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姚捷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民国陆军标志原图链接来自 搜狗 的图片

姚捷勋(1881年-1917年)号继枝,安徽省贵池县人,中华民国陆军中将

人物简介

清末,任江苏候补道。清末民初,任上海巡警总局局长,顺天督捕局总办,京兆巡防营务处处长。后调任广东警务处处长兼广东省警察厅厅长,琼崖水警厅厅长。因响应孙中山革命,在粤护法有功,荣膺陆军中将军衔,授三等文虎章和三等嘉禾章。

民国六年(1917)病逝,葬于江西南昌邓家埠小桂花山。

同情革命

1911年11月2日,李燮和来到作为上海同盟会的机关报和重要据点的民立报社,与该报记者陈其美秘密协商光复起义的相关事项。

闸北巡警总局暗探队的队官汪景龙,一直与巡逻队队官陈汉钦不和。11月3日上午,他发现陈汉钦散发光复军白旗准备起义,就用手枪逼迫陈汉钦到上海巡警总局局长姚捷勋面前告发。没想到姚捷勋同情陈汉钦的革命活动,并且资助过革命经费。汪景龙见事不妙,便朝陈汉钦开枪。外面的警员闻讯赶来,巡警总局的隔墙又突然起火,吓得汪景龙慌忙逃走。姚捷勋见状,对陈汉钦说一句“善自为之”,便离职警局。陈汉钦急忙把这一意外情况通知李燮和,李燮和果断下令提前行动,上海起义成功[1]

名门望族

姚家是声名显赫的大家族。他的五弟姚国桢,在北洋政府时期曾任交通部部长,全国烟酒事务署督办,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六弟姚震与段祺瑞执政府走得更近――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归来后,姚震不断周旋爬升,最终获任段祺瑞执政府秘书长、司法总长等职。1935年姚震去世,段祺瑞甚至哭送挽联“丧我股肱” 。

姚捷勋在1917年早逝。因他向来在南方活动,与大家族联系不甚紧密,但1936年以后,姚国桢的姚公馆渐渐多了个串门的常客,那就是已经是中共天津市委书记的姚依林(姚克广),那时的他,才只有19岁。大家族对姚克广的革命活动是很好的掩护。并且向堂弟堂妹们宣传了革命,在封建大家庭里,他就像是革命的火种,点燃了弟妹们蒙昧幼稚的心灵。堂妹姚锦最终参加了革命,而另外两个弟弟克荫和克佑[2],一个成为燕京大学地下党支部书记,一个奔赴延安,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参谋长,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视频

姚捷勋 相关视频

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华民国陆军军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