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姚梅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姚梅龄
出生 1944年
中国江西省上饶县
国籍 中国
知名作品 《临证脉学十六讲》

姚梅龄,(1944-)男,江西省上饶县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中医内科学博士生导师。曾任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中医科及专家诊疗中心主任、副主任中医师、深圳市继续教育中心教授,江西中医学院姚荷生研究室主任、教授,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首任院长,江西省卫生厅授予其为“江西省名誉名中医”的光荣称号。

人物经历

1967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本科);1967年在江西上饶县清水医院行医;1971年在江西上饶县人民医院行医;1976年在江西省邮电医院行医;1980年任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讲师;1984年任江西中医学院教务科研处副处长,晋升为副教授;1987年任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副主任兼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990年任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中医科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姚梅龄长年从事临床、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用纯中药治愈了不少现认为是“不治之症”的疾病。2005年邓铁涛教授亲自点名要求带高徒,受邓老委托已带高徒5年,共计12名,他们都成为了单位的骨干,名誉一方。

多次被广州中医药大学举办 “全国经方临床运用高级研修班”、江西省中医院举办的“中医经典与临床学习班”(均为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聘为授课教师;在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举办的“国际脉学学习班”讲授“临床脉诊”;在广东省中医院“临床提高班”讲授“太阴风湿表证”等,均深受学员的欢迎与好评。

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名中医脉诊心法研习班”开办期间,恰巧一位学员的家人因腹泻高热昏迷数天而住进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因患者已施人工呼吸,不便问诊与望诊,授课老师姚梅龄仅凭脉辨证,一剂药后患者热退神清,如此桴鼓之应让广大学员惊叹不已。

临床工作

从事临床工作近5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脉学等中医多个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创新颇多;近二十多年来用纯中药治疗了不少公认的“不治之症”和疑难疾病,其中有二十种以上现代医学认为不可能根治一例的病种中的半数以上已完全治愈;对急性发热性及感染性疾病的疗效尤佳。

近期重点开展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内科疾病所致瘫痪、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皮肌炎、忧郁症、自闭谱系障碍、牛皮癣(银屑病)以及急性发热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诊治。

理论思想

除临床、教学之外,还悉心钻研、整理其父亲姚荷生教授(江西中医学院终身名誉院长)的遗稿达15年之久,使理论及临床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姚梅龄本人的代表论著有《临证脉学十六讲》、《中医辨证的鉴别诊断方法》、《脏象学说与诊断应用的文献探讨——肾脏》、《脏象学说与诊断应用的文献探讨——脾脏、肝脏、肺脏》等。

教育理念

通过岐黄国医书院的实践取得了一些理性认识和实践体验。

第一条是中医还是必须坚持走现代教育发展的路,这不能丢,不可以简单地退守到低效率、低扩散、低传承的这样一种师带徒的办法。师带徒能作为一个辅助手段,这肯定没错,但是不能用师带徒取代现代化的教育,我甚至要突出强调,从师带徒变成现代教育模式是一大进步。

第二条,现代教育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到今天为止也没有尽善尽美,所以我们要用各种思路和方法去逐步完善、补充、发展它,岐黄国医书院的形式有不少可以参考,师带徒的形式可以补充它的不足。家传也是一种师带徒,只是接触得更亲密而已。当然也有它的可取之处,但是你光靠家传,那样的教育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满足不了学科发展的需要了,那只能作为一个特殊手段之一。现代教育还要发展,还要补充,还要完善,这是我要补充的第二点。

第三条,中医教育跟其他教育还有点不同之处。从整体来讲,中医没有经过系统的整理过程,就是解放初期,我父亲上书给毛泽东主席的文章讲的,全面系统的挖掘、整理过程。我们都没有做到这一点,这是不对头的,因为我们新中国的各级政府都花了非常多的财力物力来支持教育。成立这么多机构,都没有很好地完成全面挖掘、系统整理的任务,这点是我们中医人惭愧的地方。严格说起来,是我们对不起政府,对不起老百姓。正因为没有经过全面的挖掘系统整理,所以要端上现代讲堂,还有很多学科是有发展上的先天缺陷。只有经过了全面发掘、系统整理,形成概念明确、判断正确、推理严密的学科知识,才有资格端上大学的讲堂。

学术交流

第八届国际脉诊传承班 原图链接

近年多次出国与国外的中医从业人员进行交流并授课。

退休生活

姚老谈到 [1] :“我现在年纪大了。从1962年到现在,严格说起来,我平均每天睡眠的时间不到5个小时,原来我身体很好,现在真是有点垮了。我违反了自然规律,自然规律就是要生活有度,起居有节,适寒温,劳逸要处理得好嘛,超负荷的消耗必然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所以我的寿命不可能很长了。我至少有四度面临过内科疾病的死亡,生病之前就知道自己要生重病,但因为总想把一些事情干好、干完再休息,其实永远没有这一天,好几次都是累病、累垮了才停下手上的工作。”

“现实社会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想它更好点,而且很多危重病、复杂病症、不该死的病人死了,我用的是“很多”两个字,很多可以康复的,人为的变成康复不了,这样的情况也由不得我所谓的安逸度晚年。我好像没有安逸度晚年的机会,何况学术界很多工作要理顺、要做好,要花费很多时间。”

“认识一些阶段性的疾病观,就此办法勒令病人天天服药,就造成全世界每个国家的政府首脑都被医保所深深套牢,无一例外。天天吃药就搞得政府入不敷出,哪个政府吃得消?全民套牢,全部首脑被套牢,各行各业都被医药套牢。作为一个医生,一个医学研究工作者,看到这样的现状,而且有一点办法解决,我能够安心吗?我能停顿手下的工作吗?所以我只是把我当成一个普通医学医疗工作者吗?你问我老年生活,我就这样定位的。因为我甚至没有权利,没有资格逍遥,没有资格悠哉悠哉,我没有这个机会,没有这个资格嘛,就这么简单。”

“医学远远落后于人类的需要,落后于整个生物圈的需要,更落后于整个自然界的需要,而我们发现了里面一些问题,发现了一些解决办法。这个问题牵涉面又广、又大、又系统、又全面、又深,我们发现了一点就做一点,尽自己的能力做一点工作,就这么简单。”

视频

姚梅龄澳门太湖论坛发言(20141113)

姚梅龄讲授脉诊操作程序

参考文献