保卫宝山城壮烈捐躯。日军为占领宝山城也付出了沉重代价,单所耗弹药一项,价值便在10万美元以上。

2014年9月1日,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1]

主要事迹

誓死捍卫宝山

敌军攻占宝山的目的,是为了解罗店之围。宝山城位于吴淞口,是日军登陆必夺之要点。9月1日,日军向宝山城发起进攻。为数众多的日军军舰,以舰炮轰击宝山城,并有日军飞机从航母上起飞,对中国守军展开地毯式轰炸。

然而,日军一次一次地进攻均被中国军队击退,连续数日皆如此,双方都出现了较大的伤亡。9月5日,日军改变战术从城北沙龙口发动偷袭,进犯城南,并将由宝山到杨行的公路截断,宝山城就此陷入日军的包围之中。 9月5日下午,日军2000多人,在军舰30多艘,飞机20架,坦克10余辆的支援下,对宝山城发动了强攻。此时驻守宝山城的是国民革命军第18军98师292旅583团第3营,营长为黄浦六期毕业生中校姚子青,淞沪会战前他率部驻防汉口,战争爆发后他率部参加淞沪会战驻守宝山城。

眼看日军以四倍于己的敌人并配属了飞机、坦克、大炮,而己方只能以步枪、机枪、迫击炮应战,姚子青就下达了一个“怪异”的命令,他命令全营乘敌立足未稳,主动出击,毙伤日军600余人,敌仓皇败退。

9月6日凌晨,姚子青又指挥部队与城外援军相呼应,夹击敌军,但是日军在吴淞镇有所突破,攻击宝山的日军得到增援,又以大炮、飞机掩护步兵进攻,回应外合未能成功,双方血战全天,互有伤亡。 9月7日,日军再集结优势兵力展开强攻,大炮击毁了县城东南角,大批日军从缺口涌进,双方遂展开了血腥的巷战。最后时刻,姚子青营战至仅余70余人,他命令士兵上好刺刀,对大家说:“军人为的是尽忠报国。今天,死的时候到了,大家都要死出个中国人的样子来!”

说罢,70余人高喊着“有我无敌!誓与宝山共存亡”的口号向敌人发起了最后的冲锋。在敌人的枪炮声中,不断有人中弹倒下,然姚子青却始终身先士卒。白刃战中,姚子青被敌人弹片击中腹部,肠子流了出来,血染红了军衣。 战士们见营长倒在血泊之中,个个怒目圆睁,含泪向敌人杀去。然而在敌人疯狂的扫射下,最后全都倒在血泊中。这时其中一名战士虽浑身浴血,但一息尚存,他见日军士兵端着枪直扑过来。用双臂支撑着身体,一点点地向姚子青营长爬去,他抓起姚子青手中的那支枪,将刺刀刺进了自己的喉咙。

进攻的日军亲眼见证了这一幕,被震惊得无不目瞪口呆,全都停止了动作,默默看向了他。良久,在场的日军指挥官鹰森孝感叹道:“这才是真正的军人!”日军士兵一起举枪,向天空鸣放,向姚子青营表达敬意。 [2]

为国捐躯

9月5日,日军为打通吴淞与狮子林之间的交通联系,重点攻击宝山夺南部地区,以30辆坦克沿军工路向我第六师三官堂阵地猛攻,第六师十八旅英勇阻敌,伤亡无数,旅长翁国华、团长朱福星负伤。5日晨,敌由吴淞、张华浜、沙龙口三面夹击宝山至三官堂阵地,第六师腹背受敌,火药局阵地被敌人炮火夷为平地,守军全部牺牲。第十七旅长丁松以下官兵伤亡过半,该师被迫退守泗塘河。日军随即越过泗塘河桥西犯,狮子林、吴淞之间通道被日军打通,宝山陷入重围。 九十八师五八三团三营营长姚子青率部自8月24日进驻宝山城,姚子青带领全营官兵日夜加固工事,积极备战。9月5日中午,日军向宝山城发起进攻,日军飞机、舰炮一起向城内轰炸扫射,宝山城内一片火海。下午1时,日军以坦克10余辆掩护步兵千余名向宝山城扑来。九十八师二九四旅旅长方靖,令姚子青收缩部队,全力抗击日军,同时调五八七团的一个营增援宝山。姚子青营主力在宝山城外与敌激战二个小时,城郊阵地几乎被夷为平地,日军近迫东北方之城门,并在南门、西门形成包围,守军被迫退回城内。五八七团在增援途中遭敌飞机空袭,延误了增援任务。 日军在9月5日下午对宝山城合围,姚子青营孤军守城,准备与日军展开巷战。是夜,姚子青先后向夏楚中团长发出二份电报,表达誓死抗敌之决心:“职等……誓本与敌偕亡之旨,固守城垣,一息尚存,奋斗到底。”同时,姚子青亦请求支援:“职营官兵均抱与敌偕亡之决心,惟孤城无援,日久难支,恐人城俱亡于大局无补,仍恳速援解围。” 9月6日天亮后,日军向宝山城内施放硫磺弹,城内火光冲天,日军再以坦克堵塞四处城门,步兵攻入城内。姚子青率部下在一片火海中与日军展开激烈巷战。仅城内金家巷一处,被我守军击毙的日军就达200余人。经数小时血战,姚子青营全部壮烈殉国!全营仅二等兵魏建臣一人侥幸生还。 [3]

社会评价

姚子青和全营官兵壮烈殉国后,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会于1937年9月10日通电全国:"宝山之战,姚子青全营与孤城并命,志气之壮,死事之烈,尤足以动天地而泣鬼神……"。

南京《中央日报》发表了《吊宝山城中六百义士》一文,称姚子青为"民族人格之表现";上海《大美晚报》著文赞颂:"此次姚营全部殉城,其伟大壮烈,实令人内心震动而肃然起敬,此非仅中国人之光荣,亦为世界人类之光荣,其事迹将永垂史册!"

为纪念姚子青,上海宝山县曾一度改名为"子青县"。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追授姚子青为陆军少将,并在南京铸造姚子青铜像。后人为纪念这位英雄,将姚生前居住过的汉口市生成里七号那条街道改名为"姚子青路"。姚家乡平远县建立了"子青祠"。

姚子青牺牲后不久,就创作有以其英勇杀敌事迹为题材的诗词。1937年9月23日《中央日报》发表易君左写的《姚将军歌》和国民政府国防部总政治部印发的《姚子青大鼓词》,其歌词激情奔放,慷慨悲歌。读后令人心海如潮,荡气回肠,当年壮士的戎马征战,与敌生死搏斗之战况恍如眼前。[8] 而南社健将林庚白创作的《姚营长歌》则以浓笔重墨、奇情壮彩,展现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之国魂和抗战必胜之信念。

1938年3月12日,延安各界群众举行"纪念孙总理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烈士大会",毛泽东发表演讲赞扬姚子青等烈士是全国人民"崇高伟大的模范"。

香港著名电影导演徐苏灵、蔡楚生根据姚营事迹,拍摄了《孤军喋血》、《血溅宝山城》两部电影,在中国国内及港澳南洋等地放映。

1949年后,平远县办起了"子青职业学校"、"子青女子中学",并为纪念他和另一位抗日阵亡的爱国将领黄梅兴烈士举办了"梅青农枚",以资表彰。

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姚子青将军为革命烈士。

1985年5月,中共平远县委、平远县人民政府为纪念抗日将领黄梅兴、姚子青烈土,将原城镇中学更名为"梅青中学"("梅"指"八一三"淞沪会战中第一个牺牲的黄梅兴将军)。

1995年8月13日,上海宝山区人民在临江公园为姚子青营立纪念碑。此碑是一块重达20吨的天然巨岩,正面镌刻着"姚子青营抗日牺牲处",紧依在旁的另一块大石上,刻着姚子青营六百壮士喋血宝山城的壮烈事迹。

诗词名家沈轶刘评:唇螭舞海水群飞,闻道孤城夜合围。上将星筹元敬策,大营血染化成衣。死为雄鬼餐胡肉,生见金瓯插汉旗。五百英魂同一哭,可怜此局又全非。

2005年10月21日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参观宝山的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并向姚子青营抗日牺牲处献花,并填字:"将军碧血凝青史、壮士英魂映丹心"。

2007年6月29日,上海市地名管理办公室审核并批准宝林支路更名为子青路,起讫为:南起宝林路,北迄密山东路。至此,行知中学门前的这条柳树成荫的道路,其标准名称已是"子青路"。行知中学门前的抗日英雄纪念之路 "子青路"的路牌、门牌、公交站牌等各类地名标志牌将取代原有的"宝林支路"牌,期望这条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

2014年9月1日,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